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经济浪潮与全球金融格局深刻变革的背景下,香港正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行动力,加速其国际金融中心的转型升级。2025年9月25日,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证监会)与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联合发布了《固定收益及货币市场发展路线图》。这份路线图不仅提出了十项涵盖一级市场发行、二级市场流动性、离岸人民币业务及新一代金融基建等四大支柱的倡议,更明确了香港通过促进需求、流动性及创新,推进成为全球固定收益及货币中心的战略定位。随着花旗银行将2030年稳定币发行量预测提升至1.9万亿美元,甚至牛市情景下可达4万亿美元,香港的这一举措,无疑将加速数字金融新基建的建设,并在万亿稳定币市场的激烈竞争中,扮演关键角色。
9月25日,香港证监会与金管局联合发布《固定收益及货币市场发展路线图》,旨在通过促进需求、流动性及创新,推进香港成为全球固定收益及货币中心的策略性定位。
四大支柱: 《路线图》围绕一级市场发行、二级市场流动性、离岸人民币业务及新一代金融基建四大支柱提出关键措施。
十项倡议: 旨在巩固香港的现有优势,包括进一步吸引发行人以香港作为集资枢纽,并为发行人及投资者提供风险管理及流动性管理工具;同时,强调开拓新局面,包括提升离岸人民币的使用规模和流动性,以及发展新一代金融基建以赋能市场创新。
高层表态: 证监会主席黄天祐表示,《路线图》将为市场参与者带来长远裨益;金管局总裁余伟文强调,将抓住人民币国际化及市场数码化的机遇,推动创新与发展。证监会行政总裁梁凤仪表示,强化香港的固定收益及货币市场对提升本港作为投资和集资中心的地位至关重要,并承诺加强香港在中外资本市场间担当的关键桥梁角色。
花旗银行最新报告将2030年稳定币发行量基线预测提升至1.9万亿美元,牛市情景下可达4万亿美元。报告称,稳定币若流通速度接近法币,年交易额或达100万亿至200万亿美元。这表明稳定币已成为未来金融基础设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银行代币的崛起: Citi指出,银行代币(如存款代币)有望因合规和实时结算需求,未来交易量超越稳定币。
美元主导地位: 美元仍为主导链上货币,但香港、阿联酋等地正成为创新试验中心。
共存与重塑: Citi认为,稳定币、银行代币与央行数字货币将共存,共同重塑金融基础设施。
香港《路线图》中强调发展新一代金融基建以赋能市场创新,无疑将稳定币和代币化技术视为其核心组成部分。这将有助于香港在万亿稳定币市场的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加密财富报告2025》显示,全球持有超过100万美元加密资产的人数在过去一年增长40%,达到241,700人。其中,比特币百万富翁数量激增70%,现达145,100人。
市场反弹: 今年6月,数字资产市场总市值反弹至3.3万亿美元,同比上涨45%。在高端市场,450人持有至少1亿美元的加密资产,而36位亿万富豪掌控更大规模的持仓。
比特币的转型: 报告指出,比特币正逐步转变为平行金融体系的基础层,其功能从投机工具扩展为抵押品与财富积累的基础货币。
财富格局重塑: 加密货币的去中心化特性正在重新定义全球财富格局,新加坡、香港、美国、瑞士和阿联酋成为投资者首选目的地。
香港《路线图》的发布,将进一步提升其在数字资产领域的吸引力,吸引更多加密财富和人才。
为进一步促进与市场参与者探讨固定收益及货币市场发展,证监会与金管局于9月25日成功举办“香港固定收益及货币论坛2025”。论坛汇聚了香港和内地高级政府官员、监管机构高层管理人员以及主要金融机构管理层,就全球固定收益及货币市场的机遇、挑战和新趋势互相交流。这表明香港正积极构建一个开放、合作的平台,汇聚各方智慧,共同推动数字金融的发展。
香港证监会与金管局联合发布的《固定收益及货币市场发展路线图》,是香港在数字金融时代迈出的关键一步。通过十大倡议和四大支柱的建设,香港旨在巩固其在全球固定收益及货币市场的领先地位,并加速新一代金融基建的建设。在万亿稳定币市场即将爆发的背景下,香港的这一战略布局,不仅将为人民币国际化和数字资产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更将使其在全球数字金融版图的重塑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
相关推荐:香港金管局:离岸人民币稳定币未在港发行,警惕假新闻与加密骗局
原文: 《 香港发布《固定收益及货币市场发展路线图》,十大倡议剑指全球中心 》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