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8 月 14 日,全球领先的加密货币交易所 Bybit 与以太坊 Layer2 公链 Mantle 在 X 上举行了首次联合直播,面向全球和华语社区同步公告了 Mantle 2.0 战略愿景,披露了 Bybit 与 Mantle 在生态、技术与市场层面的全方位合作计划。
Bybit 与 Mantle 全面协同升级
直播伊始,Bybit Co-CEO 兼联合创始人 Ben 宣布,Bybit Co-CEO Helen 与 Bybit Spot 负责人 & Byreal 创始人 Emily 正式加入 Mantle,担任高级顾问和核心贡献者。
Ben 回顾了 Bybit 自三年前发起并孵化 Mantle(前身 BitDAO)的历程 —— 当时即拥有全球最大的 DAO 金库之一,如今资金规模逾 10 亿美元,并在 Layer2 赛道保持高活跃度和稳定增长。
他强调,全球监管环境正在改善,欧洲的 MiCA 框架和美国的稳定币立法预示着传统金融开始拥抱 Web3。Bybit 已全面合规化,下一步的重点是推动大规模用户进入 Web3,而 Mantle 的使命正是 “连接 Web2 与 Web3”,双方目标高度一致。
Mantle 2.0 愿景:机构级流动性基础设施
Emily 首次公开了 Mantle 2.0的品牌与战略定位:
-
核心身份:Mantle 将继续作为“流动性链(Liquidity Chain)”,通过模块化架构提升灵活性与可扩展性,最大化链上资本效率。承接 “万物代币化、资产上链” 的大趋势;
-
战略定位:Mantle 不是普通的 Layer2,而是面向下一波 Web3 大规模采用的机构级基础设施层,目标是成为 RWA 上链的核心枢纽;
-
发展方向:在保持 EVM 生态优势的同时,加强与非 EVM 生态(如 Solana)的互联互通,形成跨生态布局。
Helen 在发言中补充,Mantle 将发挥自身高速稳定的基础设施优势,吸引跨链项目和交易所合作,并与 Bybit 形成深度协同,把更多生态伙伴引入 Mantle 链上。
短期优先事项
Hashkey Capital 的投资总监 Rui 提出了 “新官上任三把火” 的问题。Helen 给出了明确的三项优先任务:
-
最大化 Bybit 平台资源赋能 Mantle —— 包括手续费抵扣、更多交易对、贷款、VIP 权益等,让 MNT 获得平台级应用价值;
-
将 Mantle 打造成高效稳定的基础设施 —— 承接 RWA 代币化机会,并通过 Bybit 上架分发优质资产;
-
跨链应用设施 —— 由 Emily 推动,扩大 Mantle 与其他生态的互联互通,吸引更多用户与资产。
Emily 补充,对于社区最关心的 “如何让 MNT 持有者赚钱”,Mantle 将有针对性地引入高质量资产,结合 Bybit 提供的流动性和市场预期,形成盈利机会。她强调 Mantle 链本身是一个产品,需要明确的目标用户与匹配的应用场景,而不是 “for everyone”。
协同落地:从交易到支付的全栈集成
MNT 代币与 Mantle 应用场景将全面融入 Bybit 生态:
-
交易场景:将上线更多 MNT 交易对、MNT 期权产品;推出更多全新结构化产品,如智能杠杆(Smart Leverage) 、Double Win、以及 OTC 交易等。
-
手续费与权益:计划在手续费抵扣、VIP 等级升级中纳入 MNT。
-
消费与支付:MNT 可用于直接支付 CCCC 大会等活动的门票;同时,MNT 还将接入 Bybit Card、Bybit Pay 等支付产品。
-
机构与零售:为机构与零售用户提供更多基于 MNT 的贷款、借贷和金融产品。
Helen 强调,这些赋能措施均在合规框架内推进,短期已落地的包括 OTC 交易支持、杠杆无忧等。
RWA 战略:机构级资产上链通道
RWA 会是 Mantle 接下来几个月的核心战略方向。Mantle Network 的产品负责人 Joshua 强调,Mantle 与 Bybit 的合作远不止“链 × 交易所”,而是着眼于 Web3 最大增长赛道之一 —— RWA。RWA 的总可触达市场远超其他加密细分领域,Mantle 接入 Bybit 基础设施后,能够为机构级资产上链提供安全、合规、可扩展的“轨道”,将新型流动性、产品和参与者引入链上世界。团队在今年的路线图中会以成为规模领先的 ZK 安全链为目标,以强化机构级安全与强确定性结算的能力,为 RWA 与机构场景提供底层信任背书。
他指出,Mantle 现有的 DeFi、NFT、GameFi 等 DApps 可以直接受益于这一 RWA 战略,将真实世界资产与链上产品结合;同时,这一基础设施也为新开发者提供了构建创新用例的空间。
Helen 和 Emily 也表示,Mantle 将积极引入 TradFi 资产,在链上进行代币化,并通过 Bybit 这一中心化入口完成分发,形成从资产上链 — 流动性与产品 — 用户触达的闭环。这将为 DeFi 和 CeFi 用户带来更高质量的资产选择与流动性来源。
MNT:赋能、治理与供给机制
针对社区关切的代币问题,团队均一一作出回应:
-
平台属性:MNT 并非 Bybit 平台币,但 Bybit 将在多产品与多场景中为其赋能。
-
供给机制:是否销毁 MNT 将通过 DAO 提案与社区投票来进行决定;此前 BitDAO 迁移 Mantle 时已销毁过大量代币,团队也在研究长期减供机制。对于近期社区热议的 OKB 销毁事件,Helen 回应 Mantle 与 OK 性质不同,生态范围更广,外部合作机会更多。
-
激励质量:将调整通胀模型、提高激励项目质量,确保 MNT 与高质量项目合作,避免与低质量项目捆绑。
-
持有者权益:链下可参与 Launchpool、Megadrop、Launchpad 等活动产品,链上可通过 DAO 治理参与金库管理,并享受更多 DeFi 场景的实用性。
差异化竞争与开发者机会
Rui 在问答环节中对比了 Base 借助 Coinbase 流量的打法,Helen 与 Emily 顺势指出,Mantle 的竞争壁垒在于 DAO 拥有的金库、坚实的技术、交易所的高流动性与真实的用户基础,以及多牌照合规优势。Mantle 将按自身擅长领域逐步突破,并将这些优势资源高效协同,吸引更多优质项目部署到 Mantle 链上。
同时,为了增强对开发者的吸引与支持,Mantle 生态基金(EcoFund)与 Grants 计划将持续运行,并聚焦支持 RWA 方向的创业团队,依托 Bybit 全球用户基础为开发者带来启动流量与流动性支持。
团队目标与未来展望
团队将围绕三大方向设定 KPI:
-
公链层面:TVL、活跃地址数、链上交易量、新增用户;
-
CEX 集成:多家交易所的上架与集成进展;
-
生态扩展:链上 DeFi 项目增长与跨生态影响力。
直播最后,Ben 总结道:“Mantle 与 Bybit 的合作是全链路的深度协同,从资产引入、产品落地到全球用户拓展,形成闭环。” 团队将定期公开汇报进展与成果,推动 Mantle 迈向全球化、机构化与大规模应用的新阶段。在此,我们也呼吁社区和开发者能够积极参与 Mantle × Bybit 基础设施的建设,把握 RWA 与跨生态协作带来的长期增长机遇。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