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一家名为VAPE的美股电子烟公司上演了资本市场的魔幻一幕——股价从8.88美元飙升至82.88美元,单日涨幅超600%。这家市值不足千万美元、年营收仅几百万的边缘企业,只因一纸公告就点燃了市场:它将转型为全球首家“BNB财库型上市公司”,并获得了由10X Capital与赵长鹏家族办公室YZi Labs主导的12.5亿美元PIPE融资注入。
更戏剧性的是幕后操作:为防止信息泄露,Binance相关团队同时买入多家美股小型壳公司,直到最后一刻才敲定VAPE作为最终标的。这场精密设计的资本运作,揭开了加密资产向传统金融体系渗透的新路径——BNB财库模式。
当MicroStrategy凭借比特币持仓稳坐“上市公司持币之王”时,BNB财库模式的出现带来了更激进的创新。二者虽都通过上市公司载体为投资者提供加密资产敞口,但内在逻辑存在本质差异。MicroStrategy采用简单直接的囤币策略:通过发行债务和股权筹集资金,以5.2倍杠杆持有59.7万枚比特币(价值650亿美元),其资本增值完全依赖BTC价格上涨。而BNB财库模式则构建了三重收益引擎:基础持仓增值:计划构建大规模BNB持仓,锚定其价格波动;链上生态收益:通过质押、借贷、DeFi协议获取现金流收益;合规溢价套利:利用上市公司架构吸引无法直接持币的传统资本。
这种设计源于BNB独特的生态位。截至2025年7月,BNB市值已达1193亿美元,超越MicroStrategy跻身全球资产前200强。其背后的BNB Chain已形成完整生态:PancakeSwap占据全链DEX市场份额59.6%,Lista DAO的TVL突破26.5亿美元,Four.meme吸引110万用户参与——这些都为财库模型提供了收益来源。更关键的是主权级认可。不丹王国已将BNB与BTC、ETH并列纳入官方战略储备,而赵长鹏也在游说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将BNB纳入国家级加密储备。这种“国家背书”是比特币都未曾获得的殊荣。
VAPE股价暴涨背后,是结构化金融工具对传统估值逻辑的颠覆。这场融资由华尔街老将与加密新贵联手操盘:由Galaxy Digital联合创始人David Namdar与前加州养老金首席投资官Russell Read领衔以及赵长鹏家族办公室,管理约100亿美元加密资产。他们设计的PIPE融资结构暗藏玄机:
这种设计带来双重效应:一方面,认股权证的行权价远低于市价(如VAPE权证定价仅市价1/3),为投资者预留丰厚套利空间;另一方面,当股价上涨触发强制行权条款,可能引发大量新股抛售,形成“涨得越高,抛压越重”的自我抑制机制。
而幕后真正的棋手是赵长鹏。尽管他以“实习生”身份低调回归,但其家族办公室YZi Labs不仅主导此次交易,更在2025年初完成战略转型——从币安风投部门升级为独立机构,投资方向扩展至AI、生物科技等前沿领域。这暗示BNB财库仅是CZ布局中的一环。
BNB财库模式的核心价值,在于破解加密资产与传统资本市场间的三大壁垒:
会计壁垒
Windtree Therapeutics在采用BNB财库时直言:该模式能帮助上市公司“构建对冲美元信用风险的另类储备池”,同时规避直接持币的会计难题。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上的“BNB持仓”可按公允价值计量,避免被认定为证券资产。
监管壁垒
7月30日SEC的关键政策转向成为及时雨:批准加密货币ETP采用“实物申赎”机制,取代原有的纯现金模式。尽管看似技术调整,但彭博分析师埃ric Balchunas指出:“这标志着SEC向更支持加密货币方向迈出第一步”。与此同时,VanEck已在5月提交BNB ETF申请,为机构资金开辟新通道。
估值壁垒
当实用性代币(如Aave、Pendle)凭借协议收入回购机制赢得市场青睐时,BNB财库通过上市公司财报披露和第三方审计,提供了比链上验证更符合传统资本认知的估值锚点。Nano Labs创始人孔剑平甚至预测BNB将在牛市中挑战2000美元关口。
当VAPE股价随PIPE融资完成进入新阶段,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历史经验显示,此类资本运作常呈现三阶段路径:公告引发投机狂热(VAPE盘前暴涨1800%);权证解锁带来抛压与波动放大;价值回归期:基本面决定长期走向。
而成败关键取决于两个变量:BNB价格走势——若BNB突破土耳其经济学家预测的1162美元区间,财库的资产净值将形成支撑;链上收益实现——能否通过质押、DeFi等策略产生可持续现金流,验证“BNB版MicroStrategy+”的叙事。更深层的影响在于金融权力转移。当140家机构通过VAPE间接持有BNB,当主权基金将BNB纳入储备,传统资本市场的定价权开始向加密生态倾斜。赵长鹏在社交媒体透露的“超30个团队计划成立BNB财库公司”,暗示这可能只是批量复制模式的开始。
随着SEC批准加密货币ETP实物申赎机制,传统金融管道正悄然转向。而VAPE的案例证明,当MicroStrategy的比特币赌注达到650亿美元边界时,新一代玩家已找到更具野心的路径——将代币经济嵌入上市公司资本结构,让链上收益成为华尔街报表中的合规现金流。这场实验中,曾经的电子烟外壳如同特洛伊木马,携带价值12.5亿美元的加密资产冲入传统资本市场。无论最终能否成为“BNB的MicroStrategy”,它都已证明:在流动性过剩的时代,资本永远能为新叙事找到最锋利的载体。
相关推荐:Bitwise高管:财库公司解决了以太币(ETH)的叙事问题
原文: 《 电子烟公司的魔幻变身:一场600%暴涨背后的BNB资本实验 》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