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来看,比特币100w刀

CN
5 年前

短短一周时间,比特币从高位14000美元跌破10000美元的心理关口,不过,值得注意的主流币跌幅并没有崩盘,相对比特币的获利了结盘,主流币似乎并没有太多的资金进行砸盘,从侧面说明行情并没有结束,只是中线级别的回调而已。


其实从上一论牛市起点2016就可以看出部分端倪:



2016年8月初狂泻40%,2017年一月份狂泻30%,2017年3月底狂泻25%,2017年6月份狂泻40%,还有94监管狂泻40%。牛市尚且如此何况牛初。


其实我们应该讨论的是什么时候上车?年初许多人没有在3000美元上车的同学后悔不已,反正从年初到现在,凯撒基本每天都能听到有人咨询如何购买比特币,对于比特币的看法从质疑到接受,在本轮上涨中得到广泛的认同。


上涨共识一旦达成并不容易打破的,历史证明在上轮牛市从经历过5次中线级别调整才引来大牛市的狂欢,相信只要共识没有崩塌,短期调整属于合理范围之内,顶多跌幅40%。


讨论比特币的价格,逃不开的是比特币的前景到处如何,还是先简单回顾下银行的历史,再说比特币的前景到底在哪。


银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在很长时间内,银行的角色基本上就是个“放债人”。一帮人凑一笔钱,然后对外放债,收取利息,银行主要是私人银行其实跟现在的银行职能没有多大区别,几百年来只能还是如此。


当时国家的角色是什么呢?一旦当国家就是没钱了,向银行借钱的借债人。不过,最初没有国家的概念,国家借的债算是君主的私人债务。


虽然是君主的私人债务,但其实公私也并不分明。还不起钱了,君主就会利用国家暴力机器赖账。那问题就是,你总赖账,我总可以不借给你吧。那么,怎么才能让银行家安心把钱借给国家呢?


1688年英国的光荣革命解决了这个问题。


光荣革命之前,英国主要和荷兰打仗,争夺海上霸权。光荣革命以后,新的英国国王威廉自己就是荷兰人,英国和荷兰就不必再打仗了。


不过,接下来英国人又和法国人开打了。从威廉国王战争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七年战争、美国独立战争,一直到后来拿破仑战争打了有一百多年。


打仗就要花钱,钱从哪里来?收税,但收税总有个限度,肯定不够用。


英格兰银行就是作为解决方案应运而生的。1694年,英格兰银行建立,这家银行从一开始就是个特许企业,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向政府发放贷款。英格兰银行对外发行银行券,大家花钱购买银行券,然后银行再把钱借给政府。等于是人们通过英格兰银行购买国债。


那么,国王赖账的问题怎么解决的呢?


这就是光荣革命不同于以往其他革命的特点了。经过光荣革命以后,英国立了新规矩,若无议会许可,国王不得征税或者借债这样一来,国债就从国王私人债务转变为国家债务了。重要的是,很多议员自己都购买了国债,可以想见,议会是绝对不会同意赖账的。


你看,这样一来,大家就可以放心购买国债了。


为了让国债购买者更放心,1697年英国还特意颁布法案,毫不掩饰地赋予英格兰银行垄断权,只此一家,别无分店。


对银行家和投资者来说,这个局面还能再好吗?只许你们经营国债,有了垄断收益;百分百不赖账,风险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收入还是免税的。而国家所要求的,就是大家出钱,支持我和法国人打仗。


你想,这样的特许银行,还伴随着出现了另一项重大创新:法币——法定货币。


有了政府撑腰的特许银行,所发行的银行券,有枪杆子支持,甚至比过去的金银还要可靠。

政府乐得水顺推舟,于是便规定英格兰银行发行的银行券是法定货币,可用于缴税、偿还公私债务等等。我们现在天天使用的法币,就这样产生了。


以上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出来即使是国家使用法定货币也是一种重塑信任的过程。


有利也有弊,当国家控制了铸币权,偷偷印钞票是必然的结果,少量的通货膨胀,从国家大体量来说是可以接受的,问题是从凯恩斯主义开始,国家对印钞的热情不断升高,事实上当时在拿破仑战争中,英国政府就通过让法币贬值,搞通货膨胀,收了一大笔钱,用来作为战争费用。



可以对比一下法国。法国国王当时还靠传统方式借钱,后来钱也借不来,只好召开三级会议,要收税。结果,就天怒人怨,法国大革命爆发了。


而英国后来之所以打赢拿破仑战争,和英国财力更雄厚,也有很大关系。打仗肯定要花钱


问题是钱怎么个来法。


要么就是英国模式,通过中央银行、通过发行法币,甚至偷偷摸摸的搞点通货膨胀,让国家融资去打仗;要么就是法国模式,硬生生去征税,激化社会矛盾,国家融资能力还不足,还很可能吃了败仗。


历史已经证明了,前者要优于后者。


通货膨胀固然不好,但是它也比直接征税要好,老百姓没有那么强烈的被剥夺感。更重要的是,国家有可能通过一种机制寅吃卯粮,说白了就是大规模负债,花未来的钱,瞬间大规模聚集资源,赢得战争,然后再靠战争红利来还债。这就是所谓的英格兰银行的模式。


那我们前面的苏格兰模式的银行,是怎么回事呢?


当时相比英格兰,苏格兰很穷,所以它没有帮助国家筹款的任务。苏格兰人要做的,就是保持不独立,继续成为英国的一部分。这样,苏格兰既不必和英格兰打仗,也不会受到其他国家的侵略,所以就诞生了自由放任的银行政策。


在这种政策下,苏格兰银行的很多金融创新,成为了现代银行业务的起源,包括计息存款、同业结算、信贷额度、分行体系等等。今天我们看到的活跃在市场里的银行,在血统上可以算是苏格兰式银行的后辈。


但是我们也不能忘了,所有的银行背后,英格兰式的银行——也就是中央银行制度,仍然是一个更庞大,更基础的存在。


有句话说得好,“没有国家,无以成银行;没有银行,无以成国家”。中央银行实际上是现代国家制度演化成熟中的重要一环。没有中央银行和法币这些融资工具,能够瞬间筹集资本,现代国家很难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存活下来。


所以,货币绝不是仅有经济意义,必然带有强烈的政治性。在平时,自由的市场一片繁荣,但是就像当年的苏格兰一样,它必须有一个像英格兰这样强大的外部保护者,不用为安全付费,才能够安然享用自由。


一旦国家要独自面对竞争激烈的外部世界,政治必然就是金融的主人。


凯撒从来不认为比特币能够取代法币,因为不现实,当金融危险到政治,必然会遭到打压,作为去中心化的比特币更适合作为数字资产,对冲金融局势变化和通货膨胀的保值资产。


正如前段有人说了一句话:除非央行不印钞,否则比特币永远不会归零。


即是一场政治博弈也是金融博弈,并不是说比特币上涨的潜力有多大,只是映衬了现有银行的窘迫,后续乏力。


长期来看,比特币100w刀。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

Bybit: $50注册体验金,$30000储值体验金
廣告
分享至:
APP下載

X

Telegram

Facebook

Reddit

複製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