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周期的秘密: 公链、交易所、稳定币三维结构融合,基础设施牛市已悄然开启

CN
7 小時前

在动荡的加密世界里,什么才是真正能穿越周期的资产?过去一年,市场经历了剧烈的流动性收缩、监管重构与叙事更替:从 Meme 币狂潮到 Layer2 混战,从 FTX 余震到各国监管落地,短线故事此起彼伏,却难以构建可持续的信任体系。资本正在重新寻找“结构性安全”的方向。


经历了一轮又一轮投机与重置后,市场逐渐意识到:能长期存活的,不是那些一时爆火的概念,而是能够提供底层支撑的“基础设施”。公链、交易所与稳定币——这三条主线,几乎贯穿了过去十年的行业演化,也构成了未来十年的竞争起点。它们不仅是资本回流的三大主线,更代表了加密经济最核心的三种底层能力:计算、流动性与信用。


换句话说,如果说上一轮牛市靠“叙事造财富”,那下一轮周期,将由“结构造确定性”决定。


公链的竞争,已经从“谁的 TPS 更高”变成了“谁能构建持久的经济系统”。以ETH依然是行业共识的核心——不仅因为其生态稳固,更因为它已成为各类创新协议的结算底层。从 Lido 的质押衍生、Uniswap 的流动性聚合,到 Layer-2 的模块化扩展,以太坊的经济重力几乎覆盖整个链上金融系统。


然而,新周期下的公链不再只是以太坊一家独大。以 BSC、 X layer这样的大型交易所背后自有公链,以及 GATE Layer 等新兴二层网络,正在以更灵活的方式争夺开发者与资金的注意力。BNB Chain 作为 Binance 的自建链,以“用户触达+社区效益”为核心,其每日活跃用户达百万级别。OKX 的 X Layer 则从 2025 年 8 月起完成了 PP 升级,宣称吞吐量提升至 5,000 TPS。Gate Layer 则主打“交易与流动性原生支持”的架构逻辑——这种模式与 BNB Chain 的“生态反哺交易所”、Blast 的“收益绑定机制”类似,都是在尝试解决以太坊主网与用户体验之间的落差。


从投资角度看,这一轮公链竞争呈现出“主链稳定、二层创新”的格局。ETH 作为长期锚定资产仍具稳健性,而 BSC Chain、X Layer、Gate Layer 等二层或自有链则更像风险偏高但潜在回报巨大的“成长股”。行业内的共识正在形成:真正能穿越周期的公链,不仅要技术强,更要能让资本、应用与开发者同时留下来。


如果公链是底层操作系统,那么交易所就是整个加密经济的“中央银行”。在经历过 FTX 的崩塌与 Bybit 安全事件后,市场重新认识到——流动性并非天生存在,而是被信任与结构造出来的。


目前的格局清晰:Binance 依然是体量之王,OKX 借助透明储备金与 Web3 产品矩阵实现扩张,而 Gate 近年的策略则代表了另一种思路——在全球化布局与透明化经营之间寻找平衡。其连续发布的储备金审计、零知识证明验证机制,使得“资产安全”成为品牌的长期资产。这与 Coinbase 依托监管背书的模式形成对照,也让交易所的竞争从“上币速度”转向“信任逻辑”。


与此同时,新兴的链上交易模式Perp DEX也在蚕食一部分流动性。像 Aster、Hyperliquid、ADEN 等去中心化衍生品平台,以算法撮合与链上结算为核心卖点。它们的存在,并非要取代中心化交易所,而是构建一种“平行流动性层”。从 Gate 的 Perp DEX 到 dYdX V4,行业正在形成一种新的混合格局——中心化管理资金安全,去中心化保障交易透明。


如果说比特币是这个体系的“储值核心”,那么稳定币就是它的“流动血液”。稳定币的渗透速度,正在远超多数人的想象。2025 年以来,USDT 与 USDC 的流通总量已突破 1800 亿美元,而合规型新进入者如 FDUSD、PYUSD 也在快速扩张。


更有意思的是,一些平台正在尝试让稳定币承担更多职能。例如 GUSD,定位为“生态内结算与跨链清算”的基础稳定资产,走的是更接近“功能型货币”的路线——这与 Circle 的合规导向、Tether 的市场导向形成了鲜明对比。


强者恒强。稳定币市场同样在经历洗牌:弱势项目因储备不透明或资产支持不足被淘汰,而头部发行方正在从“资金池”进化为“清算网络”。换句话说,稳定币的竞争不再是“谁锚得更稳”,而是谁能建立更高效、更合规的跨境结算结构。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 MiCA、VARA、FSA 等全球监管框架逐步落地,未来的稳定币生态将高度集中化——真正能穿越周期的,不是新奇的算法模型,而是有审计、有流动性、有场景的稳定货币。


加密行业的一个底层逻辑:技术创新可以造浪,但唯有结构稳固,才能穿越浪潮。


公链代表算力与生态的结构;交易所代表流动性与信任的结构;稳定币代表信用与结算的结构。这三者交织出的新秩序,正是整个加密金融体系“去泡沫化”的方向。


过去几年,行业靠叙事推动增长——谁讲出新的故事,资金就流向哪里;而下一个阶段,资本更可能追求“谁能兑现结构的确定性”。


当 Gate Layer、Bsc Chain、X layer 在构建底层,当 Binance、OKX、Gate 等交易所重新定义安全与透明,当 USDT、GUSD、USDC 的稳定币网络成为全球清算基础设施时,加密行业或许正迎来它真正意义上的“基础设施牛市”。


真正能穿越周期的,不是喊出口号的项目,而是那些用时间与结构,证明自己能长期留在牌桌上的玩家。


相关推荐:观点:稳定币值得更好的基础设施,而它们终于等到了


原文: 《 穿越周期的秘密: 公链、交易所、稳定币三维结构融合,基础设施牛市已悄然开启 》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

分享至:
APP下載

X

Telegram

Facebook

Reddit

複製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