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Polymarket上用套利闷声发财的人

CN
5小时前

获得 20 亿美元的投资后,Polymarket 估值 90 亿美元,这是近年来 Crypto 领域项目获得的最高融资额之一。

在 IPO+IDO+空投的传闻愈演愈烈的背景下,让我们先看一组有意思的数据::PNL 超过 1000 美元,你就能进入 TOP 0.51% 的钱包行列;交易量超过 5 万美元,你就是排名前 1.74% 的大户;完成 50 笔以上交易,你就超越了 77% 的用户。

而这组数据也意味着,在 Polymarket 这个肥沃之地,这几年来真正持续耕种、收获果实的人,其实并不多。

随着 ICE 的战略投资落地,Polymarket 的流动性、用户量、市场深度都在快速增长。更多的资金涌入,意味着更多的交易机会;更多的散户参与,意味着更多的市场失衡;更多的市场类型,意味着更多的套利空间。

对于那些知道如何在 Polymarket 上真正赚钱的人来说,这是一个黄金时代。大多数人把 Polymarket 当成赌场,而聪明钱把它当成套利工具。在接下来的这篇长文中,律动 BlockBeats 采访了三位 Polymarket 的资深玩家,拆解他们的赚钱策略。

扫尾盘成新型理财工具

「Polymarket 上万刀以上的大单,有 90% 左右的成交价格都在 0.95 以上。」资深玩家 fish 开门见山地说。

在 Polymarket 这个预测市场上,这一种称为「扫尾盘」的玩法非常流行。

玩法很简单:当某个事件的结果已经基本尘埃落定,市场价格飙升到 0.95 以上、甚至接近 0.99 时,你以这个价格买入,然后耐心等待事件正式结算,吃掉那最后几个点的"确定性"收益。

扫尾盘的核心逻辑就四个字:时间换确定性。

当一个事件已经发生,比如某场选举已经有了明确结果,或者某个体育赛事已经打完,但市场还没正式结算时,价格往往会停留在接近 1 但不到 1 的这个区间。这时候入场,理论上只要等结算,就能稳稳地吃到那最后零几个点的利润。

「很多散户等不及结算啊,」fish 对律动 BlockBeats 解释道,「他们急着套现去打下一个盘,所以会直接在 0.997 到 0.999 的价格卖出,这就给大户们留下了套利空间。虽然每笔只赚 0.1% 的利润,但资金量够大、频率够高的话,积少成多也是笔可观的收入。」

但就像所有投资都是有风险的一样,扫尾盘也不是没有风险的「无脑理财」。

「这个玩法最大的敌人,」fish 话锋一转,「不是市场波动,而是黑天鹅事件和大户操纵。」

黑天鹅风险是扫尾盘玩家必须时刻警惕的风险。什么叫黑天鹅?就是那些看似已经板上钉钉的事情,突然出现了意外反转。比如某场比赛看似结束了,但事后被裁判判定无效;某个政治事件看似尘埃落定,但突然爆出丑闻导致结果被推翻。这些小概率事件一旦发生,你手里那些 0.99 买入的筹码瞬间就变成废纸。

「能反转的所谓黑天鹅事件,基本都是大户在操纵。」fish 继续解释道:「大户的玩法一般是这样的:比如说当价格接近 0.99 时,突然用大单把价格砸到 0.9,同时制造恐慌;在评论区、社交媒体上带节奏,散播可能反转的信息,放大散户的恐慌情绪;等散户恐慌性抛售后,再在低位置把筹码吃回来;事件正式结算后,这些大户不仅赚到了 0.9 到 1.00 的差价,还把散户本应该赚的钱也收入囊中。」

这就是大户操纵的完整闭环。

另一位资深玩家 Luke (@DeFiGuyLuke)补充了这个闭环中一个有趣的细节:「Polymarket 的评论区可读性特别高。这个现象我觉得挺特别的,在其他产品里很难看到。」

大家会写很多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其实很多人也知道你可以和大家统一方向什么的。所以操纵舆论在 Polymarket 上会变得很容易。

这也成了 Luke 现在创业的契机:「我之前用 Polymarket 的时候就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你看推特上的内容,大家都不想看,对吧?都是废话,也不真实。大部分人平时也不怎么说话。但你看 Polymarket 的评论区就很好玩,虽然他可能下注也就几十刀、一百刀,没多少钱,但话就长篇大论地在那儿讲。」

「你会发现这种内容特别有趣。所以当时我就觉得,Polymarket 评论区的可读性真的太高了。」正是基于这个观察,Luke 创业做了一个产品 Buzzing:允许任何人都能创建市场,有什么话题都可以。大家下注之后都能发评论,然后这些评论会形成一个 feed 流,通过内容去对市场做分发。

那说回来,既然扫尾盘有被操纵的黑天鹅风险,是不是就不能玩了?

「也不是。关键在于风险控制和仓位管理。比如我每个市场最多只上 1/10 的仓位」fish 补充道:「不要把所有资金压在一个盘口上,哪怕这个盘口看起来 99.9% 会赢。优先选择那些即将结算(几小时内)且价格在 0.997 以上的盘口,这样黑天鹅的时间窗口更短。」

polymarketanalytics 上显示的即将结束的市场

合计小于 100% 的套利机会

在 Polymarket 上有这么一个地址,它用半年时间把 1 万美元变成了 10 万美元,参与了超过 10000 个市场。

不是靠赌大小,也不是靠内幕消息,而是靠一种看似简单但执行起来需要技术含量的套利策略——在多选项市场中捕捉"合计小于 100%"的机会。

这种玩法的核心逻辑优雅得令人惊叹:在一个只有一个选项会胜出(Only 1 Winner)的多选项市场里,如果所有选项的价格加起来小于 1 美元,那么你买下所有选项各 1 份,结算后必然会获得 1 美元。成本和收益之间的差价,就是你的无风险利润。

好像这么听起来有点难理解。让我们用一个具体案例来说明。假设有个市场是关于"美联储 7 月是否降息"(Fed decision in July?),有四个买卖选项:

降息 50 个基点以上:价格 0.001 美元(0.1%);

降息 25 个基点以上:价格 0.008 美元(0.8%);

维持不变:价格 0.985 美元(98.5%);

加息 25 个基点以上:价格 0.001 美元(0.1%)

把这四个价格加起来:0.001 + 0.008 + 0.985 + 0.001 = 0.995 美元。这意味着什么?你花 0.995 美元买下所有选项各 1 份,等结算后,其中必有一个选项会胜出,你会获得 1 美元。利润是 0.005 美元,收益率 0.5%。

「别小看这 0.5%,如果你投入 1 万美元,就能赚 50 美元,一天做几十笔,一年下来收益惊人。而且这是无风险套利,只要市场正常结算,就必然盈利。」Fish 说道。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套利机会?

在多选项市场中,每个选项的订单簿(order book)是相互独立的。这就导致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大多数时候,所有选项的概率和是大于或等于 1 的(这是正常状态,做市商要赚买卖价差)。但是,当散户对某个单一选项进行交易时,只会影响那一个选项的价格,其他选项的价格不会同步调整。这就出现了短暂的市场不平衡——所有选项的概率和小于 1。

这个时间窗口可能只有几秒钟,甚至更短。但对于那些运行着监控脚本的套利者来说,这就是黄金机会。

「我们的 bot 会 24/7 不间断地监听所有多选项市场的 order book,」fish 解释道,「一旦发现概率和小于 1,立即用程序下单把所有选项买下来,锁定利润。一旦建立好 bot 系统,可以同时监控上千个市场。」

「这玩法跟加密货币里的 MEV(矿工可提取价值)原子套利有点像,」fish 继续说,「都是利用市场的短暂失衡,用速度和技术抢在别人前面完成套利,然后让市场重新平衡。」

不过可惜的是,这个策略目前似乎已经被几个 bot 垄断了,普通人是比较难在这个策略上赚到大钱的。理论上人人都能做的无风险套利,实际上已经变成了少数专业 bot 之间的战争。

「之后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fish 说,「取决于谁的服务器离 Polygon 节点更近、谁的代码执行效率更高、谁能更快地监听到价格变化、谁能更快地提交交易并确认上链。」

本质上,这也是做市商

说到这里很多人可能已经发现了,前面讲的那些套利策略,本质上也是在充当做市商的角色。

做市商的工作也不过就是:把 USDC 存入特定市场的池子,相当于同时在挂买 Yes 和挂买 No,给所有买家和卖家提供成交对手。存入的 USDC 会按当前的 Yes/No 比例被转成相应的合约份额。比如在 50:50 的价格下,存入 100 USDC 会被分成 50 份 Yes + 50 份 No。随着市场波动,你的 Yes/No 库存比例会偏离最优状态(比如 50:50)。优秀的做市商会通过主动交易或调整资金,不断重平衡仓位,锁定套利空间。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这些套利 bot 其实在充当做市商的角色——它们通过套利行为不断地再平衡市场,让价格更加合理,流动性更好。这对整个 Polymarket 的生态是有益的。因此 Polymarket 不仅不收手续费,还给 maker(挂单方)提供奖励。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Polymarket 对做市商其实算是非常友好了。」Fish 说道。

「从数据上来看,Polymarket 上的 market maker 在过去一年,应该赚了至少 2000 万美金。」这是两个月前 Luke 对律动 BlockBeats 透露的数字。「现在隔了几个月之后数据是什么样的,我们还没有统计,但肯定是更多的。」

「具体到收益模型,根据市场经验,一个相对稳健的预期是:成交量 (volume) 的千分之二,也就是 0.2%。」Luke 继续说道。

假设你在某个市场提供流动性,一个月的成交量是 100 万美元(包括你吃到的买单和卖单),那么你的预期利润大约是:100 万 × 0.2% = 2000 美元

这个收益率看起来不高,但关键在于这是相对稳定的收益,不像投机交易那样大起大落;而且如果扩大规模来提高收益,那么 10 个市场就是 2 万,100 个市场就是 20 万,如果再叠加平台的 LP 奖励和持仓年化,实际收益会更高一些,「但最主要的收入还是做市的差价以及 Polymarket 给的奖励,这两个部分」。

有意思的是,相比其他套利策略被 bot 卷到极致,在 Luke 看来,现在做市商这条路的竞争还不是很激烈。

「现在做 Token 交易竞争肯定是很激烈的,就会卷到硬件设备之类的。但 Polymarket 的市场竞争不是很激烈。所以现在的竞争还是集中在策略上,而不是速度上。」

这意味着对于有一定技术能力和资金的玩家来说,做市商可能是一个被低估的机会。而随着 Polymarket 获得 90 亿美元估值、流动性持续增长,做市商的收益空间只会越来越大。现在入场,或许还不算晚。

2028 年大选套利

在和律动 BlockBeats 对话的过程中,Luke 和 Tim 都提到了做市套利潜在的机会,特别是在 Polymarket 推出了 4% 理财收益的 2028 年美国大选市场上。

距离 2028 年大选还有三年,Polymarket 就已经开始布局了,平台为了抢占市场、吸引早期流动性,给出了 4% 的年化收益。

「可能很多人觉得乍一看,4% 的年化在币圈是一个很低的年华,放在 AAVE 之类的平台上 APY 会更高。」

「但其实我觉得 Polymarket 这么做,还是因为在和 Kalshi 做竞争。」Luke 解释道,「Kalshi 很早就对账户余额提供美国国债收益了,这其实在传统金融产品里很常见。比如盈透证券,钱放在里面即使你没主动买债券、股票,也能享有一个收益率。这些都是传统金融产品很常见的功能。」

「而 Kalshi 是个 Web2 产品,所以实现起来很容易。」Luke 继续说,「但 Polymarket 一直没这么做,是因为它的钱都在协议里,比较难实现。所以在这个理财功能上,Polymarket 之前是比 Kalshi 差一点的。」

这个缺点在 2028 年这种长周期市场上就更明显了。「你想啊,现在放钱进去,要等三年才能结算,结果这三年你的钱都闲着,多少有点难受对吧?所以他们就是为了跟竞争对手拉平这个差距,推出了这个年化奖励,应该是他们自己在补贴。」Luke 说道。

「不过我觉得,做市商的目标肯定不是这 4% 的年化,这个年化收益主要还是针对普通用户的。」通过这个补贴,用户的交易成本也就有了一定的减少,对于在 Polymarket 上长期刷交易量和交易笔数的人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毕竟工作室对成本和收益的计算还是非常敏感的。

Tim 在这方面的研究也非常深入,「如果仔细研究这个机制的细节,就会发现,对于做市商来说,这里面藏着远比 4% 更大的套利空间。」

「Polymarket 给的奖励是很多人没有注意到的细节,每个选项都额外提供 300 美元的每日 LP 奖励。」Tim 继续展开说道:除了 4% 的持仓年化,Polymarket 还会给做市商额外的奖励。如果你在这个市场中提供流动性——也就是同时挂买单和卖单,帮助市场维持深度——你就能分享这每天 300 美元的 LP 奖励池。

Tim 简单算了笔账。假设「2028 年大选总统是谁?」这个市场有 10 个热门选项,每个选项每天 300 美元 LP 奖励,那总 LP 奖励池就是每天 3000 美元。如果你占据了 10% 的流动性份额,每天就能分到 300 美元,一年下来就是 109,500 美元。

「这还只是 LP 奖励。如果加上做市的买卖价差利润,再加上 4% 的持仓年化复利,三重收益叠加起来是很容易超过 10%,甚至 20% 以上的。」

「如果你问我,2028 年大选做市值不值得做?我的答案是:如果你有技术、有资金、有耐心,这是一个被严重低估的机会。但说实话,这个策略并不适合所有人。」

Tim 说道:「它适合那些有一定资金量(至少几万美元)的稳健型玩家;适合有编程能力、能搭建自动化做市系统的技术型玩家;适合不追求暴富、愿意用时间换稳定收益的长期主义者;也适合对美国政治有一定了解、能判断市场趋势的玩家。

但它不适合资金量太小(几千美元)的玩家;不适合追求短期暴富、耐不住性子等四年的投机者;不适合完全不懂美国政治、无法判断市场合理性的小白;也不适合需要资金流动性、随时可能要用钱的玩家。」

Polymarket 上的新闻交易

在深入研究 Polymarket 的市场数据时,Luke 和团队发现了一个颠覆常识的现象。

「大家之前都说好像 Polymarket 用户很聪明,有先见之明对吧?就是事件还没有结果之前,大家就已经通过交易预测出了结果」Luke 说道,「但其实恰恰相反。」

「Polymarket 上大部分用户其实都是笨蛋钱,挺菜的,」Luke 笑着说,「大部分情况下,这个事件大家都误判了。然后都是等事件有结果、有新闻了,很多人才去抢跑,然后去套利,把价格拉到预期的位置,把价格推向 Yes 或者 No。但在新闻爆出来之前,很多时候大家都看错了。」

「从数据上来看,」Luke 继续解释,「整个 Polymarket 这个市场,其实用户的投注、价格反馈都是滞后于真实事件的。经常出现的情况是,真实事件已经发生了,但大家的投注都是错的,然后就会出现很大的反转。」

Luke 举了一个生动的案例:「比如那个教皇选举,先选出来的是一个美国国籍的教皇。在梵蒂冈公布这个结果之前,那个美国教皇候选人的胜选概率还是千分之几,非常非常低。但梵蒂冈这边一公布,哐,价格狂涨。」

「所以你能看到,这些市场里用户经常投注出错,」Luke 总结道,「如果你有相应的新闻源,能第一时间去抢跑,感觉是有利可图的。我觉得这个事情还是可以做的。」

但这条路的门槛也依旧不低。

「我觉得这个对开发要求比较高,」Luke 坦言,「你需要及时接入新闻源,有点像做那种有点像 MEV 的感觉。你又要确定性地抓取新闻,又要加好几层,然后做好自然语言理解,快速做交易。但这个肯定是有机会的。」

在 Polymarket 这个 90 亿美元估值的战场上,我们看到了各种各样的赚钱策略,但无论是哪种策略,似乎许多在 Polymarket 上赚到钱的低调玩家,更多是把这里当套利机,而不是赌场。

从我们的采访中可以清晰地看到:Polymarket 的套利生态正在快速成熟,留给后来者的空间正在变小。但这不意味着普通玩家就没有机会了。

回到文章开头的那组数据:PNL 超过 1000 美元就能进 TOP 0.51%,交易量超过 5 万美元就是前 1.74%,完成 50 笔交易就超过 77% 的用户。

所以即使从现在开始频繁做交易,到了空投的那天,作为近几年里融资金额最大的币圈项目,Polymarket 或许还是会给普通玩家一个大惊喜。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

分享至:
APP下载

X

Telegram

Facebook

Reddit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