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全球市场继续消化美国新贸易壁垒的前景,欧洲和亚洲的中央银行官员警告说,它们在债券市场上造成的波动可能会暴露出另一个隐藏的风险。
类似于2008年雷曼兄弟的崩溃,这次事件引发了6000亿美元的货币市场基金挤兑,迫使商业票据出售,并冻结了全球信贷市场,一些中央银行官员认为,稳定币的挤兑可能会引发更大规模、瞬时的美国国债抛售。
虽然只有时间才能证明如此大规模的传染是否会再次发生,但一些最近的事件已经显示出这可能是什么样子。
例如,唐纳德·特朗普的关税威胁并不是针对加密货币的;然而,它们造成的冲击波可能无意中对数字美元经济造成了比任何人预期的更大的打击。美国总统在10月10日威胁对中国征收新的100%关税,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几乎抹去了200亿美元的加密市场价值。
另一个相关的压力事件是2023年3月USDC在硅谷银行倒闭后脱钩,当时对储备访问的不确定性使得该代币的价格低至0.88美元。该事件仍然是现实金融冲击如何触发即使是最大的法币支持稳定币的突然赎回的一个例子。
国债抛售?
随着大多数稳定币成为加密货币中的最新热门趋势,许多主要稳定币与美元挂钩,一些人警告说,另一次全球传染的风险可能是真实存在的。
荷兰国家银行(DNB)行长奥拉夫·斯莱彭(Olaf Sleijpen)是26名欧洲中央银行决策成员之一,他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美元挂钩代币的挤兑可能会引发美国国债的抛售,并迫使中央银行完全重新考虑其货币政策。
如果关税推高收益率并降低流动性,这就是对贸易冲击的经典反应,国债在最需要的时候变得不那么稳定。“如果稳定币不那么稳定,”斯莱彭警告说,“你可能会陷入一个需要快速出售基础资产的情况。”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理事斯蒂芬·米兰(Stephen Miran)似乎预先反驳了这一说法,他表示,稳定币是一种“创新[被]一些人不公平地视为贱民,但稳定币现在已成为金融格局中一个成熟且快速增长的部分。”
最近的DNB报告强调,尽管“稳定币市场正处于火箭轨迹上”,可能在三年内达到2万亿美元,但由于其“爆炸性增长和Tether与Circle控制80%的集中度”,其“光鲜外表下潜藏着巨大的风险”。
“快速扩张伴随着附加条件,”报告补充道,指出“像在硅谷银行倒闭后那样的大规模赎回风险,可能会引发美国国债的抛售,给加密交易所带来压力,并在欧洲金融机构中产生涟漪效应。”
米兰拒绝了这一观点,表示,“因为GENIUS法案支付稳定币不提供收益且不受联邦存款保险的支持,我认为资金大规模逃离国内银行系统的前景不大。”
其他金融机构也提出了类似的担忧。国际清算银行(BIS)和澳大利亚储备银行(RBA)一致认为,全球经济压力增加了稳定币在国外的使用,同时侵蚀了支持它们的资产的价值和流动性。
在2025年6月的报告中,国际清算银行(BIS)表示:“对稳定币的信心丧失可能导致大规模和突然的赎回,可能会扰乱全球最重要的政府债券市场。”
特朗普的关税威胁加剧了这种压力。在一个跨境贸易变得更加波动的全球化经济中,与美元挂钩的代币变得更加吸引人,同时也更加脆弱,造成的压力可能会使3100亿美元的稳定币行业比监管机构准备的更快地进入全球系统性相关性,澳大利亚储备银行(RBA)和BIS一致认为。
RBA在10月的报告中指出,稳定币的交易量在截至2025年6月的12个月内增长了超过50%,并警告这种增长所代表的风险。报告补充道:“行业对增长的预测范围从2028年的5000亿美元到2035年的4万亿美元。”
BIS表示,几项行业预测将市场规模预计在2030年达到2万亿到3万亿美元,这一规模下“即使是适度的赎回冲击也可能与2020年3月出现的国债市场压力事件相媲美。”
澳大利亚中央银行同意斯莱彭的观点,表示:“对稳定币的情绪突然下降可能会引发资产抛售,可能会溢出到回购和其他核心美国融资市场。”
比银行更安全
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并触发抛售,GENIUS法案确保美国政府将不得不以数百亿美元的规模救助稳定币发行者及其持有者。
然而,Coinbase首席政策官法里亚尔·希尔扎德(Faryar Shirzad)在观点中表示,“全额储备支持使稳定币比银行更安全”,而且它们的“更广泛采用实际上增强了稳定性。”
他进一步解释道:“银行向个人和企业提供长期、通常是高风险的贷款,这使它们面临信用和流动性风险。相比之下,稳定币发行者通常持有短期政府债券,这几乎是无风险且流动性极高的。”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