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钟了解eigenlayer

CN
Lanli
关注
1年前

3分钟了解eigenlayer。

Eigenlayer是re-staking协议,将eth或者 steth/reth等,用来重新质押,为其他协议提供安全性。主要客户包括 侧链、appchain、中间件等。对类似uni这样的dapp无用处,因为uni直接建立在layer1/2上,由layer 1/ 2提供安全保障

共享安全最早是cosmos提出来的,被eigenlayer借鉴。其实以太系借鉴了很多 cosmos体系的创新,例如DA 的抽样技术。

安保是个大市场,所有的layer 1/ 2本质上都是在做安保的工作。 那么现在就有多种参与方式: /dpp on layer 1/2 /自己做app chain (如dxy),挑战是validator成本较高,而且最初因为市值低,经济安全程度低 /做rollup,这里多种模式,包括TIA RU, Layer3等 /re-staking/ $OCT这样的中间件。顺便说一下$OCT,建立在Near之上,可惜 near上一轮没赶上牛市,$OCT也就一直没火起来。

可以看到,eigenlayer虽然也是在抢layer 1/ 2的饭碗,却也给eth as collateral提供了更多场景,有利于eth as money的推广。

Eigenlayer更像是中间件,在其上可以开发多个avs(利用eigenlayer的服务)。eigenDA则是eigenlayer团队自己开发的第一个avs。

DA 本身就是一些存储和排序,最简单的DA就是一个中心存储,最复杂/安全的则是以太的DA。eigenDA则是利用了restaking eth的节点做安保,来保障的DA . 甚至eigenDA也用了DA届最新的技术 - 纠删码技术。

有了EigenDA之后,整个DA市场变得更加丰富(复杂),从安全性从高到低:

- ETH DA

- eigenDA/ CelestiaDA

- 多签/委员会DA,例如Arbitrum 的layer 3用这种模式

也可以说DA市场处于一个爆发/混乱期吧。

看到这里,大约可以打一个比喻,eigenlayer就是以太的一个寄生协议,它和layer 1/DA面向同样的市场,却利用了以太已有的去中心化/经济安全,将以太的安全性/去中心化进行打折销售。

eigenDA和celestia相比,也许去中心化程度不一定够,因为 它的节点一定是以太节点的子集。但经济上则远远胜于celestia。因为celestia本身的利润应暂时还不足以支撑运转,未来需要考虑长期的经济安全型。 而EigenDA则是利用了以太已有的节点,在其已有盈利的基础上提供的增值服务,在成本角度会很好。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

Bybit:合约交易强势平台!注册送50U+5000U储值返利!
广告
分享至:
APP下载

X

Telegram

Facebook

Reddit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