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币条例落地后,香港 RWA 产业链如何重塑资产流通逻辑?

CN
12天前

来源:DMI 资讯

2025年8月1日,香港《稳定币条例》正式生效,标志着香港虚拟资产监管从框架构建迈向实操落地阶段。该条例不仅为稳定币发行设定了明确准入门槛,更通过规范法币锚定型代币的清算最终性,为现实世界资产(RWA)的链上映射提供了支付结算基础设施,推动香港向全球代币化金融中心迈进。

无独有偶,美国《GENIUS法案》几乎同期落地,表明全球主要经济体对加密基础设施的认知从「投机性数字资产」转向「金融系统组成部分」,开启从链上支付走向链上信用的路径演进。据OKG Research预测,若发展顺利,2030年前全球稳定币供应量有望突破3万亿美元,年交易总量或将逼近当前全球GDP体量。

此外,近日备受关注的全球首个RWA注册登记平台(由行业自律组织「香港Web3.0标准化协会」发起)也将于今日(8月7日)上线,旨在打通RWA资产代币化的数据化、资产化和金融化全过程服务体系,标志着实体资产大规模上链的时代即将拉开帷幕。

在这场基础设施重构竞赛中,香港正凭借其金融基建底蕴和政策响应速度,力争在稳定币与资产代币化发展上占据先机。本文旨在盘点香港虚拟资产监管框架、梳理RWA政策演进脉络,聚焦二者协同下的技术与制度逻辑、关键试点及未来趋势。

注:本文引用RWA项目不包含链上生态或未经香港证监会批准/香港金管局Ensemble沙盒试点认可的概念项目。

稳定币与RWA:支付体系与价值体系的融合

现实世界资产(Real World Assets/"RWA")代币化是指通过区块链技术、智能合约及合规框架,将现实世界中的实物资产(如房地产、大宗商品)、金融资产(如债券、股票)或其他财产权益(如知识产权、碳排放权)进行数字化表征,形成可在链上记录、交易和管理的通证化凭证。目前国际上较为成熟的RWA代币化案例(贝莱德BUIDL国债代币化基金、迪拜土地局代币化平台等)多数基于以太坊标准构建智能合约。

从代币化的视角来看,稳定币(Stablecoin)与RWA本质上源于同一技术范式——即通过区块链的数字化簿记、智能合约的可编程性和去中心化验证,重构传统资产的持有、交易和管理方式。两者分别代表了该技术范式在不同功能维度上的延展:稳定币侧重于打造链上的流通媒介,而RWA则聚焦于构建价值锚定体系。

一般而言,稳定币(如USDT、USDC)通过锚定法币或商品,成为连接传统金融与加密经济的「桥梁资产」,通过牺牲资产多样性换取高频交易的稳定性;而RWA则是通过将各类现实资产或复杂权益转化为可编程、可分割的链上凭证,为数字货币提供「现实支撑」。二者共同构建起了链上金融的完整闭环,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金融交易流程中效率低下(如跨境结算)、门槛过高(如不动产投资)等痛点。

RWA监管架构:双轨并行,穿透式监管

《稳定币条例》的生效与此前落地的一系列虚拟资产监管政策构成了协同效应。据中豪律师事务所顾问律师陈明杰、汤伟佳撰文,香港RWA监管的总体原则与架构包括:

1、「实质重于形式」(See-Through)原则:


首先对底层资产属性进行判定,聚焦于代币化背后的实物资产属性,不因其「上链」而发生改变:

基于香港证监会「相同业务、相同风险、相同规则」的监管原则,证券型代币(STO)被明确定义为证券,受《证券及期货条例》约束,需持牌运营(如1号、4号、9号牌照),仅限专业投资者参与(于2023年11月取消强制要求);非证券RWA(如碳信用、房地产收益权)则被纳入《打击洗钱条例》框架,通过沙盒试点创新并探索合规路径。

注:STO与RWA虽同属资产通证化范畴,除监管合规路径(是否被认定为证券)以外的区别主要在于设计理念底层资产权属结构:STO注重证券领域,通常代表股权或债权,持有者享有资产的部分所有权与控制权,包括分红、投票权、清算权等法定权益;而RWA(证券/非证券)更侧重于将各种现实世界的资产引入区块链,且更聚焦于收益权的链上映射,投资人通常不拥有底层资产,仅分享其未来现金流(如租金收入、能源收益等),进而提供了更多流动性和交换方式。

2、金管局与证监会协同互补

香港金管局聚焦于金融稳定和支付功能监管,通过Ensemble沙盒(2024年3月启动,2024年8月正式进入测试阶段)推动代币化技术试验,在受控环境下积累经验并完善业务流程;香港证监会则负责资本市场和投资者保护监管,在「同业同规」的穿透式监管原则基础上,明确产品安全性、信息披露与风险管理要求。

3、稳定币立法完善支付闭环

稳定币法规的实施,不仅为稳定币在RWA生态中的应用提供了法律依据,也补齐了RWA融资链条中资金端的合规缺口,使得资金在传统金融体系与区块链世界之间的流动更加顺畅和安全,为RWA项目的大规模推广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香港RWA产业政策脉络:三阶段推进,制度与试点并行

1、初步探索阶段(2017–2022

  • 2017年9:香港证监会发布《有关首次代币发行的声明》,明确将符合「证券」定义的数码代币业务纳入监管范围,从事相关业务必须获牌/注册。
  • 2020年12月:香港证监会正式颁发首个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牌照,持牌方为BC科技集团旗下OSL Exchange其交易平台仅允许向专业投资者提供服务,系香港首个符合虚拟资产监管框架的合规平台。
  • 2022年10:香港政府发布《虚拟资产政策宣言》,提出现实资产代币化设想、绿色债券代币化试验计划,开启资产上链与合规探索。

2、完善监管体系(2023–2024

  • 2023年6 :香港虚拟资产服务提供者(VASP)制度正式实施,6月1日前已在香港运营的平台有12个月的拿牌过渡期,就此奠定合规基础。
  • 2023年11:香港证监会发布两份重要通函——《有关代币化证监会认可投资产品的通函》《有关中介人从事代币化证券相关活动的通函》,强调代币化证券本质仍属传统证券,须遵守《证券及期货条例》等现行证券法规,并取消「仅限专业投资者」限制。
  • 2024年3:香港金管局启动Ensemble项目沙盒,专注于探索代币化技术的应用场景,其中绿色债券、供应链金融、碳信用、房地产等多个RWA代币化试点项目陆续落地。
  • 2024年11:香港金管局推出数码债券资助计划,鼓励更多金融机构及发行人在资本市场交易中采用代币化技术。
  • 2024年12:《稳定币条例草案》提交立法会审议,明确法定货币稳定币发行人须取得牌照。

3、深化创新应用(2025年至今)

  • 2025年2:香港证监会发布「A‑S‑P‑I‑Re」(Access、Safeguards、Products、Infrastructure、Relationships)监管路线图及12项具体行动计划,涵盖虚拟资产场外交易及虚拟资产托管服务的新监管框架。
  • 2025年5:香港立法会通过《稳定币条例》明确稳定币发行者必须为特许机构、保证全额储备、资本充足要求、合规销售渠道限制等。
  • 2025年6:香港政府发布《香港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2.0》并推出LEAP框架,明确将RWA代币化作为核心推动方向,政府债券代币化、自有资产与金融工具代币化得到政策支持,强调贵金属、可再生能源等多个实物资产领域。
  • 2025年8:《稳定币条例》正式生效,预计最早于2026年初发放首批稳定币牌照,且首批发牌数量有限。

香港RWA标志性试点与市场案例

  • 2023年2:香港政府发行全球首批政府绿色债券代币,规模约8亿港元,集合香港债券托管系统(CMU)与高盛GS DAP区块链代币化平台,提升结算效率(T+5 → T+1)。
  • 2023年9月:太极资本联合太子地产发行STO香港首单房地产STO,开启香港房地产资产链上代币化先河。
  • 2023年12月:嘉实国际成功发行香港首支代币化基金,基金仅面向专业投资者,投资高评级美债。由嘉实基金香港子公司嘉实国际资产管理作为基金管理方,Meta Lab HK 提供代币化解决方案。
  • 2024年3月:汇丰银行正式推出代币化黄金产品,为香港首个获证监会零售牌照的RWA产品,底层资产为伦敦金银市场协会(LBMA)认证实物金条。
  • 2024年8月:朗新科技、蚂蚁数科基于香港金管局Ensemble沙盒,推出国内首单基于新能源实体资产RWA,验证跨境资产代币化路径。
  • 2025年2月:华夏基金(香港)推出亚太首只零售代币化基金(港元),支持以港币、美元和人民币进行申赎、即使结算。
  • 2025年3月:太保资管、HashKey Chain联手推出中资机构首单链上货币基金「CPIC Estable MMF」,首日申购达1亿美元。
  • 2025年7月:德林控股拟代币化整体价值最高为5亿港元资产,包括中环威灵顿街92号「德林大厦」若干权益及基金资产权益。

港股上市公司布局RWA,资本市场积极响应

德林控股投资RWA金融科技公司Asseto

2025年8月1日,德林控股以129.03万美元投资Asseto Holdings Limited,该公司专注于RWA代币化,涵盖基金、债券、股票、房地产等资产类别。作为HashKey集团的战略合作伙伴,Asseto的战略行业合作网络还包括两家准备递交香港稳定币牌照申请的企业。

华检医疗与华大基因合作设立RWA基金

2025年7月30日,华检医疗与华大共赢合作成立全球首只创新药知识产权代币化基金(IVD-BGI CoWin),专注于医药资产的数字化流通。该基金将投资于华检医疗在香港和美国的Web3交易所生态项目。

复星国际旗下星路科技完成近千万美元A轮融资

2025年7月30日,星路科技宣布获Solana Foundation等Web3机构投资,用于构建RWA平台(FinRWA Platform),整合法币、稳定币与数字资产,提供传统金融与数字资产的连接方案。

阿里旗下狮腾控股进军稳定币及RWA

2025年7月28日,狮腾控股宣布成立数字金融集团,由渣打银行前高管曾璟璇领导,计划发展多币种稳定币及RWA代币化解决方案,并与传统金融机构合作,构建并部署新一代数字支付基础设施。

国富量子策略投资RTree,深化RWA布局

2025年7月28日,国富量子策略投资RTree Tech Service 48.9万美元,推动旗下资产的代币化进程,相关资产包括自有艺术品、贸易应收账款、信用证及票据等供应链资产。

华兴资本计划拓展数字资产业务

2025年6月26日,华兴资本宣布投资1亿美元进军Web3.0及加密货币领域,计划申请扩展现有证监会牌照(1、4、9号)至数字资产业务,并加大对RWA资产的投入,以支持香港成为全球数字资产中心。

结语

获批牌照仅是起点,在香港「制度先行、稳中求进」的监管哲学指导下,稳定币将得以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与现实资产实现高效协同。与此同时,RWA的核心竞争力在于,通过区块链技术让传统低流动性资产得以拆分并实现高频流转,释放出远超传统ABS的灵活度与市场潜力,而稳定币正是承载这些链上资产的交易媒介。

展望未来,如何平衡创新与风险、吸引全球资本参与,仍是香港业界需要持续探索的方向。若能以稳定币为枢纽、以RWA为引擎,制度、产业与技术三位一体协同推进,将助力香港真正迈入全球链上金融的价值核心地带,实现从「虚拟资产试验田」到「全球代币化金融中心」的跃迁。

转载文章如有版权争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

3万U奖池+60%加息券,送$14,000
广告
分享至:
APP下载

X

Telegram

Facebook

Reddit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