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敞开大门,资金却步步入缓,山寨币ETF陷入“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境地。本月以来,Solana、Ripple、Litecoin和Hedera四大山寨币相继获得美国SEC批准,登陆华尔街舞台。
这些新上市的ETF产品却普遍面临资金增量有限的难题,总净流入仅约7亿美元,与市场预期相去甚远。与此同时,这些ETF推出后,各币种价格不涨反跌,SOL自ETF上线后跌幅超过30%,其他币种也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

一、山寨币ETF市场现状
随着美国SEC为加密ETF打开快速通道,监管环境日趋明朗,山寨币纷纷试图借此登上华尔街舞台。
快速获批,缓慢吸金
● 自上个月以来,已有8只山寨币ETF陆续获批,覆盖Solana、Ripple、Litecoin和Hedera四个加密项目。
● 然而,在加密市场整体下行的大环境下,这些产品上市后普遍面临着资金增量有限的问题,短期内难以显著提振币价。从资金流向来看,整体吸引力仍相当有限,且部分ETF出现多日零流入的情况。
市场规模与流动性不足
● AiCoin数据显示,截至11月19日,比特币的市场占比接近六成,在排除ETH和稳定币后,其他山寨币的市场占比仅19.88%。
● 这使得山寨币ETF的底层资产流动性较差,相比比特币和以太坊,山寨币容易受短期叙事影响,波动性更高,被视为高风险Beta资产。
● 自今年以来,山寨币的相对利润实现大多跌至深度投降区,比特币与山寨币之间出现了以往周期中少见的显著分化。
二、四大山寨币ETF表现分析
Solana ETF:高开低走
美国Solana现货ETF目前有五只,发行方分别是Bitwise、VanEck、Fidelity、Grayscale和Canary。
● 美国Solana现货ETF累计总净流入约4.2亿美元,总资产净值为5.94亿美元。其中,Bitwise的BSOL贡献了主要交易量,连续三周资金流入累计达3.88亿美元,但大部分来自首日近2.3亿美元的初始投入,此后资金流入明显放缓。
● Fidelity的FSOL在11月18日上市首日净流入仅207万美元,Grayscale的GSOL累计净流入约2845万美元,Canary的SOLC上市首日无净流入。
● 值得注意的是,现货ETF发行方均支持质押功能,这可能为市场需求提供一定支撑。自10月28日首个Solana现货ETF上线后,SOL价格迄今下跌了31.34%。

XRP ETF:次日爆发
在美国XRP现货ETF方面,唯一已上市的产品为Canary推出的XRPC。
● 自推出以来,XRPC累计净流入超过2.7亿美元。首日交易额达到5922万美元,但未产生净流入;次日实现净流入2.43亿美元。
● 自11月13日首只Ripple现货ETF上市后,XRP价格迄今跌幅约12.71%。
Litecoin与HBAR ETF:资金流入疲软
今年10月底,Canary Capital正式推出美国首只追踪莱特币的ETF LTCC。
● 截至11月19日,LTCC累计净流入约726万美元。日度净流入普遍仅为数十万美元,且存在多日零流入的情况。自10月28日首个Litecoin现货ETF上市后,LTC价格迄今下跌约7.4%。
● 美国首只追踪HBAR的ETF HBR也是由Canary Capital在上个月底推出。SoSoValue数据显示,截至11月18日,HBR累计净流入约7471万美元。
● 其中,近六成资金集中在首周流入,此后净流入明显下降,单日甚至出现连续多日零流入。自10月28日首只Hedera现货ETF上市后,HBAR价格迄今跌幅约为 25.84%
三、吸金难的多重困境
流动性压力与市场操纵风险
● 很多山寨币的流动性不足,容易出现价格操纵。ETF的净值估算依赖底层资产价格,如果山寨币价格被操纵,会直接影响ETF价值,进而引发法律风险或监管调查。
● 可能将部分山寨币还可能会被认定为未注册证券,当前美SEC正在推动代币分类法计划,用以区分加密货币是否属于证券。
宏观经济环境不利
● 宏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也加剧了投资者的风险厌恶情绪。在整体信心偏低的情况下,投资者更倾向于配置美股、黄金等传统资产。
● 这种流动性紧张的情况在传统市场也有体现。近期黄金与美股同步下跌,背后是市场流动性紧张的信号,投资者被迫抛售盈利资产以弥补其他持仓的损失。
缺乏机构背书
● 同时,山寨币ETF缺乏比特币或以太坊现货ETF的知名度和市场认同,尤其缺少BlackRock等大型机构的背书。
● 头部发行方所带来的分销网络、品牌效应和市场信任难以复制,这进一步削弱了山寨币ETF在当前环境下的吸引力。
四、山寨币ETF的未来走势
监管环境逐步明朗
● 随着美国监管环境逐步明朗,或将推动加密ETF申请迎来新一轮扩张。美SEC已批准加密ETF通用上市标准,并在近期发布新指引,允许加密ETF发行方加快申报文件的生效进度。
● 同时,美SEC在最新发布的财年审查重点文件中,显著删除了以往常规存在的加密货币专项章节。这与前主席Gary Gensler时期形成对比,当时加密货币被明确列入审查重点,特别点名现货比特币与以太坊ETF。
● 监管框架的加速成形与ETF产品的迅速扩张正在同时进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已开始考虑建立一个“token taxonomy”框架,以明确不同类别数字资产的法律属性。
● 这一变化的意义不容低估。长期以来,美国对加密行业的监管更多依赖执法行动,随着监管部门转向建立可操作的规则体系,加密资产有望真正纳入传统金融监管框架。

质押功能或成突破口
● 质押功能的引入被认为将激发机构投资者需求,从而吸引更多发行方加入ETF申请队列。瑞士加密银行Sygnum的研究显示,尽管市场近期经历大幅回调,机构投资者对加密资产的信心依旧强劲。
● 超过80%的机构表示对比特币和以太坊之外的加密ETF感兴趣,其中70%称,如果ETF能够提供质押收益,他们将开始或增加投资。
● 而政策层面亦出现了ETF质押的积极信号,近期美国财政部长Scott Bessent发表新声明称,将配合美国国税局更新指导意见,为包含质押功能的加密货币 ETP 提供监管支持。
这一举措被认为可能加速以太坊质押ETP的审批时间,同时为Solana、Avalanche和Cosmos等网络的多链质押产品开辟道路。
更多山寨币ETF仍在推进
● 除了以上项目,接下来DOGE、ADA、INJ、AVAX、BONK和LINK等加密资产的现货ETF仍在推进中,其中彭博分析师Eric Balchunas预计灰度的狗狗币ETF将于11月24日推出。
● 目前加密市场已有155个ETP(交易所交易产品)申请,覆盖35种数字资产、包括比特币、以太坊、Solana、XRP和LTC等,呈现抢滩登陆式增长。随着美国政府停摆结束,这些ETF的审批进度有望加快。
五、挑战与机遇并存
市场结构变化
本轮由比特币ETF主导的牛市因流动性难以传导至山寨币市场,导致普涨行情难现。
● 一个残酷的事实是:流入比特币的资金,大部分是通过ETF渠道,这些巨额资本被锁定在传统金融体系内。这直接打破了历史上的“涓滴效应”,让传统上依赖于BTC利润回流的山寨币市场面临流动性短缺。
● 更要命的是,现在市场上有近4200万种山寨币,流动性被分散到了极致。传统的普涨模式几乎不可能重现。
投资者策略转变
● 投资者可能更倾向于采用多元化、分散式的一揽子山寨币ETF策略,以降低风险并提升潜在收益。
在市场层面,近期加密资产价格经历震荡调整。部分ETF出现资金流出迹象,而链上活跃度与交易需求未显著改善。
● 尽管制度化路径正在铺开,但短期流动性紧张、市场情绪波动,仍会影响资产价格。换句话说,监管利好并不会立即带来单边行情,反而可能造成“政策预期与现实流动性不匹配”的阶段。
● 在这样的环境下,投资策略必须更加稳健而灵活。首先,主流资产与合规ETF应作为核心配置,以减少政策风险与合规不确定性。其次,适度保持现金与高流动性资产,有助于在市场波动时保持应对能力。再者,地域与资产类型的分散也至关重要。
比特币在加密市场中的占比仍接近60%,而排除ETH和稳定币后,其他所有山寨币仅占19.88%的市场份额。这种悬殊的比例差距,清晰地解释了为何华尔街对山寨币ETF态度谨慎。
未来,随着更多山寨币ETF获得批准,市场将重新洗牌,只有那些具备实际效用、清晰价值主张和强劲流动性的代币才能在机构化浪潮中脱颖而出。
加入我们的社区,一起来讨论,一起变得更强吧!
官方电报(Telegram)社群:https://t.me/aicoincn
AiCoin中文推特:https://x.com/AiCoinzh
OKX 福利群:https://aicoin.com/link/chat?cid=l61eM4owQ
币安福利群:https://aicoin.com/link/chat?cid=ynr7d1P6Z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