9 月 6 日是 Roam 完成 TGE 6 个月的纪念日,官方发布了特别版纪念贴纸。
项目联合创始人 YZ 在社交媒体平台X上发布了一组关键数据,回顾了这半年来的开发进展:累计完成 30 次版本更新,新增 200 万 WiFi 节点,并实现了 35 万 eSIM 用户的落地应用。
与此同时,Roam 近期连续推出了多项重要功能更新,包括 App 2.0 全面改版、原生代币 ROAM 支付功能正式上线、矿机超级质押池的推出以及积分奖励机制的系统性调整。这一系列动作标志着项目正在从单纯的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向生态价值捕获阶段进行战略性过渡。
(Roam 联创 YZ 发推回顾 TGE 后团队建设历程:30 个版本更新,2 次硬件升级,2 次重大软件架构升级,200 万新增 WiFi节点,100 万新增注册用户,35 万 eSIM 活跃用户,10 份商务合同签署......TGE 只是开始。来源:X)
从“好用工具”到“我的世界”,一次以用户为中心的战略升级
对于 Roam 全球社区的 300 万用户而言,最近的 App 2.0 重大更新远不止一次界面美化,更是一次身份升级——用户从一个网络“使用者”,一跃成为整个 Roam 生态的参与者。这场升级的核心,就在于底部导航栏中央的生态中心入口。
一、 从“多个工具”到“聚合生态”
以前用户使用 Roam 往往是:
需要联网时,打开App连接OpenRoaming WiFi。
出国旅行前,去购买一个全球eSIM套餐。
每日例行打卡积累积分,偶尔参与一下社区的Quest任务赚点额外积分。
积分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去参加燃烧池换 $ROAM,并参加反向燃烧套利。
这些功能虽好,但彼此割裂。用户的感觉更像是在使用一个“工具箱”,而不是融入一个“社区”。
2.0 版本的更新彻底改变了这一点。那个位于底部导航栏中心位置的入口,就像用户进入 Roam 世界的“大门”。在这里,用户的所有行为——连接网络、消费内容、参与治理、赚取收益——都被串联并记录在一个统一的数字身份下。
对用户而言,这意味着:
归属感的提升:用户的每一次连接、每一次参与,都在为其身份积累价值。这种转变将用户从被动的消费者转变为主动的共建者。
前所未有的便捷:为用户免去了在复杂的菜单中寻找功能的繁琐步骤。想知道$ROAM代币能做什么?想看看最近有什么社区活动?想试试新的AI助手?所有答案都能一键解锁。这极大地降低了探索生态的门槛,也鼓励用户去尝试以前可能错过的精彩功能。
二、 从“赚取积分”到“规划数字资产”
最近,Roam积分奖励也全面上调了,这与ROAM支付功能的上线相得益彰,用户的收益体系变得更直观、更有用,也更具想象力。
ROAM 由此成为了"生态内的硬通货"。用户通过贡献网络资源获得的代币,现在可以直接用于支付 eSIM 套餐、充值话费。这瞬间赋予了激励实实在在的购买力,形成了"贡献-收益-消费"的闭环。这种即时反馈的正向循环,能够极大地增强用户参与网络建设的动力。
奖励玩法更多元,满足了不同用户的偏好。无论是喜欢稳定收益(通过超级质押、锁仓等)、喜欢高频互动(每日打卡、看激励广告)、还是追求高价值回报(参与反向燃烧获取 USDT),不同类型的用户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参与方式。这样,社区中的“休闲玩家”和“深度玩家”都能各得其所,共同壮大网络。
(全新奖励机制 Watch to Earn:观看30-60秒激励广告,完成后可随机获得积分或史诗贴纸 | 截图来源:Roam 官方 TG 社区)
更重要的是,新积分体系通过通缩机制和价值锚定为未来积分上链奠定基础,使积分具备更强资产属性,不仅可以在 Bitbang、Paparun 等跨项目活动中流通,未来上链后更可扩展至 CDN、基于地址的 IP 服务等更多应用场景,真正实现了从简单积分到数字资产的蜕变。
三、 社区凝聚力的飞跃:从“孤独的个体”到“强大的集体”
对于一个拥有数百万节点、数亿次验证行为的分布式网络来说,社区的凝聚力是其最宝贵的资产。2.0 更新通过产品设计,巧妙地强化了这种凝聚力。
共同的“数字社区”:Roam Club(活动、排行榜、任务)等功能被提升到前台,让用户的贡献和排名变得可视化。这激发了健康的竞争乐趣和社区荣誉感,用户会为自己所在的社区或排行榜上的位置而感到自豪。
透明的共同使命:全新的积分和质押体系更加透明,让每一个节点运营者都清晰地知道自己的贡献如何被衡量、回报如何产生。这种公平感和信任感是社区愿意长期、可持续贡献其硬件的基础。
总而言之,Roam 2.0 的这次升级,远不止于功能聚合,更是一场从“工具”到“生态”的身份重塑,让用户的每一次连接、每一次参与,都转化为生态中的价值积累,共同构建一个开放、普惠且由社区共建的网络未来。
不止于升级:一场关于连接与价值的革新
Roam 在完成 TGE 后这 180 天的推进速度令人印象深刻,Roam 已经将白皮书中的构想转化为全球最大的开放无线网络。随着本次 App 2.0 的全面升级,Roam 正在开启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本次 App 2.0的发布,以及配套的经济模型升级,标志着项目正在从“基础设施建设”阶段转向“生态价值捕获”阶段。两个核心产品线——OpenRoaming WiFi和全球eSIM服务,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协同效应:600万节点提供了物理层覆盖,300万用户创造了网络效应,而 Roam eSIM 在 160 多个国家 35 万活跃用户则证明了其商业模式的可行性,也展现了 Roam 对未来通信的前瞻布局。
从行业发展时机来看,Roam 正好踩在了两个关键节点上:一是 iPhone 17 全面拥抱 eSIM 带来的硬件红利,二是全球数字游民和跨境商务需求爆发带来的市场窗口。但更值得关注的是,Roam 正在做的事情超越了传统的连接服务——通过隐私保护技术将用户连接行为转化为 AI 数据资产,这个叙事空间比单纯的网络服务大得多。
180 天内完成 30 次迭代更新,这个速度甚至超过了许多 Web2 团队。从硬件升级到架构重构,再到如今的经济模型优化,Roam 正在构建一个完整的飞轮:更多节点→更好网络→更多用户→更高代币需求→更多节点投入。这个闭环如果能持续运转,其网络价值将呈现指数级增长。
Roam 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技术实现,更在于它验证了一个假设:Web3经济模型确实能够协调全球参与者共同建设和运营物理基础设施。当其他项目还在讨论去中心化理论时,Roam 已经让 300 万用户用上了真正由社区共建的网络服务。
未来的挑战在于如何平衡网络扩张、代币经济和监管合规之间的关系。但如果当前的发展势头能够保持,Roam 很可能成为第一个实现大规模商用的 Web3 基础设施项目。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