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ke Transfers Fast as Lightning
作者:Kento Uchida.HackerNoon专栏作家,数字货币爱好者、自由职业人。
编译:Ableson
原文:《The Staking Era is Coming our Way》.
https://hackernoon.com/staking-era-is-coming-our-way-6f7534d90e28
Staking经济是什么?
Staking是由Stake这个词衍生而来的。
图1:Stake在英文中本意是支持的木棍;对于PoS而言,Staking不也是支持其生态的木棍吗?
Stake含有这样一个意思:即在一个生意或一家公司中投入的钱,以及对应的价值和权益。通俗地说,你持有一家公司的股权,就是你在这家公司中的一种stake。
那么Staking的意思自然得以引申,它是一个名词,表示了stake活动的抽象概念。
在区块链的语境下,Staking通常指代对于PoS/DPoS共识机制而言,持币人通过向系统抵押代币,以获取铸币权或其他维护系统的权利,同时获得代币回报的行为。实际上,Staking一般隐含抵押(collateral)之意,即持币者在参与Staking活动时需要为自身行为作出承诺,对应代价则是被抵押的代币的所有权。
Staking是一种十分新颖的经济合作机制。有人说,Staking和公司制中的股权类似,股东付出资金获取股权,为公司发展作出不同形式的贡献、并获得分红的收益。当代币持有者stake代币时,确实也需要先获得这些代币(一般是购买初始的份额),方可承担维护系统的职能,最终获得新发行的代币或交易手续费收入。从这一点来说,Staking确实和股份制有类似之处,但是这种说法忽略了Staking经济中最有吸引力的部分--参与感。
Staking经济的活力源泉,来自于持币人的参与感,随带付出并沉淀在项目中的无形价值。我们常说区块链改变了人类的协作制度,提供了一种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去中心化协作模式,因而成为具有伟大前景的技术概念。因此,区块链技术的价值并不在于技术参数有多么牛逼,而是这项技术的精髓是对协作方式的影响和重塑。
在经历了长达5年之久的公链技术探索后,我们终于看到了Staking经济这个概念的崛起,这是有强烈的时代意义的。其原因在于,Staking经济标志着市场终于开始重新强调对协作方式的理解和探索,这是一个触及区块链技术灵魂的维度,意义不可谓不重大。
Staking经济的火爆来源于PoS类项目的集中爆发
那么又为何Staking经济在19年上半年这一个时间点进入人们的视线?
自从17年末、18年初的大牛市过后,整个18年到19年的过程见证了一个在震荡中缓慢冷却的市场环境。但是,我们还是可以看到有一大波17-18年间发起的PoS项目陆续进入上线的节奏;对于一些18年初或更早已经上线的项目,也在运营了一年左右的时间,进入了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
图2:Tezos是一个现象级的ICO
这其中的代表项目就是Tezos。Tezos在2015年众筹阶段,就以2.3亿美元的融资额登顶史上最大ICO项目,因而被市场寄予厚望。
Tezos的特点在于,它被宣传是一个可以自我修复、自我迭代、自我进化的区块链。项目采用了类似模块化的技术架构,主链协议的代码及其背后的算法都可以被选择性替代,并且升级过程简单清晰。
Tezos采用DPoS共识机制,并引入一种随机验证系统。持有XTZ(Tezos原生代币)的持币者通过stake一定数量的代币,即可成为烘焙节点(Baker)。Tezos主网的区块由烘焙节点随机滚动产生。
更有意思的是,如果您不愿意直接参与烘焙,也可以把持有的XTZ委托给其他人进行烘焙。并且,这种委托不涉及私钥的移动,技术上可以保证持币人的资产安全性。
作为明星项目,Tezos连同EOS在去年直接推动了一波PoS/DPoS项目的热潮。同时,最近市场上已经少见纯PoW项目上线了(可能只有BCH还在吸引市场的注意力)。这也解释了Staking经济逐渐火热的根本原因-市场已经不那么热衷于真枪真刀的算力争夺,还是更为和平、充满协作性的节点竞选和抵押挖矿更能让参与者感兴趣,毕竟这是参与者共赢的舞台。
Staking经济的灵魂
代币抵押制度是Staking经济的灵魂。
Staking机制毫无疑问是一个项目方与持币人双赢的设计,至少它的理念基础是这样的。
对于项目方生态而言,Staking吸引了持币人锁定一部分代币,参与挖矿并获取收益。项目本身(或者说公链本身)需要有力量来维护,保证主链的稳定运行,避免出现腐败和作弊的现象。
这其中蕴含非常巧妙的逻辑:Staking机制普遍要求持币人抵押(collateral)代币,这就提供了一种简单而有效地约束。比特币PoW机制的哈希算力挖矿就是一种约束,但那种约束太昂贵了;相比之下,Staking可以利用持币人对失去财产的恐惧,让他们在抵押期间总是倾向于采取『正确的行动』。
图3:抵押制度是Staking的灵魂:对失去资产的恐惧,是一股强大的约束力量,正如房屋抵押贷款一样,一旦你不能还款,你就失去你的房子。
这是Staking的灵魂。如果您还不能理解这其中的奥义,我们可以用一个更简单的方式总结:
1)PoW利用人们对利益的渴望,引导矿工自发地投入算力竞争系统增发的收益,实现了系统的安全性。
2)PoS/DPoS的Staking机制利用人们对损失的恐惧,引导参与者自发地采取『正确的行动』;否则,损失的是当事人自己。
更重要的是,当系统的规模发展得非常庞大时,PoW消耗的资源会同比例地上升。这是很恐怖的,因为比特币巨大的能源要求,世界上容纳不下第二个比特币了。而Staking以温和的方式消耗资源,也足以维护相当大规模的区块链网络。
你可以关注的Staking实践
为什么要关注采取Staking机制的项目?
在熊市中,相比于单纯地持有,不如去抵押代币获取收益。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后者可以获得巨大的累计回报。作为参与者,您不仅可以保证持有的资产不被增发量稀释,又可以深入了解所参与项目的社区生态。具有活跃生态的PoS/DPoS项目,是值得持续参与,并坚持到下一轮牛市的。
因此,我推荐值得关注的Staking项目,他们再各自的领域中都是较为典型的,可以供投资者和社区爱好者研究。
-NEO:
NEO是一类特殊的DPoS,我觉得非常有典型意义。
第一,NEO采用的是dBFT公式机制,这是有别于传统的PoS/DPoS的。BFT是一种基于拜占庭容错的共识机制,具有permission的特征(也就是说,参与该公式的节点需要对彼此有信任度要求)。但是,NEO通过投票选举的方式,选择出了可以互相信任的节点参与拜占庭容错的共识,因此这实际上是一种DPoS的变种,他们具有相同的精神内核。
其次,NEO是少数采取双层代币模型的项目。你抵押NEO挖矿,可以获得GAS;而作为次级代币的GAS同样能够给参与者带来相当丰厚的回报。
-以太坊和QuarkChain:
之所以一起提及这两个项目,是因为他们都着眼于PoW和PoS是否能够共存或者相互切换的问题。
以太坊一直有从PoW向PoS过度的技术方向,这是两年前就已经提出来的。很多人似乎认为以太坊已经过气了,但我反而建议大家要关注以太坊,因为以太坊仍然聚集了最优秀的开发者,同时向PoS的转型如果能够获得成功,也会给以太坊的性能和生态带来巨大的变革。
QuarkChain则是在探索一种 PoW和PoS的混合机制,你可以理解为经过PoS权重调整的PoW:即矿工在提供哈希算力挖矿的时候,必须抵押同比例与其算力比例的代币。这意味着,任何想要攻击主网的恶意人,既要有足够算力发起一次51%攻击,又要接受损失所抵押的巨额代币--这显然是不太可能的。
-LBTC:
LBTC特殊在作为比特币协议的一个变种,他们探索了是否可以将传统而稳定的UTXO机制与DPoS结合的路线。
目前看来这种技术方案是很稳定的,值得关注的点是如果LBTC也完善了Staking生态,会给这样一个主打支付功能的网络(你可以理解为一个Lite Version of Bitcoin)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LivePeer:
这个项目值得关注,是因为它目前的收益还是很高,这对于Staking经济的实践来说,是一个很强的刺激。
LivePeer是一个专门针对利用闲置资源进行图形解码的平台,他是基于以太坊的,因而获得了一定的用户体量。
LivePeer的生态系统比较复杂,这里也不做叙述。它是一个Web3的媒体层,是一个潜在的CDN网络,我认为这很有趣。作为我们列举的唯一一个有明确应用导向的项目,您可以研究一下LivePeer是如何把节点的力量汇聚起来。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