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棋局|2025年07月11日 00:01
🥞 睡醒一觉饼子新高了:背后两大推手正在发酵
早上一睁眼,发现饼子(BTC)冲高了。
这轮上涨背后的原因,我简单拆两点——
🟢 其一:美股上市公司大举增持加密资产
最近几天,不少美股上市公司宣布买入比特币或涉足稳定币领域。这类公告对它们的股价提振效果极强,因此市场也迅速联想起2019-2021那一波“上市公司带头冲”的行情。
资金很聪明,先押政策再押盘面——所以美股那边带了一把节奏。
🟢 其二:上海国资突然发文“学习稳定币”
更让人惊讶的是:7月10日深夜,上海市国资委官网发布一篇会议简报,主题是——“围绕加密货币与稳定币的发展趋势及应对策略”召开党委学习会。
这篇文章在7月11日凌晨0:10发布,措辞中大量出现了“发展趋势”“探索”“研究”“应对策略”等用词,并未回避加密货币话题,反而明确提出要加强对数字货币的研究探索、推动产数融合、探索区块链在跨境贸易中的应用。
东方财富网在今天早上的推送中,将这条消息列为首要利好。市场普遍理解为:这是国资系统首次明确表态“重视稳定币发展”,甚至被部分圈子解读为某种“合规试探信号”。
🕵️♂️ 我的观察与疑问
我当时看到价格异动,尤其是某E交易所的价格走势后,第一反应就是:出事了。随即翻看信息流,发现了这条“上海国资深夜发文”的推送。
我点开公众号原文,看了看配图——现场参会人数保守估计100人以上,属于系统性组织的学习会,不是小范围座谈。
但我最在意的是一个细节:为什么选择凌晨0:10发布?
我随即花了26分钟,把从1月到7月的公众号文章全部查了一遍。结果发现:
•绝大多数文章发布时间集中在17:30-21:00;
•超过22:00发布的文章极少;
•没有一篇超过23:00之后发布的。
换句话说,这篇文章是过去半年里唯一一篇深夜“破格发布”的内容。
我还仔细对比了会议现场的图片,从遮阳帘透光情况来看,显然是白天拍的照片,说明会议开在白天,稿件准备时间应该充足。
那为何这篇文章拖到半夜才发布?
•是文章内容敏感,审批层级更高?
•是故意选择低流量时段“低调上线”?
•还是这本身就是某种“政策信号测试”?
无论哪一种,都不寻常。
🪙 稳定币:美元的“阳谋延伸”
再讲讲稳定币本身。
稳定币之所以诞生,是因为中国大陆早在2017年就禁止银行为虚拟货币交易提供服务。于是,泰达公司推出了锚定1:1美元的USDT,用来解决区块链资产中的“法币出入金问题”。
最初几年,USDT体量在40亿美元左右,经常因为兑付能力被质疑而出现脱锚,最严重的一次是2018年“脱锚超10%”,导致市场信心几近崩溃。
但现在不一样了——USDT已成为现实世界最大的“美元幽灵”,一个无视国界、KYC模糊、转账秒到、几乎不可追踪的美元系统。它帮助了无数人完成跨境汇款、资产配置、灰色交易,甚至成为某些国家被踢出SWIFT系统后的“生命线”。
这也是为什么各国政府都对稳定币极其敏感。
表面上看,稳定币是区块链创新;但本质上,它是美元绕过各国监管体系、直接进入个人钱包的一种“去中心化美元”。
这背后是美元霸权的阳谋延伸:
•不用发兵,不用谈判;
•只要稳定币足够流通,全球对美元的依赖就更深一层;
•哪怕哪天不还某些人的债——也可以以“非法地区持有”为由拒绝兑回;
•最终,让稳定币的底层资产(美债)安全无虞。
🚨 稳定币,是一头灰犀牛
在中国,大量民众借助USDT等方式间接持有美元资产。而现实中:
•银行换美元流程复杂、额度限制;
•稳定币却能24小时秒到账,绕过外汇管制;
•最近因为美股和加密市场的火热,稳定币作为“入场工具”越来越广为人知。
这件事其实已经从边缘走入主流,是一个被低估的系统性灰犀牛风险。
🔒 最后提醒
稳定币未来一定会被更强监管。
•各国政府最终都希望它纳入实名制(KYC)体系;
•比如中国的数字人民币、美国的合规稳定币(如USDC);
•一定会出台各种限制政策,打击“匿名稳定币”跨境交易、洗钱、税收逃逸行为。
最终可能走向两个方向:
http://1.xn--j6w193g等地可试点合规稳定币,服务跨境贸易;
2.大陆个人不能持有或大幅收紧,但部分企业或金融机构在监管下可接触。
如果上海这次的“学习会”真的是政策转向的前奏,那么这可能是一次关键的时间节点。
关注时间点、关注信号、保持警觉。
分享至:
熱門快訊
APP下載
X
Telegram
複製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