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新闻:中国监管机构或将迎来“重大”加密货币政策转型

CN
15 小時前
中国或将调整其对加密货币的强硬立场。据路透社7月11日报道,上海监管机构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SASAC)近日组织召开会议,探讨对包括稳定币在内的数字资产的“战略应对”。这一举措在中国当前禁止加密货币交易和挖矿的背景下,标志着政策的重大进展。
上海:金融改革的试验田
作为中国主要金融中心,上海2024年名义GDP高达7290亿美元,长期以来在金融改革中扮演先锋角色。中央政府通常赋予上海更大的政策试验空间,此次会议显示出对加密货币的开放态度。上海监管机构主任何庆在会上强调,需“对新兴技术展现更高敏感性,并加强对数字货币的研究”。会议规模约60至70人,凸显了讨论的广泛性。
企业推动与国际竞争压力
中国企业可能在政策转变中起到关键作用。据悉,电子商务巨头京东(9618.HK)和金融科技龙头蚂蚁集团(688688.SS)正积极推动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发行人民币挂钩的稳定币,以对抗美元稳定币的全球影响力。两家公司计划在香港申请稳定币牌照,香港的相关立法将于8月1日生效。
与此同时,美国对加密货币的快速接纳为中国带来压力。亚马逊(AMZN.O)和沃尔玛(WMT.N)等美国企业已在加密领域展开行动,而比特币价格近期更是飙升至112,000美元的历史高点。这些国际趋势可能促使中国重新审视其对数字资产的立场。
稳定币与监管挑战
稳定币因其与法定货币挂钩、交易成本低且速度快的特点,在全球迅速发展。上海会议上,国泰海通证券的政策专家详细介绍了加密货币和稳定币的历史、类型及全球监管框架,并提出了政策建议。然而,中国央行行长潘功胜近期表示,数字货币的蓬勃发展对金融监管构成重大挑战。2021年,中国大陆因金融稳定担忧全面禁止加密货币交易和挖矿,任何政策松动都将是谨慎而渐进的。
上海此次会议释放出信号,中国可能在数字资产领域迈出试探性一步。上海作为金融创新的桥头堡,或将成为加密货币友好政策的试验田。若政策逐步放开,人民币稳定币的推出可能重塑中国在全球数字经济中的角色。然而,考虑到监管的复杂性和金融稳定的优先级,任何转变都将面临严格审查。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

领14,000+ USDT迎新豪礼
廣告
分享至:
APP下載

X

Telegram

Facebook

Reddit

複製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