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心化金融逆势崛起:DeFi生态迎来结构性进化,资本与技术共振重塑格局

CN
1 天前

随着比特币(BTC)在2025年5月突破11万美元大关,整个加密市场情绪升温,尽管行情在高位震荡,但DeFi(去中心化金融)生态正悄然迎来新一轮结构性升级。从资金流入、协议创新到传统金融机构的参与,DeFi不再只是“投机者的乐园”,而正逐步演变为新一代金融基础设施的一环。


市场震荡中崛起:DeFi资产表现强势


尽管主流币种如比特币和以太坊近期价格波动剧烈,但部分DeFi蓝筹项目却呈现出稳中有升的态势。Uniswap(UNI)、Aave(AAVE)、MakerDAO(MKR)等老牌协议在4月以来陆续发布V4或多链部署升级计划,使得市场对其增长预期重新升温。


据链上数据平台DeFiLlama显示,截至2025年5月27日,整个DeFi生态的总锁仓量(TVL)已突破1080亿美元,创下2022年Luna崩盘以来的新高。其中,以太坊主网TVL恢复至670亿美元,Polygon、Arbitrum、zkSync等Layer 2扩容网络则在本轮上涨中贡献了超过35%的新增流动性。


此外,最近两个季度中,DeFi板块中涨幅最为显著的项目来自“RWA”(现实世界资产)和“再质押(restaking)”赛道,例如Pendle、EtherFi 和Ondo Finance。这表明市场正在从传统流动性挖矿、杠杆借贷等“高风险、高波动”机制,向更稳定、合规和现实经济连接更紧密的结构转型。


机构入场推动DeFi“合规化”进程


DeFi生态的结构性复苏,背后不仅是链上创新,更是机构参与度的显著提升。


5月初,美国最大资产管理机构贝莱德(BlackRock)通过其iShares比特币信托(IBIT)披露持仓时也间接曝出其对部分RWA类DeFi资产的试探性投资。同时,高盛、摩根大通等华尔街巨头已在试点将一部分债券清算和回购协议转向使用区块链基础设施进行记录与结算,这一趋势为DeFi生态带来新的想象空间。


此外,Circle推出的“USDC稳定币链上结算平台”已与多家传统银行达成合作,实现链上债权凭证与链下监管账户的映射,使得DeFi生态中的稳定币使用逐渐合法化、标准化,为企业与金融机构提供了接入DeFi的“桥梁”。


新兴叙事推动赛道分化:RWA、再质押、AI+DeFi成主线


从技术叙事来看,2025年以来,DeFi生态中最受资本关注的三大主题分别是:


风险与挑战仍存:监管、合约安全与用户门槛


尽管DeFi展现出强劲的韧性与创新潜力,但一些结构性风险依然不容忽视:


总结:从“金融实验”迈向“金融设施”


比特币再创新高的背后,DeFi生态也正经历一次不被大众察觉的深层次转型。从链上高风险套利乐园逐步过渡为具备真实金融服务能力的去中心化基础设施,DeFi正在成为加密市场中不可忽视的结构性力量。


无论是传统金融的合规进场、技术叙事的多维扩张,还是用户对风险收益结构的重新定义,都预示着:DeFi已经不再只是熊市中短线炒作的工具,而是牛市中长期价值的核心构建力量。


相关推荐:比特币(BTC)涨到11万后,资深玩家开始“悄悄兑现”了吗?


原文: 《 去中心化金融逆势崛起:DeFi生态迎来结构性进化,资本与技术共振重塑格局 》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

Gate:注册解锁$6666
廣告
分享至:
APP下載

X

Telegram

Facebook

Reddit

複製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