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积极拥抱Web3、构建数字资产中心的背景下,打击虚拟资产相关的洗钱行为成为监管机构的首要任务。2025年11月17日,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SFC)发布一份重要通函,敦促持牌法团及虚拟资产交易平台务必对显示分层交易活动迹象的可疑资金转移保持警觉,以预防洗钱行为。这不仅是SFC对不法分子利用持牌机构进行洗钱活动趋势上升的回应,更是其与香港警务处等机构深度合作,通过“24/7止付”机制,全面提升对虚拟资产犯罪侦测与防范能力的体现。
一、SFC重拳出击:严防虚拟资产“分层洗钱”
香港证监会此次发布的通函,直指虚拟资产领域日益猖獗的“分层洗钱”行为。
洗钱新趋势: 证监会在通函中指出,不法分子利用持牌机构进行分层交易活动有持续上升的趋势,部分人士试图通过掩饰非法资金的来源及去向,将涉及欺骗和诈骗案件的非法所得进行清洗。
分层交易预警迹象: 分层交易活动的常见预警迹象涉及一连串可疑行为,包括频繁、迅速及有组织地将资金存入客户户口,并随即以资金或虚拟资产的形式提取。
严格标准重申: 证监会在通函中重申其对持牌机构侦测及预防分层交易活动所要求的严格标准,强调持牌机构(尤其是其高层)必须保障其营运以至香港金融体系的诚信。
二、监管与执法联动:“24/7止付”机制显成效
面对持牌机构被利用进行洗钱的上升趋势所带来的风险,证监会已加强与香港警务处(包括反诈骗协调中心联合财富情报组)及广大持牌机构的合作。
公私营协作: 这体现了监管机构与执法部门以及行业主体之间紧密的“公私营协作”模式。
“24/7止付”机制: 自2025年9月起,各持牌机构已同意配合反诈骗协调中心的“24/7止付”机制,以加快拦截犯罪得益及追回相关资金。
显著成效: 在两个月内,流入持牌机构并确认涉及诈骗和诈骗的犯罪得益目标,约有三分之一被成功拦截,显示了该机制的显著成效。
网络研讨会加强培训: 为促进持牌机构遵守其打击洗钱及恐怖分子资金行为的规定,证监会于今天举办了一次网络研讨会,向持牌机构阐述有关调查钱香港证券及虚拟资产市场的最新观察所得及相关监管对策。
三、香港Web3市场:合规化进程加速,国际银行入局
在SFC严防洗钱的同时,香港的Web3市场也在合规化进程中加速发展,吸引了国际银行巨头入局。
AMINA银行获牌: 11月18日消息,瑞士加密银行AMINA(香港)有限公司获香港证监会(SFC)Type 1牌照提升,成为首家国际银行集团在香港向专业投资者提供加密现货交易与资产保管。服务覆盖24/7交易、托管、加密资产充提至白名单地址,初期支持13种加密资产(含BTC、ETH、USDC、USDT及主流DeFi代币),并采用SOC 1/2 Type 2级别基础设施。AMINA称后续将扩展至私募基金管理、结构化产品、衍生品及RWA代币化等,面向机构、企业与高净值客户。
打击无牌平台: 11月15日,香港证监会已将一家名为“HKTWeb3”的虚拟资产交易平台列入可疑虚拟资产交易平台警示名单,并指出该平台并未获得香港证监会牌照。这表明SFC在推动合规化的同时,也持续打击无牌经营行为。
四、监管的挑战与未来展望
SFC的此次通函,是对持牌机构打击洗钱及恐怖分子资金履行规定的合规情况的持续监察。
果断的监管或执法行动: 证监会继续监察持牌机构对相关打击洗钱及恐怖分子资金履行规定的合规情况,并对未履行相关法律及监管责任的持牌机构采取果断的监管或执法行动。
提升警惕性: 叶志衡博士强调,持牌机构(尤其是其高层)必须保持高度警觉是分层交易活动的关键,这些活动本可有效且严格的打击洗钱及恐怖分子资金行为的管控措施得以预防。持牌机构应提升对可疑交易预警的警惕性,并定期评估机构内部监控措施的健全性和有效性。
结语:
香港证监会发布通函,敦促持牌机构警惕虚拟资产“分层洗钱”活动,并与警方联动“24/7止付”机制,标志着香港在打击虚拟资产犯罪方面迈出了坚实一步。在Web3时代,安全与合规是虚拟资产健康发展的基石。香港正通过其严格的监管框架、公私营协作模式以及不断升级的执法能力,致力于构建一个安全、透明、可信的数字资产市场,让加密犯罪无处遁形。
相关推荐阅读:HKTWeb3被列入警示名单!香港证监会:无牌平台冒充持牌机构
原文: 《 香港证监会重拳出击:严防虚拟资产“分层洗钱”,与警方联动止付 》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