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哥风波再起,从遭 WLFI「拉黑」到「椰子鸡」

CN
13小时前
撰文:J1N,Techub News
孙宇晨最近一系列疑似抛售 WLFI 的精彩操作再度成为焦点。作为波场创始人、HTX 交易所实际控制人,以及特朗普家族加密项目 World Liberty Financial(WLFI)的早期投资者和顾问,孙宇晨的每一步动作都能吸引市场大量的注意:WLFI 地址冻结风波、OKX 下架孙系代币,以及前女友的爆料。这些事件暴露了孙宇晨与项目方、交易所和投资者的复杂关系,还也让外界更加关注孙宇晨与 WLFI 究竟发生了哪些故事?

从 WLFI「拉黑」到「椰子鸡」

2025 年初,他以 7,500 万美元投资 WLFI 项目,并担任顾问,这让他与特朗普家族关系密切,甚至在 5 月出席特朗普私人晚宴,成为 TRUMP 最大持有者。然而,好景不长,9 月初 WLFI 代币解锁后,市场剧烈波动,价格从 0.32 美元跌至 0.18 美元以下。
来源:社区观点
9 月 2 日至 3 日,链上数据显示,孙宇晨控制的 HTX 热钱包向多个交易所(币安、OKX)转移了约 6,000 万枚WLFI 代币,价值约 1,200 万美元。被社区解读为「砸盘」行为,导致 WLFI 价格暴跌。9 月 4 日,WLFI 项目方直接将孙宇晨的钱包地址列入黑名单,冻结了其持有的约 5.4 亿枚未解锁代币和 24 亿枚锁定代币,总价值超过 5 亿美元。项目方称,此举是为保护社区免受操纵影响。

孙宇晨迅速回应,在 X 平台上澄清称转移仅为「常规交易所存款测试」和「地址分散操作」,并无买卖意图。他强调「一个不卖,长期看好」,并于 9 月 5 日宣布将购买 1,000 万美元 WLFI 代币和 1,000 万美元 ALTS 股票(WLFI项目方关联公司),以示支持。但市场并不买账,WLFI 价格一度跌超 20%,最低触及 0.16 美元。
来源:Arkham
与此同时,孙宇晨的「孙系」代币(如TRX、BTT)也遭受波及。9 月 1 日晚,OKX 交易所宣布下架所有孙宇晨相关代币,理由是「合规审查」。这被视为 OKX 与孙宇晨的「切割」,也引发了中美加密监管的猜测,孙宇晨的中国背景和与特朗普的亲密关系,可能让资金外流成为敏感话题。
来源:Okx
更早的爆料则源于孙宇晨的前女友曾颖。早在 4 月,曾颖发推指责孙宇晨「利用完就丢」,包括买车库不买车、住招待所、雇佣黑稿攻击等行为。她还爆料孙宇晨「像哈趴狗一样跪舔强者」,并征集其黑料。曾颖的帖子迅速传播,孙宇晨被戏称为「椰子鸡哥」源于她描述的一次聚餐中,孙宇晨在鸡熟的第一秒就把大半只鸡捞到自己碗里,「不给自己吃不着的机会」。
这些事件并非个例。8 月,孙宇晨起诉彭博社,称其违反保密协议公开了他的加密资产持有情况(包括 63% 的TRX 供给)。此外,他还卷入艺术品争议(如与 David Geffen 的「Le Nez」雕塑纠纷)和太空飞行(8 月搭乘Blue Origin NS-34上太空)。
话又说回来,孙哥到底多少个前女友,怎么那么多的料,椰子鸡、优惠券、买车库不买车。作为「WEB3营销鬼才」,确实给中文圈带来不少「瓜」。

去中心化 vs 中心化控制

孙宇晨 WLFI 风波的核心矛盾在于「去中心化承诺」与「中心化操作」的冲突。
WLFI 项目方冻结孙宇晨代币,违背了加密行业的「不可篡改」原则。孙宇晨称此举「侵犯投资者合法权利」,引发社区对 DeFi 治理模糊地带的质疑,项目方是否有权「可撤销控制」?
孙宇晨被指「挪用用户资金砸盘」。HTX 推出 20% 年化质押吸引存款,却在链上转移代币,这被疑为「诱捕」用户后间接出货。矛盾在于:孙宇晨否认操纵,但链上数据(转移 900 万美元代币)难以解释,导致市场信任危机。
其前女友爆料与孙宇晨的「割韭菜」标签重合。曾颖描述的「自私行为」呼应了社区对他的历史指控,如 2017年 ICO 前知晓中国禁令却加速募资。
这些矛盾点反映了币圈顽疾,个人影响力过大,导致市场易受操纵;监管空白,让「黑名单」成为工具。

市场讨论:众说纷纭

以下梳理为主流媒体、社区以及平台的代表性看法。从项目方的自保逻辑,到社区的调侃解读,再到孙宇晨的强势回应,以及链上数据的客观分析。
项目方的「自保机制」
社区与舆论的「戏剧化解读」
推特用户 @bxiaokang 将孙宇晨和 WLFI 团队的操作形容为「提前编好的剧本」,认为这是 WLFI 和孙宇晨自导自演。
孙宇晨的「公共对抗」
孙宇晨同时也发推呼吁平台解冻,强调区块链最基本价值在于「公平、透明与信任」,冻结行为伤害了项目公信力。
链上分析「洗白」
Nansen CEO Alex Svanevik 指出,孙宇晨的转账行为发生在 WLFI 价格下跌之后,暗示他并非是价格下跌的主导因素,为其「洗白」提供了技术支撑。
流通量调整火上浇油
WLFI 在上线前夕突然公布远超市场预期的巨大流通量,本就让投资者信心受挫,而冻结事件则像火上浇油,进一步将项目推入信任危机的深渊。
合约机制的透明性与权力边界
Cointelegraph 再次强调,此事件警示投资者关注代币合约中的「冻结/黑名单」机制,并审视这种机制带来的透明度代价与公信力风险。
短期内,或许需要靠项目方平衡「自由」与「监管」来主动道歉平息市场情绪,长期则需履行行业标准如「反操纵协议」,防止类似事件反复上演。币圈形势本就变化莫测,孙宇晨的这次风波或许成为一个经典警示:个人影响力越大,肩负的责任就越重,不仅考验着当事者的危机应对能力,也推动整个生态向更成熟的方向演进。投资者在参与时,更应保持警惕,注重风险评估和理性决策,避免盲目跟风,以免成为下一个「韭菜」。最终,这类事件或许会加速 DeFi 领域的治理革新,让加密世界更趋公平与可持续。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

合约新手抽ETH,中奖率极高
广告
分享至:
APP下载

X

Telegram

Facebook

Reddit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