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通过的《稳定币条例草案》,对中国币圈会有什么影响?

CN
5小时前
香港《稳定币条例草案》的通过对香港及中国内地虚拟货币行业具有深远的积极影响。

撰文:加密沙律

香港特区立法会于 2025 年 5 月 21 日通过了《稳定币条例草案》,标志着香港成为全球首个建立法币稳定币全链条监管体系的司法管辖区。这一立法行动不仅为香港的虚拟资产行业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框架,还通过平衡金融创新与风险防控,为香港及中国内地虚拟货币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积极影响。刘律师(web3_lawyer)从香港及中国内地两个维度,结合政策背景、行业影响及未来趋势,分析该法案通过的积极意义。

一、对香港的积极影响

(一)强化香港作为全球数字资产中心的地位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近年来在虚拟资产领域持续发力。《稳定币条例草案》的通过进一步巩固了香港在全球数字资产市场的领导地位。法案明确了稳定币发行人的监管要求,包括 2500 万港元的注册资本门槛、1:1 储备资产锚定发行量、强制保障无条件赎回权等。这些严格但清晰的监管标准为稳定币市场提供了透明的合规环境,有助于吸引全球投资者和企业选择香港作为稳定币业务的运营中心。

此外,香港金管局计划在法案通过后迅速发布监管指引,并于 2025 年底开放牌照申请。这将吸引包括渣打香港、安拟集团等机构在内的企业积极参与,加速港元稳定币的开发与应用。 港元稳定币的推出不仅能增强香港在跨境支付领域的竞争力,还将推动 Web3 生态的发展,为香港数字经济注入新活力。例如,港元稳定币可用于高效、低成本的跨境贸易结算,进一步巩固香港作为亚洲金融枢纽的地位。

(二)促进金融创新与技术发展

《稳定币条例草案》的通过表明香港政府将稳定币视为数字金融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非边缘技术。 法案通过为稳定币发行人提供了明确的合规路径,鼓励企业在监管框架内进行技术创新。例如,京东集团已进入香港的稳定币「沙盒」测试阶段,表明企业对香港市场的信心。 这种「监管沙盒」机制允许企业在受控环境中测试创新产品,降低了初创企业的合规成本,同时为技术迭代提供了空间。

稳定币作为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合法化将推动 Web3、NFT 及元宇宙等领域的进一步发展。香港政府自 2022 年以来便开始布局虚拟资产监管,2023 年开展公众咨询,2024 年推出监管沙盒,显示出对 Web3 生态的长期支持。 法案的通过将进一步激发区块链技术在支付、结算、供应链金融等领域的应用,为香港打造一个充满活力的数字资产生态系统。

(三)提升市场信心与投资者保护

虚拟资产行业因过去的事件(如 FTX 暴雷)而面临信任危机。香港通过建立全面的稳定币监管体系,强调储备资产管理、流动性和反洗钱(AML)要求,有效降低了市场风险。 这些措施确保了稳定币发行人的商业模式可持续性,同时为投资者提供了更高的安全保障。例如,强制 1:1 储备资产要求和无条件赎回权能够有效防止稳定币脱钩风险,增强市场对稳定币的信任。

此外,香港的监管框架在创新与保护之间寻求平衡,展现了开放兼容的态度。 这种平衡不仅吸引了全球加密企业的目光,也为本地零售投资者提供了更安全的投资渠道。例如,众安银行(ZA Bank)已率先推出虚拟资产交易服务,支持比特币和以太坊交易,未来可能进一步扩展至稳定币交易。 这种先行者的示范效应将推动更多金融机构进入虚拟资产市场,扩大香港的投资者基础。

(四)推动跨境支付与金融互联互通

稳定币在跨境支付中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的优势,香港的稳定币法案为港元稳定币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港元稳定币的推出将优化香港与亚洲其他地区的金融互联互通,尤其是在「一带一路」倡议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 例如,港元稳定币可用于跨境电商、贸易结算及供应链金融,降低交易成本,提升结算效率。这不仅有助于香港巩固其作为全球贸易中心的地位,还将为本地企业提供更多数字化金融工具。

二、对内地的积极影响

(一)为内地提供监管经验参考

中国内地对虚拟货币的监管态度较为严格,禁止加密货币业务型交易和 ICO,但对区块链技术持开放态度。香港《稳定币条例草案》的通过为内地提供了可借鉴的监管模式。香港的监管框架强调合规性、风险防控和金融创新的平衡,这与内地推动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如数字人民币)的政策目标有一定契合点。

例如,香港的「监管沙盒」机制为稳定币发行提供了测试环境,这种模式可能启发内地在特定领域(如央行数字货币 CBDC 或供应链金融)探索类似的试点机制。香港作为内地与国际市场的桥梁,其成功经验可能推动内地在未来逐步放开对稳定币等虚拟资产的监管限制,尤其是在与港元或人民币挂钩的稳定币领域。

(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香港的稳定币法案为非美元稳定币(如锚定港币或人民币的稳定币)提供了实验场。 虽然目前香港的稳定币监管主要聚焦港元稳定币,但其开放的监管态度为人民币稳定币的探索提供了可能性。香港作为人民币离岸中心,拥有成熟的金融基础设施和国际化的市场环境,适合作为人民币稳定币的试验地。若人民币稳定币在香港获得成功,将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在全球支付和结算中的使用,助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例如,香港的稳定币监管框架可能为内地企业提供合规渠道,通过香港发行人民币锚定的稳定币,用于跨境贸易和投资。这种模式不仅能提升人民币的国际接受度,还能为内地企业提供新的融资和支付工具,增强其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三)促进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科技协同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内地推动金融科技和区块链技术应用的重要区域。香港的稳定币法案为大湾区的金融科技协同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例如,港元稳定币可与数字人民币形成互补,共同服务于大湾区的跨境支付、贸易融资和供应链金融需求。香港的监管经验和成熟的金融市场可以为大湾区企业提供合规指引,吸引更多内地科技企业通过香港进入国际市场。

此外,香港的虚拟资产交易平台和稳定币发行人可能与内地企业合作,开发基于区块链的金融产品。例如,稳定币可用于大湾区的供应链金融平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这种跨区域合作将推动大湾区金融科技生态的整合与发展。

(四)间接刺激内地区块链技术应用

虽然内地对加密货币交易持谨慎态度,但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跨境支付和数字身份认证等领域已被广泛应用。香港的稳定币法案为区块链技术的商业化应用提供了成功案例,可能间接刺激内地企业在合规框架下加速区块链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例如,香港的稳定币「沙盒」测试经验可为内地企业提供技术参考,推动区块链在金融科技领域的落地。

三、未来趋势展望

香港《稳定币条例草案》的通过标志着全球稳定币监管进入新阶段。未来,香港可能成为非美元稳定币的全球实验场,吸引更多国际企业进入其市场。同时,香港的监管模式可能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借鉴,推动全球稳定币监管的协调与发展。

对中国内地而言,香港的成功经验可能促使监管机构在未来逐步放宽对虚拟资产的限制,尤其是在与人民币国际化相关的领域。内地企业可通过香港的合规渠道参与全球数字资产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此外,香港与内地的金融科技合作将在粤港澳大湾区框架下进一步深化,形成区域协同发展的典范。

四、写在最后

香港《稳定币条例草案》的通过对香港及中国内地虚拟货币行业具有深远的积极影响。对香港而言,法案巩固了其作为全球数字资产中心的地位,促进了金融创新、投资者保护和跨境支付的发展。对中国内地而言,香港的监管经验为内地提供了参考,推动了人民币国际化、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科技协同发展及区块链技术应用的间接刺激。未来,随着香港稳定币市场的成熟及其与内地的进一步合作,双方将在全球数字金融领域占据更重要的位置,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仅代表本文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对特定事项的法律咨询和法律意见。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

OKX限时福利:体验金周边等你拿
链接:https://www.okx.com/zh-hans/join/aicoin20
广告
分享至:
APP下载

X

Telegram

Facebook

Reddit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