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新片《代码即法律》探讨了加密黑客背后的道德困境

CN
14 小時前

“对他们而言,‘市场’自由运作、政府‘邪恶’被击败的世界,就是完美的自由世界。”——Lawrence Lessig,《Code: Version 2.0》


最近,我有机会提前观看了James Craig即将上映的纪录片《代码即法律》。该片将于10月21日在Apple TV+、Amazon Prime Video和YouTube Movies首映,讲述了两个既独立又相关的加密黑客故事:涉事人员与作案者的精神信条。


影片立场鲜明,但这一问题值得更深入探讨。如果代码不是法律,那它是否应当成为法律?


2014年Mt.Gox黑客事件是《代码即法律》中探讨的首个黑客案例,而DAO黑客事件或许是加密历史上最著名的一起。DAO是第一个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并因此成为该领域的代名词。2016年,在以太坊尚处于初期阶段时,这是首批获得关注的去中心化应用之一。


故事以创始人Griff Green的视角展开,描述去中心化治理的初步实践如何崛起,募集1.6亿,随后却瞬间遭遇毁灭性黑客攻击。


影片以人性视角切入,呈现当时盛行的辩论。当攻击者利用智能合约的内部逻辑,从合约中获取超出创建者意愿的代币时,这种行为是否错误?攻击者是否应受到法律或其他方面的谴责,抑或这只是公平竞争?


这一循环在2020年代初再次上演,影片还分析了一起鲜为人知的Indexed Finance黑客事件。据称,该漏洞由名为Umbril Upsilon和Zeta Zeros的攻击者实施,最终被确认是少年Andean Medjedovic。


影片将Medjedovic作为“代码即法律”理念的代表。他的世界观被描绘为幼稚、无政府主义且冷酷无情。“只要我能拿到,那就是我的权利。”


在影片中,这种观点仅凭道德直觉支撑,缺乏原则性基础,仅以同义反复进行辩护。没有任何倡导者对为何代码应成为法律给出规范性理由,但这种哲学背后必然存在超越道德主义的工具性基础。


“代码即法律”这一说法通常归功于学者Lawrence Lessig。他1999年出版的《Code: And Other Laws of Cyberspace》一书的第一章名为“代码即法律”,将当时东欧的权力真空与互联网进行了类比(有人应该关注一下那里的情况)。


人们总是在边疆寻找自由。这是因为社会本质上是为遏制个人欲望、服务于掌权者优先事项而组织暴力的结构。通常,这至少具有一定的亲社会属性:警察作为暴力的垄断者,让我们可以在Walgreens购买除臭剂而无需摇铃叫店员。但这并未改变其本质。


在这些尚未建立社会结构的边疆,强者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自身力量支配他人。对那些渴望如此生活或持有异端观点并希望远离传统道德监督的人来说,这就是自由。


自由的道德根源由此显现。自由并非可凭空获得的积极特质,而是消极因素的缺失。只要各种约束被解除,自由就会随之增加。因此,对特立独行者和反社会者而言,1999年网络空间或2016年去中心化金融中完全缺乏政府权威的状态或许是理想的。


他们如今成为“代码即法律”理念的倡导者,认为减少限制能够为自己带来不对等的优势。由于他们倾向于从事被社会谴责的活动,社会良知的削弱对他们更为有利。


但Lessig的观点恰恰相反:


在这种框架下,代码不一定意味着消极约束的解除,而只是另一种形式的监管。它以不同方式体现限制,与其他任何约束形式面临同样的问题。


但有两个核心问题,即使在Lessig宽泛的定义下,也阻碍了代码成为有效法律。


第一点,正如Craig的影片所强调的,要构建足够健壮、能在各种情境下规范人类行为的代码极为困难。问题在于代码的逻辑刚性与人类行为的流动性之间的矛盾。


如果开发者部署了不可更改的合约,一旦被发现漏洞,参与者由于缺乏法律框架的支持,将无法继续使用整个系统。而指望开发者写出完美代码并不现实。人类(即通过法律)执行灵活的规则,往往比开发者事先预见所有潜在风险并用代码防范来得更容易、更高效。


这种灵活的权威让自由意志主义者感到不适,因为自由裁量权本质上是一种权力。


如果曾经遭遇执法不公,就能理解这种权力可能被滥用的情形。但现实情况是,目前尚无任何刚性系统能够像灵活系统一样高效运作。也许未来,计算机通过大语言模型或其他人工智能能够实现同等有效的自由裁量,但目前,代码作为法律的效果仍不理想。


但“代码即法律”理念的第二个问题则更为致命。虽然这里描述的监管模型是为权威需求而产生的“反应型”系统,但一些政治学家——现实主义者——却持相反观点。


权威是个体和群体间暴力差异的产物。这种暴力差异催生了强者对弱者的强制,制定规则。而代码虽然可以在自身逻辑内设定规则,却无法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对暴力的垄断。


无论是否承认,软件由开发者部署,社区为特定目的而使用。当黑客出于相反目的利用软件窃取社区资产时,一些受害者会向政府寻求帮助。有时,政府会派遣武装人员制止黑客并将其监禁。


虽然我们在讨论中常常忽略这一环节,但最终,暴力才是一切监管的根本基础。只要政府拥有军队,而开发者和黑客没有,那些信奉“代码即法律”的人就无法将其理念强加于大众。


至少目前来看,这是一件好事。


相关推荐:88%的加密货币空投表现不佳,如何打破这一魔咒?


原文: 《 据报道,新片《代码即法律》探讨了加密黑客背后的道德困境 》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

分享至:
APP下載

X

Telegram

Facebook

Reddit

複製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