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ub News 专访林紘宇律师:中国台湾地区虚拟资产监管 「破局」 进行时,从 ETF 松绑到稳定币探索的全图景

CN
6小时前

Techb News 创始人 Alma 近期走访中国台湾地区,专访了中国台湾地区比特币及虚拟资产发展协会创会理事长、恒业法律事务所金融科技部主任林紘宇律师。作为深耕虚拟资产领域多年的资深法律专家,林紘宇律师不仅分享了协会的创立初心与发展历程,更深入剖析了中国台湾地区虚拟资产行业的规模、监管动态、创新探索及未来挑战,为我们呈现了一幅中国台湾地区虚拟资产行业的全景图。

协会创立:以比特币为核心,推动行业合规与发展

谈及中国台湾地区比特币及虚拟资产发展协会的创立,林紘宇律师回忆道,协会成立于 2021 年,彼时正值上一轮加密市场周期的高峰。而他本人与虚拟资产的缘分,始于 2017 年的 ICO 热潮,从那时起,他便开始为虚拟资产领域提供法律服务,至今已积累了多年行业经验。

协会名称中将 「比特币」 单独列出,这一独特的命名方式背后,蕴含着林紘宇律师对行业的深刻认知。他认为,比特币是虚拟资产的 「万物之母」,其健康发展对整个行业至关重要。「如果比特币表现良好,整个生态都会受益;反之,行业可能逐渐萎缩。」 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协会将推动中国台湾地区发展级的比特币政策作为重要目标,同时致力于促进虚拟资产行业的合规发展、法治建设和正确认知的普及。

过去四年,协会的工作成果显著。首要任务是推动中国台湾地区建立虚拟资产行业的自律机制,并搭建与中国台湾地区相关政府部门的沟通桥梁。经过三年努力,成功促成了中国台湾地区 「虚拟通货商业同业公会」 的成立。此外,协会还持续为比特币相关发展策略提供专家意见,比如推动 Bitcoin ETF 及虚拟资产专法的制定,力求让中国台湾地区的虚拟资产产业与国际接轨。

行业规模:草根起步,用户活跃且开发者社群繁荣


中国台湾地区的加密货币行业起步于草根层面,早在 2013 年,就出现了全球独一无二的现象 —— 民众可在便利商店直接购买比特币和其他加密资产。林紘宇律师笑着说,自己的第一次购买加密货币就是在莱尔富(Hi-Life)完成的,这种便捷的购买方式让中国台湾地区的加密社区早早便展现出活跃的态势。

目前,中国台湾地区的加密货币活跃用户大约在 100 万至 150 万之间。从渗透率来看,相较于当地证券市场约 950 万股民(占中国台湾地区 2300 万人口的 40%),加密货币用户渗透率仍较低,但社区参与深度颇高。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中国台湾地区是 FTX 崩盘的重灾区之一,受损金额在全球排名第七,这从侧面反映出中国台湾地区用户在加密投资上的深度参与。

在开发者层面,中国台湾地区拥有一个活跃的区块链开发者社区,涵盖以太坊、Solana 等公链,还吸引了不少数字游牧族群。不过在监管方面,中国台湾地区对合约及衍生品交易所持谨慎态度,目前合规平台以现货交易为主。据统计,84% 的加密资产会流向境外衍生品交易所进行更复杂的交易操作,这一数据也体现出中国台湾地区与国际加密市场的深度连接。

Bitcoin ETF 进展:从限制到放宽,本土发行仍需时日


2024 年以来,全球 Bitcoin ETF 发展势头迅猛,1 月美国通过比特币现货 ETF,4 月中国香港地区也跟进通过比特币和以太坊现货 ETF,7 月美国进一步放开相关政策。然而,中国台湾地区在 Bitcoin ETF 的推进上相对缓慢,这背后存在着当地监管层面的考量。

林紘宇律师解释道,中国台湾地区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金管会)认为比特币是高风险、高波动的投机资产,担心本地民众难以承受其价格波动。2024 年初,金管会曾全面禁止民众通过券商以 「复委托」 方式投资海外 Bitcoin ETF。但在协会、专家学者及中国台湾地区立法委员的共同努力下,通过与当地政府沟通 ETF 对产业的重要性及国际趋势,金管会最终放宽了限制,允许透过复委托方式购买美国的 Bitcoin ETF,并研拟持续开放。

当前,协会正推动第二阶段目标 —— 中国台湾地区本土发行 Bitcoin ETF、双币 ETF 或综合虚拟资产 ETF。不过,这一目标的实现还需要时间。「因为这需要修订当地行政命令和法规,目前虚拟资产专法尚未经过中国台湾地区的立法程序,预计 2026 年可能会有进展。」 林紘宇律师表示。

企业 「财库」 策略:传统企业率先试水,科技企业或成未来主力


在全球范围内,美股、港股等地已有不少公司通过 「财库」 策略囤积比特币、以太坊等资产。在中国台湾地区,这一趋势在上一轮牛市中并不明显,但在当前牛市中,情况发生了改变,已有两家当地上市公司率先宣布尝试类似策略。

第一家是大丰电视,这家在新北地区经营有限电视频道和宽带网络服务的企业,拥有稳定的现金流和用户基础,计划以类似特斯拉的方式,定额购入比特币作为长期储备资产。第二家是智通科创,采取 MicroStrategy 的 「飞轮策略」,通过购买公司债间接投资于比特币相关资产。这两家企业均为中国台湾地区上市公司中的中型企业,现金流稳定,且对新兴资产的接受度较高。

对于这两家企业率先行动的原因,林紘宇律师分析,大丰电视的稳定现金流使其有能力尝试新资产,而智通科创则希望通过创新策略提升市场竞争力。「它们的公告发布后,股价在头两天有明显上涨,但由于近期比特币价格趋于平静,之后出现一定回调。」 他同时预测,随着中国台湾地区科技企业普遍拥有大量现金部位和外汇汇损压力,未来可能有更多公司效仿,尤其是在科技业 / 半导体等现金流充沛的行业。

监管体系:金管会统筹监管,银行托管业务先行试点


与中国香港地区由证监会监管牌照、香港金融管理局监管银行的模式不同,中国台湾地区的金融业和虚拟资产平台均由当地金管会监管,只是内部负责的部门不同。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台湾地区在虚拟资产托管领域的探索甚至比美国更超前 —— 金管会已允许当地传统金融机构试办虚拟资产托管业务。

目前,中国台湾地区的联邦银行、中国信托、国泰世华银行及凯基银行,已宣布开展虚拟资产托管试办。这意味着,未来中国台湾地区民众不仅可以将新台币存入银行,还能将加密资产交由当地传统金融机构保管,这一举措为虚拟资产与传统金融的融合奠定了重要基础。

不过,当前中国台湾地区的虚拟资产专法尚未正式落地,但已进入关键阶段。林紘宇律师介绍,专法分为两个阶段推进:第一阶段在 2023 年由协会与中国台湾地区执政党共同推动,提出了《虚拟资产机构管理条例》草案,进入当地立法院一读后,因立法委员换届而暂停;第二阶段由金管会主导,2024 年 9 月已提交新版草案至中国台湾地区行政院,预计在下个立法院会期审议,年底前可能通过。

从内容来看,专法将采用许可牌照制度,涵盖五类业务:法币与虚拟资产交换、虚拟资产间交换、虚拟资产转移、托管及相关金融商品服务。监管对象包括撮合交易所、场外交易(OTC)商、金融承销商及稳定币发行方。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专法将新台币稳定币纳入监管,鼓励锚定新台币的稳定币发展,这成为中国台湾地区虚拟资产监管的一大亮点。

交易所监管转型:从登记制到许可制,合规门槛提升


此前,中国台湾地区对虚拟资产交易所采用登记制,并配合行业自律机制进行管理。自 2021 年通过反洗钱法规管理虚拟资产以来,登记的交易所数量最高时达 27 家,但经过当地金管会的定期审查和法规更新,目前仅剩 8 家。审查主要围绕登记文件和实际业务执行展开,不合规的交易所会被除名。

随着虚拟资产专法的推进,未来中国台湾地区对交易所的监管将从登记制升级为许可制。林紘宇律师强调,现有交易所需重新申请许可,无法自动转换,这一转变反映了当地监管部门对公众资金和交易安全的更高要求。目前,中国台湾地区主要的合规交易所包括 BitoPro 和 Maicoin/Max,市占率约 90%,且它们已与当地银行打通法币入金渠道,获得了银行层面的支持。

新台币稳定币:监管先行探索,应用场景待明确


新台币稳定币被视为中国台湾地区虚拟资产专法的一大亮点,根据专法草案,新台币稳定币被纳入许可范围,限定为以新台币为锚定、流动性资产为储备的支付型稳定币,且需在公链上发行,而非联盟链或私有链。

不过,目前中国台湾地区稳定币的定位尚未明确。林紘宇律师分析,其潜在应用场景可能包括虚拟资产交易的计价单位、跨境汇兑或中国台湾地区台商的计价需求。「尤其在半导体行业,若新台币稳定币能成为半导体国际贸易的计价单位,将具有巨大潜力。」

与此同时,中国台湾地区央行也在探索央行数字货币(CBDC),包括批发型和零售型。这使得中国台湾地区成为全球唯一同时推动 CBDC 和商业稳定币的地区。「两者是否会冲突尚待观察,但我们希望稳定币能在合规交易、跨境支付和虚拟资产产业中找到明确场景。」 林紘宇律师表示。

在市场前景方面,当前美元稳定币(如 USDT、USDC)在全球和中国台湾地区都占据主导地位,市占率超 90%,未来新台币稳定币面临着不小的竞争压力。其首要任务是成为中国台湾地区合规交易所的计价单位,支持现货和衍生品交易。关于牌照数量,参考中国香港地区预计发放 3-4 张的情况,中国台湾地区可能类似甚至更少,具体数量将取决于当地监管力度和市场发展情况。

客户痛点与监管态度:合规挑战突出,「财库」 策略暂无禁令


作为资深的虚拟资产领域律师,林紘宇律师坦言,当前客户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合规挑战。尤其是在当地金管会提高审查标准后,许多规模较小的交易所因用户量不足被除名。此外,国际虚拟资产平台在中国台湾地区落地合规仍面临政策不确定性,目前合规名单中以当地交易所为主。

对于中国台湾地区上市公司采用 「财库」 策略投资虚拟资产,当地法规并未禁止,因此大丰电视和智通科创的做法是合法的。金管会对此持中立态度,既不鼓励也不禁止。「未来,随着更多中国台湾地区科技企业关注虚拟资产,这种策略可能逐渐普及,但目前当地政府政策重心仍在半导体和 AI 行业,虚拟资产尚未成为重点。」 林紘宇律师总结道。

此次专访中,林紘宇律师凭借其深厚的行业经验和专业的法律视角,为我们清晰地展现了中国台湾地区虚拟资产行业的发展脉络与未来方向。从协会推动行业发展的努力,到本土市场的独特生态,再到监管政策的逐步完善,中国台湾地区虚拟资产行业正在探索中稳步前行,未来值得期待。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

Bitget七周年速领777U+返10%+分25,000U
广告
分享至:
APP下载

X

Telegram

Facebook

Reddit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