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泡菜溢价”遭遇监管升级:交易所丧失上币决策权,新规预计年底审批

CN
PANews
关注
3小时前

作者:Nancy,PANews

韩国独有的“泡菜溢价”,让本地加密交易所拥有强烈的上币效应,不仅是项目方获得资本关注与品牌曝光的“黄金门票”,也成为投资者FOMO入场的重要风向标。

近期,随着韩国金融委员会(FSC)公布新的虚拟资产法案计划,包括提高上币门槛、规范交易行为、引入稳定币监管等举措,韩国加密市场正加速迈入制度化、规范化的2.0监管时代。

新规预计年底提交国会审批:上币更严,首次建立稳定币监管

随着美国、日本及欧盟等主要经济体加快虚拟资产制度化步伐,韩国也在加紧建立全面监管体系,同时保持市场创新活力。

近日,FSC公布了"虚拟资产2.0阶段法案"计划,旨在将虚拟资产交易所的上币业务从现行的自律监管模式转向更加公开和严格的政府直接监管体系,以提升交易透明度和投资者保护水平。

上币监管方面,FSC计划要求交易所制定明确的上币与下架标准、交易暂停与恢复规则及信息披露事项,以解决此前上币审查不严、风险资产入市的问题。其实,今年韩国第4次虚拟资产委员会会议上已强调了上币问题,FSC当时宣布,自6月1日起实施新规《交易支持示范案例修订案》,要求新上市币种具备最低流通量,并限制上市初期市价委托,防范 “上币拉盘” 与僵尸币、MEME币炒作。

在法律定义与经营行为规范方面,FSC将现行法律用语中的“虚拟资产”更名为“数字资产”,并在定义中正式纳入“分布式账本”概念,从而增强法律的清晰性和可操作性。同时,法案对经营者的业务范围进行了细分,将其划分为虚拟资产交易所、交易商、托管与管理商等,并新增禁止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基本经营行为规范。这种细化有助于明确不同类型参与方的法律责任,减少监管灰色地带,同时对市场操纵行为形成有效威慑。

市场竞争与垄断问题方面,由于Upbit、Bithumb等交易所在韩元市场占据较高市场份额,可能引发垄断问题,FSC正在与公平交易委员会(公取委)联合开展相关研究。这一举措将有助于维持韩国市场活力,并鼓励中小交易所的发展,增加市场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FSC还首次正式推出建立稳定币监管框架,在确保包含充分保障措施的同时,支持稳定币市场发展支付、汇款及跨境交易等金融服务。根据方案,FSC计划引入稳定币发行人许可制度,要求发行人必须以存款、国债等高流动性资产作为准备金,且准备资产比例需达到100%以上,并建立用户赎回权保障机制。

同时,韩国在原则上不允许支付型稳定币因持有或使用而产生利息支付,将探讨由银行主导的联盟模式,限制金融科技公司仅作为技术合作伙伴,并禁止虚拟资产交易所自行发行稳定币。监管设计将参考Tether、Circle(USDC)等海外稳定币的制度经验。

“我们将通过与相关机构协商以及虚拟资产委员会的讨论,制定第二阶段法案,并积极支持国会审议。目前仍处于制度设计初期阶段,因此必须具备充分的安全装置。相关部门正进行细致协商,目前已进入最终协调阶段,有望在年底前完成提交。”FSC委员长李亿远表示。

韩国“蚁军”涌向加密市场,监管迈向2.0时代

韩国散户以敢于冒险、追逐高波动性资产而闻名于全球金融市场,FOMO情绪深植在他们的投资行为中。

据韩联社数据,截至今年8月,韩国五大韩元交易所中,超过1万名投资者持有逾10亿韩元(约71万美元)的虚拟资产,活跃交易账户总数高达1086万个,约占全国人口的20%。这一惊人的比例,足以证明加密投资在韩国社会的渗透程度。

如今,韩元已成为仅次于美元的全球第二大加密交易法币,而韩国散户更热衷投机“小币种”。据彭博社最新报道,韩国的“蚂蚁大军”(约1400万名散户投资者)被高房价与经济焦虑裹挟,正疯狂追逐高风险资产,从杠杆型ETF到加密货币,甚至极端波动的山寨币。在过去五年中,保证金贷款规模已增长三倍,大量资金从银行账户流出,涌入这些高风险市场。韩国散户的热度使得在本地加密交易所上,山寨币交易量占比超过80%,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比特币与以太坊合计通常仅占约50%)。

这种全民投资的现象不仅改写了韩国金融生态,也引发监管层的担忧。事实上,散户在韩国股市中影响力巨大,约占每日成交量的三分之二。此前,韩国政府曾因散户强烈反对而叫停新的资本利得税计划。而如今他们正大举涌入加密市场,特别是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以后,当地加密交易所的交易量激增,已达到该国股指基准Kospi成交额的约80%,包括稳定币也吸引了吸引了大量关注。同时,由于韩国国内监管严格,将许多投资者将交易转向海外市场。

为了应对这种高风险的市场环境,韩国在近几年正通过立法与制度建设,将散户热情纳入更稳健的金融框架中。

早在2021年9月,韩国便正式实施《特定金融交易信息利用及报告相关法律》(简称“特金法”),为虚拟资产市场确立了最初的合规与透明度框架。根据该法,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VASP)必须像传统银行和证券机构一样,向韩国金融情报机构(FIU)备案,并取得实名账户和信息安全管理系统(ISMS)认证,方可合法运营。根据FSC最近披露数据,随着合规成本显著提高,向韩国当局备案交易所数量从原本的60家锐减至29家。

2022年3月,韩国又成为全球首个正式实施“旅行规则”的国家,要求VASP在金额超过100万韩元(约840美元)的交易中收集并存储交易双方信息,以防范洗钱和非法资金流动。这标志着韩国监管从“准入门槛”迈向“交易环节控制”。

2024年7月19日,韩国施行了《虚拟资产用户保护法》。该法以保护用户资产安全、规范市场交易行为、强化监管权力为核心,重点打击操纵市场、内幕交易、不公平交易等行为,并明确赋予金融监管机构更多介入权限。还法案的出台也被认为对近年频发的交易所倒闭与投资者损失事件的回应,也意味着着韩国将逐步建立一个更健康、透明与制度化的加密市场。

随着虚拟资产法案第二阶段的到来,韩国正朝着更加全面、系统化的立法迈进。通过明确法规,市场盲点将被消除,用户保护将进一步强化,同时提升加密行业创新的可预测性。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

分享至:
APP下载

X

Telegram

Facebook

Reddit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