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tget Wallet 研究院:Ondo 叩响新大门,股票代币化是「旧酒新瓶」,还是金融市场的下一场革命?

CN
2小时前
股票代币化描绘的,正是一幅传统金融与数字世界深度融合的未来图景。

撰文: Lacie Zhang, Bitget Wallet 研究员

2025 年 9 月 3 日,Ondo Finance 正式启动股票代币化平台「Ondo Global Markets」,首批上线超过 100 种代币化股票,并在年底前计划扩展至 1000 种。此举不仅是 Ondo 自身战略布局迈出的坚实一步,更被业界广泛认为是股票代币化从理论迈向规模化实践的一次关键验证。

当华尔街的百年交易规则与区块链的无信任技术正面交锋,一场关于效率、流动性与合规的深刻变革正在酝酿。Bitget Wallet 研究院在本文中将回归基本面,从价值逻辑、实现路径与合规框架三个核心维度,对当前股票代币化市场进行一次系统性的梳理与呈现。

万亿市场的想象力:剖析股票代币化背后的价值逻辑

股票代币化并非一个新概念,但其背后蕴含的潜力足以重塑现有金融格局。当前所有代币化股票的总市值不足 4 亿美元,与英伟达(NVIDIA)单只股票超过 4 万亿美元的市值相比,犹如沧海一粟。这巨大的反差既揭示了赛道早期的困境,也预示着其无与伦比的增长空间,其核心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它致力于对传统交易结算体系进行颠覆性优化。当前主流的「T+N」延时结算机制,是资本市场效率的一大瓶颈,它意味着投资者的资金在交易完成后仍需被冻结一至两天,这种无效占用不仅限制了资本的再投资能力,也衍生出结算过程中的对手方风险。而股票代币化通过「原子化结算」,使得资产所有权的转移与资金的支付同步完成。这种模式不仅能支撑起一个全天候不间断的全球交易市场,更将大量沉淀在清算流程中的资本解放出来,为整个市场的流转效率带来质的飞跃。

其次,股票代币化有助于拆解传统跨境投资的复杂壁垒。在传统模式下,一笔跨国证券投资需要穿透由托管行、清算所、经纪商构成的层层中介网络,每一个环节都意味着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的双重叠加。代币化技术则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它允许将投资者身份认证(KYC)、反洗钱(AML)等合规逻辑直接编程到资产协议层。这相当于为资产本身赋予了「合规自检」的能力,从而极大地削减了交易流程中的信任中介和人工审核环节,为构建一个更扁平、高效、低成本的全球化资本市场铺平了道路。

最后,从更宏观的视角看,其终极价值在于扮演了沟通传统金融(TradFi)与去中心化金融(DeFi)两大平行世界的关键桥梁。一方面,它为习惯了既有投资标的的庞大传统资本,提供了一条低门槛的「上链」通道,使其无需投身于全然陌生的 DeFi 协议,便能率先享受到区块链技术带来的效率红利。另一方面,它也为原生于数字世界的加密生态注入了亟需的稳定性和价值支撑,这些有着真实盈利能力和强大基本面支持的蓝筹资产,能够有效对冲加密市场固有的高波动性,同时为链上 DeFi 注入新的稳健抵押品。这种双向的价值赋能,使其有望成为未来新金融体系下的核心支柱。

三条殊途,一个同归:解码股票代币化的实现路径

尽管前景广阔,但如何将现实世界中的股票权益安全、合规地映射到区块链上,始终是业界探索的核心。目前,市场主流的发行模式大致可归为三类,它们在资产支持、投资者权利和风险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

三种发行模式梳理表

第一条是「第三方托管与外部渠道」模式。以 Backed Finance 的 xStocks 系列为典型,其运作逻辑是通过构建一个独立的法律实体(SPV)持有真实股票,再由第三方机构进行链下资产托管与审计,最终通过主流交易所触达用户。该模式的信任根基在于托管方的公信力与资产的透明度,但投资者获得的通常是与标的资产挂钩的经济权益,而非完整的法定股东身份。

第二条是「持牌机构自营」模式,这被视为一条在合规性上最为严谨的路线。其精髓在于,由持有相应证券牌照的实体,亲自下场打造一个覆盖资产发行、交易撮合到清算结算全流程的垂直整合体系。诸如 Robinhood、Ondo Finance 及 Dinari 等机构,均在此路径上布局。该模式法律与技术门槛最高,但相应地,也能为投资者提供最高级别的法律保障。

第三条则是风险敞口最大的「合成衍生品」模式。以一度活跃但现已沉寂的 Mirror Protocol 为例,其发行的并非代币化股票,本质是模拟股价表现的金融衍生工具,背后并无真实股票作为 1:1 的价值支撑。用户仅获得价格波动的风险收益,不具备任何股东资格。由于缺乏实物资产的锚定,这类平台面临着资产脱锚与合规的双重高压。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模式在实践中并非泾渭分明,而是呈现出动态演化的趋势。持牌发行方为了增强流动性,通常也会结合第三方托管与交易所接入策略;而非持牌项目方则在积极寻求牌照,向合规的自营模式靠拢。这背后反映出一个清晰的行业共识:合规,是通往未来的唯一门票。

手握「王牌」的 Ondo:合规为何是终极护城河?

在上述几条探索路径中,Ondo Finance 的选择尤为突出。作为代币化市场的头部玩家,其核心战略直指行业的最高壁垒——在美国严苛的监管框架内,打造一个全流程合规的代币化股票体系。要实现这一目标,同时持有三张关键的金融牌照是前提,而 Ondo 正是市场中为数不多已跨越此门槛的机构。

美国三大合规牌照梳理表

第一张牌照是转让代理(Transfer Agent, TA)。其核心职能是作为发行方的官方「股东名册管家」,精确记录证券的所有权归属。在代币化业务中,TA 是确保链上数字凭证与链下法律权益精准映射的基石,是整个合规体系的信任根基。

第二张牌照是经纪自营商(Broker-Dealer, BD)。这是从事一切证券业务的通行证。在代币化场景下,无论是用户用法币购买代币(铸造),还是卖出代币换回资金(赎回),都必须由持有 BD 牌照的实体来执行底层股票的交易。它是连接投资者与一级市场的核心合规枢纽。

第三张,也是获取难度最高的牌照,是另类交易系统(Alternative Trading System, ATS)。它授权实体运营一个受监管的二级市场交易平台。如果没有 ATS 牌照,平台只能处理发行与赎回,用户之间无法进行点对点的合法交易。因此,ATS 是解锁代币化股票真正流动性的关键钥匙,是解决行业长期流动性困境的终极方案。

Ondo 通过前瞻性的布局,将这三类牌照悉数收入囊中,构建了一个强大的业务闭环。这不仅使其区别于依赖欧洲监管框架或仅持有单一牌照的竞争对手,更意味着它有潜力在美国本土,为投资者提供一个从一级市场申购到二级市场交易的全流程合规服务。这道由牌照构筑的「护城河」,正是 Ondo 最核心的竞争力所在。

结语:革新,还是「旧酒新瓶」?

股票代币化描绘的,正是一幅传统金融与数字世界深度融合的未来图景——一个跨越时区、即时清算、无限可能的全球价值网络。它所撬动的,可能是百万亿美元传统资产的数字化迁徙,以及一次彻底的全球资本格局重塑。然而,两大生态的碰撞,既带来了效率革命的火花,也伴随着监管规则与投资文化的剧烈摩擦。

Ondo Finance 以其合规为先的姿态入场,更像是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交汇点上,进行了一次方向性的探索。它能否凭借强大的牌照优势,在严苛的监管框架下为市场趟出一条通路,并真正吸引两大世界的增量资本?这场宏大的金融创新,最终将催生出一个全新的高效市场,还是会因「水土不服」而沦为又一个「旧酒新瓶」的故事?答案的揭晓,有赖于市场先行者们的持续博弈与时间的最终裁决。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

参赛有礼:送你 30 天 VIP + 冲击 25,000 USDT!
广告
分享至:
APP下载

X

Telegram

Facebook

Reddit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