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inance HODLer 空投第 39 期项目 – Boundless (ZKC) 投资挖掘和价格分析——
最近币安 Holder 空投应该是本周期以来最集中的一段,从这个频率,应该没有人怀疑这就是妥妥的牛市了!
今天趁着这个空档继续分析一下第 39 期项目 —— Boundless $ZKC
Boundless 是由 RISC Zero 团队孵化,目标是把 ZK 的能力带到所有链上。
简单理解,它想做的是 “通用 ZK 层”:
既不是单纯做一个 Rollup,也不是单一的 zkVM,
而是提供一个跨链的零知识基础设施,让任意 L1、L2、桥接和 DeFi 应用都能外包 ZK 计算。
1️⃣ 项目定位:通用 ZK 协议 + ZK 挖矿
Boundless 的亮点是提出了 Proof of Verifiable Work (PoVW) ——
可验证工作量证明。
传统 ZKP 生成过程中,难以衡量一份证明的计算成本,而 Boundless 通过 PoVW 把“证明计算复杂度”也一并纳入,最终能实现:
1)ZK 矿工 (Prover):贡献算力生成 ZK 证明,获得 ZKC 奖励;
2)开发者 / 请求方:通过调用 Boundless 合约付费获得证明服务;
3)经济安全性:通过 verifiable staking 机制,确保证明按时交付,否则会被惩罚。
这使得 Boundless 更像一个 ZK 证明的去中心化算力市场,而 ZKC 则是这个市场的燃料。
2️⃣ 代币机制与分配
总供应量:10 亿 $ZKC
当前流通:约 2 亿(20.1%)
通胀模型:初始 7%,逐年递减至第八年的 3%
用途:支付(Proof 费用)、质押(安全与治理)、激励(ZK 矿工补贴)
流通上首日实际可交易比例约 15.3%,其中零售端空投(包括 Binance HODLer、Kaito Launchpad)约 9.9%,其余多为生态和做市。整体抛压不算大。
3️⃣ 生态进展与合作
从合作阵容来看,Boundless 已经站在一线:
EigenLayer:用 Boundless 扩展 AVS slashing 验证;
Celestia:ZK 证明 DA 层可用性;
Taiko、BOB、Citrea、Bitlayer:多条 Rollup 集成 Boundless;
Lido:探索 ZK 化的质押预言机;
Ripple / XRP、Optimism:均在讨论结合 Boundless 的 ZK 方案。
这意味着 Boundless 不只是“讲故事”,而是真的在和头部基础设施对接,定位类似 ZK 的 AWS。
4️⃣ 行情表现与价格分析
当前价格:约 $0.80
市值:约 $1.6 亿,FDV 约 $8 亿,
流通比例:20.1%,控盘相对克制,
📊 短期:
上线初期空投与首批流通解锁带来波动,但整体筹码分布合理,若能在 0.7–0.75 区间企稳,可能形成次级支撑。
📊 中期:
叙事优势明显(通用 ZK + ZK 挖矿),生态合作若持续落地,市值扩张空间仍在,尤其是若绑定 EigenLayer、Celestia 等热点赛道。
📊 长期:
Boundless 的挑战在于:能否持续吸引开发者与矿工使用,以及如何应对 SP1、Jolt、Boojum 等其他 zkVM 的竞争。若 PoVW 被验证可行,它可能成为整个 ZK 产业的“共识层”。
我的想法:
Boundless 并不是单一链的扩容方案,
而是试图定义一个 跨链的 ZK 验证市场。
这让 $ZKC 的价值锚定点,不是单一应用的成功与否,而是整个 ZK 需求曲线的增长。
感觉趁着现在牛市和山寨季的爆发,我感觉可以拿一拿,期待更好的结果。
5️⃣ 结语
Boundless 并不是在做一个“更快的 Rollup”,而是在尝试建立一个 跨链的 ZK 验证市场。
它真正瞄准的,是把 ZK 从小众的黑科技,变成所有链都能随时调用的公共算力层。
这意味着 $ZKC 的价值锚点,不依赖某一条链、某一个应用的成功,而是和 整个 ZK 需求曲线的增长 绑定。
在牛市和山寨季的叙事放大效应下,这类“底层基础设施 + 叙事明确”的项目往往能走得更远。
如果 PoVW 机制能被验证并持续吸引开发者与矿工,Boundless 很可能成为 ZK 产业的“共识层”。
所以我觉得,$ZKC 值得在持有的清单里留一个位置,至少静静观察它能走到哪里。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