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周期的一场必要演变:比特币(BTC)的四年周期会延长吗?

CN
6小时前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话李话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近期的系列文章中,我们重新探讨了不少基于宏观维度的数据,比如 10 月 9 日文章中谈论到的 DXY 和 Global M2、10 月 15 日文章中的 QT 和 QE、10 月 17 日文章中的美元债务规模和美债收益率、10 月 22 日的文章继续展开讨论了美元指数与比特币的走势、11 月 3 日的文章又继续展开讨论了 QT/QE 话题......等等。


而通过大周期的宏观数据角度,我们在过往的几篇文章中同时也表达了一个比较主观的猜测:今年的第四季度(也许会推迟到明年的第一季度)可能就是本轮牛市最后的阶段性机会,2026 年的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市场可能会面临一个比较深度的调整或阶段性熊市。


既然是公开发表自己的看法和猜测,那么自然就会有人表示赞同,也有人嗤之以鼻,虽然后台里面所有的留言我都会看,但也不会真的因为别人有不同的观点就去反驳,我不太喜欢和别人去争论。也正如我在之前的文章里面说过的:不同的人,看待问题的思考角度往往可能会不一样,因此产生的结果也就可能会不同,我个人的观点、想法和策略,不论对与错,其实到最后也只能对我自己的结果(仓位)负责而已。


最近的行情看起来好像有些无聊,虽然不少伙伴看着 FIL、ICP、UNI 这样的老币在疯狂上涨,但内心似乎早已经没有了应该激动的波澜,比如 FIL 仅用了 2 天时间(11月7日 - 11月8日)就从 1.3 美元拉升到了 3.5 美元,但部分小伙伴低头看看自己历史仓位里面 100 多美元成本且坚持拿了好几年的 FIL 也只能是继续保持不失礼貌地微笑。


前两天还有个小伙伴留言说,市场看似每天都有赚钱的机会,但这种机会又好像总是与自己无缘,去追高吧担心再次被渣男骗炮,不追吧看着连续的阳线心里又很难受,每天都在这种失落和纠结中度过,感觉好累。


其实在我看来,这也没有什么可纠结的,导致这种问题的核心更多时候其实并不在于市场,而是在于你个人的仓位管理。市场 7x24 小时都在波动,你的内心不可能也保持 7x24 小时的同步波动,因此,最主要的还是要落实到自己的仓位管理上面,尽量给自己建立起一套“不看K线价格也能睡着觉”的执行纪律,然后该玩玩、该吃吃、该睡睡就好了。


而对大多数人来说,比较合理的仓位管理简单概括下也就几个词:时间、分级、执行。


1)关于时间


这个问题我们在 10 月 22 日的文章里面也有过讨论,如下图所示。


也就是说,你需要想清楚自己是 Position Trader、Day Trader、Swing Trader 和 Investor 里面的哪一类,这是我们参与市场必须要考虑清楚的重要一步。当然了,如果你自己现在也不知道自己适合哪一类,且也不赞同我们的观点,没关系,相信经过一轮周期的亏钱经验后,第二轮周期你大概就会知道了。


时间本身的问题,时间会给出你答案。


2)关于分级


不同的时间思考维度,需要对仓位进行不同比例的分级(划分或分配),比如,我在 2024 年度的电子书《区块链方法论》里面就曾提到过:假如你风险偏好比较大,那么也才可以采用 2:2:4:1:1 的原则,即 2 成仓位给到比特币、2 成给到以太坊、5 成给到山寨币、1 成给到 MemeCoin、1 成现金不要动(以应对极端的黑天鹅事件)......等等。如下图所示。


当然了,上面也仅是我们去年给出的思路,市场在变,你的思路也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重新考虑,比如你可以继续举一反三进行考虑,这里我随便再举几个例子:


假如你仍然看好今年底之前(或明年第一季度)的可能机会,那么你的仓位分级可以是不用保留太多比例的现金流动性(U),继续去搏你看好的机会就好了,但要同时制定好 PlanB(如果你错了,你的应对方案又是什么)。


假如你比较偏保守,认为明年可能会迎来熊市,那么仓位分级现在至少应该保留 3 成以上的现金流动性。


而假如你过去两年已经拿到了不错的收益,同时也担心明年市场可能会迎来比较深度的调整,那么就应该考虑及时进行分批获利了结了,比如可以保留 7 成(甚至更多)的现金继续耐心等待明年新的机会。


3)关于执行


有时候,看到了并不等于知道,知道了并不等于能做到,做到了也并不意味着就能做好,不管是 Position Trader 也好、Swing Trader 也罢,我们和别人比拼的不仅仅是资金的实力(再说了,资金实力这种东西也很难去直接比较,就好比有些鲸鱼亏个几千万美元也许仅是人家的零花钱,而你亏个几十万人民币就可能是自己工作数年的全部积蓄),我们更多的应该是做横向的对比,即散户与散户之间,谁拥有更好的执行力,谁能够始终严格执行自己的交易纪律,谁才更有机会在这个波动的市场里面赚到长期的钱和长期地赚钱。


简而言之吧,也正如我们在去年的电子书《区块链方法论》里面曾谈论过的:不同的人对待或看待时间的维度可能是不一样的,尽量去找到适合自己的时间框架,做好自己的分级计划和执行策略。如果你非常看好加密行业的未来,且是做长期的投资打算,那么需要的可能就是耐心和严格的交易纪律。而如果你只是希望借助牛市期间投机一下,那么就不要光想着赚大钱,同时要考虑如果亏钱了自己该怎么应对,最好是找到能够直接辅助自己做判断的一些指标(比如 MACD、Fibonacci 等等)、并严格做好止盈/止损计划。还有就是,假如自己没有那种大概率的把握也不要轻易给自己加杠杆。 


前几天的后台留言里面也有小伙伴再问:比特币传统的四年牛熊周期规律真的会被打破吗?本轮牛市时间可能会延长吗?


我最近没事的时候也会经常去浏览一下社交平台,发现现在网络上面的观点似乎也比较分裂,有些 KOL 已经彻底看熊,而有些 KOL 在则继续说更大的牛市才刚刚开始。


其实在我来看,大多数的人似乎把牛熊周期这件事情想的太复杂了。继续拿 BTC 来说,随着本轮周期以来 ETF 的正式通过、越来越多机构的深度参与、美国等国家建立储备法案...... BTC 已经彻底变成了一种宏观资产,它已经变得与宏观的经济周期越来越紧密。


当然了,相对于传统的股票、黄金等金融市场,比特币(或比特币为代表的加密市场)目前依然还是属于极高分险的资产类别,比特币目前能够享受到的依然还是这些市场的剩余流动性、投机流动性和对冲流动性。


但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情况也会持续发生变化,就我的观察来看,尤其是从今年以来,传统的比特币巨鲸(早期投资者/元老级玩家)似乎正在有条不紊地退出,而且,这些过去十多年时间里面挺过了各种交易所倒闭事件、挺过了各种黑客攻击事件、挺过了一些国家多次的禁令和封杀、挺过了好几轮让人奔溃的熊市、挺过了新冠疫情等特殊时期、挺过了各种监管的不确定性、挺过了无数主流媒体长期以来对比特币就是骗局的报道......的巨鲸,随着 ETF 的通过、机构的入场和一些国家层面的“站台”(《天才法案》、《Clairty法案》),他们终于可以在不破坏市场整体结构的情况下选择退出自己的仓位而退休,市场也终于成熟到了早期巨鲸可以退出大量仓位而不会引发大面积混乱的地步。


其实,从过去的一些大型抛售事件我们也能够发现,比如即便是2024年7月德国政府30亿美元的集中抛售,也只让BTC从6.2万跌到5.3万(跌幅14%),随后迅速被ETF资金/机构资金接住,而这种局面在前几轮牛市是无法想象的,试想一下,假如 2018 年有 30 亿美元的比特币进行抛售,当时比特币的流动性可能根本无法承受(当时估计只要10亿美元规模抛售就能立刻腰斩市场),但现在可以了。


因此,如果你真的认真思考了当前我们所处的特殊时期,再从更长期的视角来思考,当前市场中你看到的所有那些低落的情绪实际上是应该看涨的。比特币现在终于成熟并拥有了自己的流动性和市场深度,传统巨鲸终于等来了完美的退出机会,但他们的退出并不代表市场不行了,反而更能够证明一点,经过十几年的沉淀,比特币真的要赢了。目前我们可能正处于一个新变革时代的初期,老巨鲸持续退出,新买家(以机构为代表的新长期投资者)开始进场,比特币的所有权(定价权)正在从富有远见和耐心的远古巨鲸手中持续转移到机构手中,比特币正在重新开始经历新的生命周期。


当然了,这看起来似乎是一个很好的时期,但对大部分的散户反而不一定是“友好”的,因为散户开始面对的将是更专业的机构镰刀,而不是那些比特币的长期坚守者和理想主义者。但从中立的角度讲,目前的底层逻辑变化不能用好或不好来评价,我们正在经历的只是比特币生命周期的一场必要演变,只是我们这批人恰好经历和站在了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而已。


继续回到牛熊周期的话题。是的,比特币到目前为止,看起来依然还在继续延续着四年牛熊周期的既有规律,网络上面也有很多的相关指标在指导我们基于这种周期规律进行操作。但话说回来,就算比特币接下来还是会继续严格按四年周期的规律走,又或者比特币既有的四年牛熊周期会延长,这种事情对你的仓位和操作真的非常重要吗?


目前我身边大部分的老韭菜都经历过 3 轮的牛熊周期:


第一轮完整牛熊周期从 2015 年 1 月到 2018 年 12 月,约 4 年的时间(1430 天左右)。


第二轮完整牛熊周期从 2018 年 12 月到 2022 年 11 月,约 4 年的时候(1430 天左右)。


第三轮(本轮)从 2022 年 11 月到今天(2025年11月12日),时间已经过了差不多 1100 天。


那么请问:这么直白和明了的几轮规律下面,你到现在真的赚到大钱了吗?从现在开始,在接下来的 330 天时间里面你真的知道自己该怎么做吗? 


仅仅去研究什么四年周期规律是没有用的,保持既有的四年牛熊周期规律你又能怎么样?既有的四年周期规律延长你又能怎样?这里思考问题的重点,其实还是在于我们上面提到的仓位管理,即,你的时间维度是多长?你的分级规划是什么?你的执行策略又是什么?也就是说,我们只要合理计划自己的交易,然后严格执行自己的交易计划就好了,现在非要纠结别人说的四年牛熊周期规律是否还会有效的这种问题对你意义不大。


就好比在 K 线里面,有些阻力位有时候就是要用来打破的,而有些支撑位有时候就是要用来跌破的,比特币的周期现在已经不再仅仅取决于比特币本身(比如减半时间、旷工成本等),而是会随着宏观经济周期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这里我们不妨继续来分享两个宏观的数据:美国 ISM 制造业指数(PMI)和美国经济领先指标(LEI)。


前者反映了美国制造业的整体健康状况,被视为经济增长和通胀的领先指标,通常情况下,该指标高于 50 表示制造业扩张,低于 50 则表示收缩。后者主要用来预测未来 3 到 6 个月美国的经济走向。


我们直接把上面两个宏观指标和 BTC 的走势放在一起对比看看,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中我们不难发现,大周期级别来看,当 PMI(上图黄线)开始出现上升,表明美国的经济正在复苏,比特币(上图紫线)往往在随后几个月会迎来比较明显的阶段性上涨,而当经济领先指标(上图黑线)变为下行趋势、PMI 又跌破 50 左右时,比特币价格通常在几个月后会迎来阶段性深度调整或进入熊市阶段。


而从最新的图表来看,今年10月PMI的公布数值为48.7,似乎偏低于市场预期,如果后续3个月无法快速回升至49以上,美国复苏预期的风险可能将会大幅上升,BTC就可能继续保持高位震荡甚至出现回调。


那么基于此,我们这里可以继续得出一个大级别的猜测:


接下来的大级别宏观周期可能会比以往任何的周期都要持续更长的时间,我们明年(2026)也许有机会看到 15 万以上的比特币,也许有机会看到 5 万附近的比特币,但对于长期投资而言,比特币的顶部绝对不会停留在 10 万、15 万,我们也许需要经历更长的时间来等待它的顶部价格。


但我也知道,大部分人对这种长期维度的“废话文学”并不感冒,那么这里,我们可以再基于上述宏观指标说点儿短期的猜测:


1)假如未来 3 个月内 LEI 指标能够保持整体上行的趋势,但 PMI 继续保持现有水平区间无法突破 50 ,那么在这期间比特币大概率会继续维持目前的高位震荡状态,即 12-13 万会继续成为比较重要的压力位、下方的支撑位在8-9 万附近。


2)假如 2026 年第一季度(含)前 LEI 指标能够保持整体上行的趋势,PMI 同时能够突破 50,那么类似比特币这样的宏观风险资产大概率会重新走强,我们就有机会重新看到 12 万以上、甚至 15 万的比特币。


3)而假如LEI继续保持负增长,PMI更是跌破了45(类似2022年6月),那么我们明年就准备好提前迎接熊市吧,即 BTC 可能会提前 1-2 个季度迎来熊市(比较深度的调整),即极端情况下我们最快可能会在 2026 年的第二季度就迎来 5-6 万美元的比特币。


当然了,上面仅是基于宏观数据 PMI 和 LEI 维度下的一种猜测。但不管是基于宏观角度考虑也好,基于历史的周期规律也罢,抑或是基于各种维度的技术指标……任何的猜测也好、预测也好,都只是一种不同主观角度下的“假设”或者“概率性”的可能结果。历史也许会重演,也许只是会押韵,也许会直接被打破,没有人可以始终 100% 准确预测未来的行情走势。 


如果你相信四年牛熊周期规律还会有效,那么理论上接下来就是本轮周期的牛尾了,而越是这个时候,机会和风险越是需要平衡好的时候。而如果你认为四年周期会延长,那么就看你自己的风险偏好了,你可以继续拿着现在 10 万成本买入的比特币放长线耐心等待15万、 20 万、甚至 30 万美元的那一天,也可以稍微灵活一点,即一部分仓位永远不卖放长线,一部分仓位则有计划地分批获利了结并耐心等待新的回调机会出现时(比如2026年的下半年)继续买入并积累更多。而如果你认为这个圈子/行业已经彻底没有未来和希望了,依然还是像有些人认为的比特币就是一场来自美国的阴谋和骗局,那么趁着还没有赌光自己身家之前,尽早抵制美帝并选择离开这个领域对你可能会比较好。


既然这是一场关于投资/投机的长期游戏,那么就永远不要自作聪明,永远不要直接 Copy 或拿来主义别人的想法,要创造自己的想法,能够赚长期的钱和长期地赚到钱比别人认为或告诉你的所谓正确更重要。


总之,我们依然坚持认为,比特币牛熊周期规律不会被“打破”,但随着老鲸鱼的默默退场,新镰刀的闪亮登场,市场可能会发生进一步“镰化”,即周期规律可能会变形和拉长。


而这直接会对比特币带来几个可能比较明显的变化,包括: 


牛市的时间会更长,比如原来 12 个月的牛可能会被拉长到 18 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因为机构的镰刀轮动更需要时间)。


而熊市的深度(跌幅)可能会变形(相对收敛),比如原来 75% 以上的深度回调可能会变成 60%(甚至更低,因为 ETF 和机构资金会产生托底效应)。


与此对应的,散户的赚钱将会变得越来越难,因为机构的专业度加持、加上比特币的波动率会持续变低,散户的赚钱效应自然也会持续变差。


我们真正应该关心的问题,其实根本不应该是所谓的“四年牛熊周期会不会延长”,而是应该好好设身处地想一想:你目前是否已经做好了应对一个可能周期会更长、更慢、更专业的机构镰刀牛市了吗?


本轮周期开始的核心剧本是:老巨鲸谢幕,新机构开场,散户持续买单。你真的完全准备好了吗?


相关推荐:比特币(BTC)和以太坊(ETH)ETF出现17亿美元资金外流,但巨鲸买入缓解价格冲击


原文: 《 生命周期的一场必要演变:比特币(BTC)的四年周期会延长吗? 》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

分享至:
APP下载

X

Telegram

Facebook

Reddit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