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于周四正式推出了其期待已久的法定货币挂钩稳定币许可制度,加强了对数字资产的监管,因为该市追求成为全球加密货币中心的雄心。
根据新法律,自8月1日起,任何希望向零售投资者发行或营销稳定币的公司必须首先获得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许可。
许可要求涵盖了一系列合规领域,包括储备资产管理、按面值赎回、客户资金隔离、反洗钱协议、信息披露以及运营者的适合性和合规性测试。
稳定币制度的推出标志着香港更广泛的加密政策改革的最新篇章。在过去几年中,该市实施了交易所的许可框架,并引入了关于虚拟资产的新规则,旨在重建其作为中国与世界之间金融门户的地位。
这也发生在美国通过了GENIUS法案之后,这是其首个联邦稳定币立法。
这两个制度之间的对比显著。“关键的区别在于监管政府的结构,”Animoca Brands的联合创始人兼执行主席Yat Siu告诉Decrypt。“在香港,香港金融管理局作为唯一的监管机构,这简化了许多,而在美国,由于联邦和州系统,监管是分层的。”
虽然两个框架都要求100%的储备支持以确保赎回稳定性,但香港的规则已经生效,并提供多种货币的范围,可能使该市成为具有全球抱负的稳定币项目更灵活的目的地。
上升趋势
尽管国内市场相对较小,但香港对稳定币的兴趣正在上升。
大卫·卡梅伦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Andy K.T. Lau表示,客户越来越多地将稳定币视为潜在的支付工具,而不仅仅是投机工具。
“客户对稳定币如何促进线上和线下交易感兴趣,超越了单纯的交易目的,”他说。
“我观察到客户对与稳定币发行者和支付平台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兴趣日益增加。我预计在金融、零售和本地企业等各个领域会出现新的应用,”他补充道。
“我的许多客户渴望抓住这些机会,我相信传统金融机构与数字资产平台之间的合作将对推动稳定币的采用至关重要。”
尽管如此,香港的消费者支付市场已经饱和。走进任何商店,你都会看到Visa和Mastercard等卡的终端、基于二维码的系统如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可以刷八达通卡的机器以及现金。考虑到这种情况,稳定币不太可能成为首选的支付系统——至少作为一种不与现有系统集成的独立产品——在短期内不会出现。
相反,当地企业表示,真正的机会可能在于国际应用。香港的全球贸易角色使其在跨境汇款和商业支付方面具有优势,尤其是对于那些在银行系统中面临缓慢问题的公司。
其中,Gate Dubai的首席执行官、前Gate HK业务发展负责人Edwin Cheung告诉Decrypt,来自中国大陆的公司对香港的制度“充满活力”。
“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稳定币利用这一稳定币制度,或者可以使用这一稳定币技术或区块链技术在其业务内利用自己的支付网络。”
尽管在中国严格的加密货币监管下不允许使用稳定币,但像京东和支付宝这样的主要电子商务公司已确认他们正在探索在国际业务中使用稳定币。
更广泛的应用场景
张先生表示,他曾与一家旅行公司交谈,该公司有兴趣使用稳定币来简化从他们所合作的不同国家收款的过程。他提到,在某些情况下,从全球各地的酒店和公司收取费用可能需要长达三十天的时间。
“时间是一个[用途]。另一个方面是,他们没有当地的银行账户或银行渠道来收款[例如]阿根廷或巴西的酒店,”他说。
他补充道,大公司的采用可能会在零售层面推动更大的兴趣,将其与支付宝几年前进入香港的举动进行了比较。
“广泛采用必须来自已经拥有生态系统的大公司,并将稳定币内置其中,鼓励用户开始使用它——这将推动增长,”他补充道。
尽管有这种势头,但关于成本和可及性的问题仍然存在。一些公司,如支付公司Airwallex,完全否定了稳定币,表示他们看不到该技术如何解决国际转账中的痛点。
香港的规则也偏向大企业。根据现行规则,稳定币发行者必须至少拥有2500万港元的实缴股本,这一门槛可能会阻碍较小的创新者。
“为了鼓励创新,我们应该有分层的资本要求,”Chavanette Advisors的战略储备解决方案负责人Tiena Sekharan告诉Decrypt。“较低的发行应该可以在低于当前要求的资本下进行。”
她还呼吁建立一种护照机制,让在美国、新加坡或欧盟等合规辖区获得许可的公司能够在香港以最小的繁文缛节运营。“这将减少合规发行者的许可成本,”她补充道。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