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FinTax
近日,印度税务部门正在调查超过400名在币安(Binance)上交易的高净值个人,他们涉嫌逃避印度对2022-23年至2024-25年间加密货币交易征收的高额税款。印度对加密货币交易者征收1%的预扣税和30%的利润税,有效税率可能高达42.7%,高额的税率或成为这一群体逃税的动机之一。此次调查源于币安在印度的一系列动态:币安在支付225万美元罚款并向金融情报部门(FIU)注册为「报告实体」后,于2024年8月重新进入印度市场。这使得币安能够与印度政府共享涉嫌逃税者的信息。此外,调查还涵盖了通过印度国内银行账户或Google Pay结算的点对点(P2P)支付。据当地消息人士透露,各城市税务部门已被要求在2025年10月17日前报告其调查行动。
本次调查由印度中央直接税委员会(CBDT)发起,对2022至2023财年、2024至2025财年部分币安用户的交易记录、结算细节和钱包流动情况,以及币安P2P交易中通过印度本地银行账户或第三方支付应用进行的结算进行审查。若这些交易者被发现未能履行必要的申报义务,可能会触发重新评估程序,根据印度《所得税法》第270A条被处以罚款。如果从外国平台或钱包取得加密货币而未恰当履行披露义务,可能会根据印度《黑钱法》受到处罚。
至于触发调查的币安用户的逃税事件是如何发生,又是如何被发现,还得将目光投向印度的加密税制和监管体系——当地高昂的加密货币税率、严苛的税务报告要求、存在漏洞的加密监管体系,为用户们创造了逃税的动机和空间,而越来越畅通的交易信息共享渠道为印度税务部门追踪这些逃税行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1. 印度加密税制梳理
1.1 概述
自2022年以来,印度根据其《所得税法》将加密货币归类为虚拟数字资产(Virtual Digital Assets, VDAs),实行严格的税收制度:源头扣除税和加密税是加密货币涉及的主要税种,其中1%的源头扣除税(TDS)适用于每笔加密货币转让,30%的固定税率适用于加密资本利得,并叠加附加税、附加费。综合计算后,高净值交易人士负担的实际税率可能高达42%。
1.2 源头扣除税
根据印度《所得税法》,对于加密货币的转让,交易者需要支付1%的源头扣除税(Tax Deducted at Source,TDS)。如果转让交易在印度交易所进行,TDS将由交易所扣除并缴纳给税务部门;如果交易发生在P2P平台或海外交易所,买方负有扣除TDS的义务。若交易属于加密货币互换的交易,将分别对买卖双方各征收1%TDS。除此之外,部分转让行为可免除TDS,如在自己的钱包之间转移加密货币、收到价值低于RS50,000的加密货币赠与、收到来自直系亲属的任意金额的加密货币赠与等。
1.3 加密税
除源头扣除税外,印度还对通过交易加密货币获得的利润征收30%的加密税,不允许扣除成本以外的任何支出,也不允许亏损冲抵(《所得税法》§115BBH)。加密税具体涉及的交易场景有:将加密货币出售为印度RS或其他法定货币;使用加密货币进行加密交易,包括稳定币;使用加密货币支付商品和服务;等。但在有些情况下,加密货币交易所得会被税务部门视为其他收入,按等级征收个人所得税而非加密税,比如收到加密货币赠与、加密货币挖矿、以加密货币支付工资、质押奖励、空投等。如果此后对这些加密货币再进行出售、交易或使用,则可能需要为由此获得的利润支付30%的加密税。
2. 印度加密税务监管动态
2.1 监管机构
当前,印度并未就加密监管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而是依靠现有的机构体系,由印度央行(RBI)、证监会(SEBI)、财政部下设的税务局和金融情报机构(FIU)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实施监管。印度央行和证监会分别就支付体系与证券化代币对加密货币保持关注,FIU主要负责反洗钱和报告义务,而税务局(主要是直接税中央委员会,CBDT)则负责加密货币有关的税务。
2.2 监管趋势与动态
近年来,印度的加密税收监管经历了从严格限制到逐步调整的演变过程。早期,RBI对加密货币持高度谨慎态度,曾于2013年发布公告警告投机风险;2018年,RBI禁止银行与加密企业进行交易,试图通过金融手段限制市场发展。然而,这一禁令遭到行业机构和市场参与者的强烈反对,终于2020年被印度最高法院裁定违宪。
2022年,印度发布的财政预算案首次将加密货币及其他虚拟资产纳入了法律监管范畴,确立了一系列加密税收政策,包括前文所述的TDS和加密税,这一税收制度的初步确立为行业提供了合规依据。2025年,新财政预算案的出台进一步加强了加密税收申报和信息披露方面的监管,虽并未对现行税收体系进行根本性改革,但对加密市场参与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财政预算案在《所得税法》中新增了285BAA条款,该法案进一步扩大了监管范围,要求特定机构按规定时限报告加密交易;进一步扩充了VDA的定义,将所有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加密资产纳入征税范畴;对未申报的VDA实施更严格的处罚措施,将其归类为「未申报收入」,并处以至高达70%的罚款,而不提供任何豁免或减免政策。简言之,2025年的税制改革延续了既有VDA税制,并进一步加强了跨主体的信息共享。相关规定将于2026年4月正式生效。
除了税法方面的政策调整,印度政府在反洗钱法框架下也逐步完善规则,允许全球加密货币交易所在本地注册后开展业务,并将其置于反洗钱(AML)和反恐融资(CFT)规范的约束之下。2023年3月7日,印度财政部发布公告明确,VDA兑换、转移、发行或销售等相关活动已被纳入《反洗钱法》(PMLA, the Prevention of Money Laundering Act,2002)的规制框架中,根据该法,在印度(包括离岸和在岸)运营并从事加密货币业务的服务提供商 (VDA SP) 必须在FIU注册为报告实体,并遵守《反洗钱法》规定的,包含报告、记录保存在内的一系列法定义务。2023年底,币安曾与其他八家交易所一同被禁止在印度运营,缘由便是被FIU指控未遵守《反洗钱法》的规定。在支付了225万美元的罚款并在FIU注册为「报告实体」后,币安于2024年8月才重新进入印度市场。
3. 事件总结:高额税负或成逃税动因
在印度现行加密税制之下,加密货币交易者可能需要因加密资产交易、转让等行为缴纳1%的TDS和30%的加密税(以及附加税、附加费),这样高昂的税率迫使许多高净值交易者随之转向币安等离岸平台,试图利用税务机关的监管漏洞隐瞒加密货币利润,逃避纳税。然而,本次印度税务部门的大规模调查活动揭示着此类逃税空间未来将逐渐缩小。事实上,早在2025年6月,印度税务部门便曾向从事加密交易而未依法报税的数千名违规者发送提醒邮件,要求其及时修正报税。此外,币安在印度金融情报机构(FIU)的注册也为税务部门监管提供便利:基于PMLA的要求,币安作为FIU报告实体,需要建立客户尽职调查与记录流程、完善内控程序、履行可疑交易报告义务,并与税务部门分享涉嫌逃税者的相关信息。
不过,从另一个方面看,来自币安的信息共享为印度税务部门追踪之前隐藏的钱包和交易打开了方便之门,使其能够有效地追踪和打击逃税活动。这也意味着在以头部交易所代表的加密企业合规浪潮下,加密资产逃税乃至洗钱问题都将面临更大的暴露风险,如何以合规方式守护自己的加密财富,或将成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投资者的关注焦点。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