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EigenCloud
编译:Tim,PANews
各类跨链应用目前面临一个根本性的挑战:如何在各条链之间验证消息而不损害安全性或去中心化?
近日,LayerZero与EigenCloud联合推出EigenZero,这是第一个采用加密经济学的DVN框架的落地案例。EigenZero是基于EigenCloud的罚没机制构建,并获得了500万美元ZRO代币的资金支持(注:DVN是去中心化验证网络的简写)。
EigenZero的推出标志着互操作性发展进入关键节点,基于EigenCloud的罚没设计,技术验证与经济约束机制可以同时实现。
LayerZero跨链验证网络的演进
LayerZero推出了一个验证者网络市场,每个应用不再强制使用单一的验证者网络或共识组,而是可以从数十个DVN中进行选择,每个DVN提供不同的权衡方案:从基于零知识证明的验证到轻客户端验证。
这种竞争格局推动了底层创新,但随着LayerZero的应用规模扩大至600多个,一个关键问题浮出水面:如何在正确的技术路线之上,构建更强大的保障机制?
即便是先进的零知识证明也无法解决所有故障问题。基础设施受损、经济攻击和治理权混乱仍是潜在漏洞,而这正是EigenCloud发挥关键作用的地方。
将密码学安全引入互操作性网络
EigenZero是首个采用加密经济学的DVN网络,它基于EigenCloud的再质押协议构建。EigenZero通过引入可再分配或罚没的质押权益作为额外安全层,验证者现在可为应用提供针对恶意行为的经济威慑。
EigenCloud的再质押协议允许开发者将以太坊的经济安全性拓展至新应用。采用加密经济学的DVN框架将这一原理应用于互操作性网络,在LayerZero验证者市场中开创了全新类别,也就是具备经济背书的DVN网络。
EigenZero的工作原理
EigenZero基于EigenCloud已验证的罚没机制运作:
- 乐观验证:EigenZero默认消息正确性,除非受到质疑,从而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快速跨链通信。
- 经济约束:当验证失败时,EigenCloud的罚没机制会对已验证的不当行为进行质押资产处罚。
- 挑战期:11天的审查窗口用于解决争议,确保只有被证实错误且已达到最终状态的证明才会触发罚没。
- 质押担保机制:500万美元可罚没的ZRO代币为性能不达标或恶意行为形成了实质性经济约束。
EigenCloud能做些什么?
EigenCloud的罚没机制重塑了应用实现安全跨链的方式。以专注于高价值交易的DeFi协议为例:
在此之前,这个协议仅能依赖技术验证手段。借助EigenCloud,现在可以实现:
- 融合多重验证层(零知识证明+经济约束)
- 依据验证者的经济质押规模和罚没记录进行筛选
- 根据验证者的风险偏好自定义罚没条款
- 获取链上透明指标,用于问责
如果成功落地,EigenZero可以让应用从经济角度量化风险,而非仅从声誉角度。
新框架,新可能
基于EigenCloud的新型DVN框架,为整个LayerZero生态系统开辟了新可能。
- 在应用方面:服务协议需以经济担保为支撑,而不仅仅是承诺。应用现在可以根据可量化的安全保证来选择验证者。
- 对验证者而言:通过资产质押来彰显可靠性。验证者可通过为其履行职责而抵押一定资产,从而脱颖而出。
- 对项目方而言:EigenZero DVN框架允许任何团队使用其原生代币作为抵押,创建专属DVN网络,从而在验证者与社区之间建立激励协同机制。
建立跨链安全新标准
这次产品更新是迈向经济保障互操作性的务实举措,应用可对此进行量化评估。跨链应用如今能够获得技术可验证、经济可执行的安全保障,这由EigenCloud的罚没机制提供支撑。
EigenZero DVN网络在整个生态系统中产生了竞争压力。应用现在拥有可量化的指标来比较验证者:有多少资产为其安全承诺提供支持?验证者现在必须考虑提供密码经济学担保,否则可能被那些愿意用真实资产质押来履行承诺的竞争者所淘汰。
EigenCloud改变了开发者构建安全跨链的模式。他们能够基于透明的链上风险评估来选择验证者,而非仅依赖声誉背书。这套体系让验证者的声誉与表现直接挂钩,卓越性能可积累可信度,而一旦出现故障则需承担实际后果。
EigenZero DVN展现了EigenCloud作为可验证基础架构的核心作用。随着罚没机制在主网上线,EigenCloud正为DeFi、基础设施、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可验证承诺构建基石。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