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将银行的加密货币规则更新推迟至2027年

CN
Decrypt
關注
7 小時前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将新的加密货币审慎标准推迟了一年,现计划于2027年初生效。

这一举措是基于行业对时机和区块链资产处理的担忧。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周四表示,将推迟实施新的规则,规定银行如何处理加密资产,直到2027年,推迟了原定于2026年1月1日的目标,此次推迟是基于对变更的咨询反馈。

“我们将继续监测加密资产领域的发展和全球监管标准,以确保一致性并支持负责任的创新,”监管机构表示。

根据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设定的标准,更新后的规则将要求银行根据其风险分类持有与其加密资产敞口相对应的资本储备。

被视为高风险的加密资产——例如那些在公共、无权限区块链上的资产——将面临更高的资本要求。被认为稳定并由合格储备资产支持的资产可能会获得更有利的待遇。被视为极度波动的资产需要高达1250%的资本缓冲。

新加坡与加密货币

新加坡是最早建立数字资产框架的司法管辖区之一,2020年实施了初步规则。该国试图在创新与金融稳定之间取得平衡,限制某些形式的零售参与,同时鼓励机构采用。

尽管如此,加密货币仍然是其金融格局中不断增长的一部分。根据《海峡时报》的报道,截至今年4月,约26%的新加坡人持有某种形式的加密货币,而web3投资在2024年占总金融科技融资的64%,总额为7.42亿美元。根据Sygnum银行的《未来金融报告》,57%的本地投资者计划增加加密资产配置,机构需求也在上升。

针对延迟规则的本地银行也随之而动。DBS最近在以太坊上推出了代币化结构票据,扩展了其之前在代币化债券方面的工作,而其他贷款机构则在资产代币化和稳定币整合方面进行了试点项目。

这些变化旨在澄清银行在其资本、流动性和大额敞口框架中如何计算加密资产,实际上将加密敞口纳入现有的审慎标准。MAS还提议更新稳定币的合格储备资产范围,并进一步定义低风险和高风险加密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上的处理方式。

然而,行业参与者认为,新加坡最初计划在2026年实施这些措施将使其成为首批实施巴塞尔加密资产框架的司法管辖区之一,可能使本地银行面临监管劣势。回应者还警告说,提议的风险分类可能会不公平地惩罚建立在无权限区块链上的资产,从而抑制创新。

在回应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咨询的参与者中,Coinbase的新加坡国家总监哈桑·艾哈迈德表示,监管机构的审慎要求旨在加强银行的风险框架,但可能导致过度资本化。

“MAS始终优先考虑用户保护,通过谨慎和适度的监管来实现,其最新的回应再次体现了这一立场。新加坡在寻找创新与保护之间的平衡方面也始终保持务实,”他对《Decrypt》表示。

“我们希望这次延迟可能意味着对所考虑的审慎要求进行重新审视,以便新加坡的机构能够更好、更全面地参与创新技术。”

新加坡面临竞争

艾哈迈德补充道,尽管新加坡长期以来将自己定位为Web3中心,但竞争正在加剧。“尽管新加坡起步较早,但自GENIUS法案通过以来,全球监管基准已经趋于平衡,其他领先中心如香港、欧盟和阿联酋也在拥抱这项技术,”他说。

“许多市场正在完善现有规则,以更加包容并邀请机构和企业参与——特别是在稳定币方面。我们还看到领先经济体将加密技术视为其国家和战略竞争力的关键。”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

分享至:
APP下載

X

Telegram

Facebook

Reddit

複製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