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正处于一个悖论之中。尽管以太币在八月底创下了历史新高,但与2021年底的高峰相比,以太坊的第一层(L1)去中心化金融(DeFi)活动看起来却显得平淡无奇。八月份在主网上收取的费用仅为4400万美元,比前一个月下降了44%。
与此同时,像Arbitrum和Base这样的第二层(L2)网络正在蓬勃发展,分别锁定了200亿美元和150亿美元的总价值(TVL)。
这种差异引发了一个关键问题:L2是否正在蚕食以太坊的DeFi活动,还是生态系统正在演变为多层次的金融架构?
Offchain Labs的首席战略官AJ Warner表示,这些指标比单纯认为L2 DeFi在侵蚀L1要复杂得多。
在接受CoinDesk采访时,Warner表示,单纯关注TVL并没有抓住要点,以太坊正越来越多地作为加密货币的“全球结算层”运作,成为高价值发行和机构活动的基础。像富兰克林·坦普顿的代币化基金或黑石的BUIDL产品直接在以太坊L1上推出——这些活动并未完全体现在DeFi指标中,但强调了以太坊作为加密金融基石的角色。
作为第一层区块链,以太坊是一个安全但相对缓慢和昂贵的基础网络。第二层是建立在其之上的扩展网络,旨在更快地处理交易,并以较低的成本最终回归以太坊以确保安全。这就是为什么它们对交易者和开发者都如此有吸引力。像TVL这样的指标,显示了存入DeFi协议的加密货币数量,突显了这一转变,因为活动转移到L2,较低的费用和更快的确认使得日常DeFi变得更加实用。
Warner将以太坊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比作传统金融中的电汇:可信、安全,并用于大规模结算。然而,日常交易正在向L2迁移——加密货币的Venmo和PayPal。
“以太坊从来不会是一个单一的区块链,所有活动都发生在上面,”Warner对CoinDesk表示。相反,它的目的是锚定安全性,同时使汇总能够更快、更便宜和更多样化地执行应用。
近年来,L2的爆炸性增长被视为以太坊的更快和更便宜的替代方案,使得许多在主网上无法良好运作的DeFi类别得以实现。快速交易策略,如在交易所之间套利或进行永续期货交易,在以太坊较慢的12秒区块上效果不佳。但在Arbitrum上,交易在不到一秒内完成,这些策略就变得可行,Warner解释道。根据L2Beat的数据,过去一个月以太坊的交易量不到5000万,而Base的交易量为3.28亿,Arbitrum的交易量为7700万。
开发者也将L2视为理想的测试场。Messari的研究分析师Alice Hou指出了像Uniswap V4的hooks这样的创新,这些可定制的功能可以在L2上以更低的成本进行迭代,然后再进入主流市场。对于开发者来说,更快的确认和更低的成本不仅仅是便利:它们扩展了可能性。
“L2提供了一个自然的游乐场来测试这些创新,一旦一个hook获得突破性的流行,它可能会吸引以在L1上不可行的方式参与DeFi的新类型用户,”Hou说。
但这种转变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流动性提供者正在响应激励。Hou表示,数据显示,较小的流动性提供者越来越倾向于选择L2,因为收益激励和较低的滑点放大了回报。然而,较大的流动性提供者仍然聚集在以太坊上,优先考虑安全性和流动性深度,而不是更高的收益。
有趣的是,尽管L2正在捕获更多的活动,但像Aave和Uniswap这样的旗舰DeFi协议仍然在主网上占据重要地位。Aave始终保持约90%的TVL在以太坊上。然而,Uniswap的L2活动却逐渐转向 L2。
另一个加速L2采用的因素是用户体验。Hou表示,钱包、桥接和法币入口越来越多地将新用户直接引导到L2。最终,数据表明L1与L2的辩论并不是零和游戏。
截至2025年9月,约三分之一的L2 TVL仍然来自以太坊的桥接,另三分之一是本地铸造的,其余部分则通过外部桥接获得。
“这种混合显示,尽管以太坊仍然是流动性的关键来源,但L2也在发展自己的本地生态系统并吸引跨链资产,”Hou说。
因此,以太坊作为基础层似乎正在巩固自己作为全球金融的安全结算引擎,而像Arbitrum和Base这样的汇总则正在成为快速、便宜和创新的DeFi应用的执行层。
“我进行的大多数支付都使用像Zelle或PayPal这样的工具……但当我买房时,我使用了电汇。这在某种程度上与以太坊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发生的事情相似,”Offchain Labs的Warner说。
阅读更多: 以太坊DeFi落后,即使以太币价格突破历史新高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