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p大鹏|2025年07月10日 12:36
从Kroma关停看 #ETHS 的价值崛起:没有去中心化,扩容将毫无意义
引言
以太坊作为最具代表性的智能合约平台,其原初使命在于构建一个无需许可、开放透明、抗审查的执行环境,赋能全球用户以最小的信任成本运行合约、存储资产与组织协作。
然而,伴随着用户规模增长及合约应用复杂度提升,以太坊主网在性能瓶颈、交易拥堵、Gas费用攀升等方面面临现实挑战。
在此背景下,扩容被视为以太坊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Rollup 作为目前最受推崇的扩容路径,迅速获得广泛采用。但现实中,多数 Layer 2 网络在提高性能的同时引入了中心化排序器、可升级合约和多签治理,逐步背离了以太坊“去中心化”的精神内核。
2025年6月,Kroma 宣布终止主网运行,要求用户在21天内手动提取资产,否则将被永久锁定。这一事件成为撕开“传统Rollup扩容”神话的现实注脚——没有真正的去中心化,扩容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中心剥夺。
本文将从Kroma事件出发,深入剖析当前L2生态的治理集中、结构风险与价值割裂问题,并重点介绍被以太坊基金会支持的Unstoppable Rollup架构,以及ETHS作为该架构下的原生资产,是如何在无治理、不可篡改结构中重建主网共识、价值回流与生态信任的。
1. 以太坊 L2 的中心化困局:Kroma事件不是孤例,而是整个系统性危机的显影
1.1 Kroma关停事件回顾:一个L2是如何在一夜之间消失的
2025年6月,Kroma 这条以 Optimism Bedrock 构建的以太坊 L2 扩容网络宣布主网即将关闭。不是升级,不是迁移,是彻底终止。用户被要求在21天内提走所有资产,否则将面临永久锁定的风险。KRO 代币、ETH、质押资产、NFT、流动性池中的资产——一夜之间,化为不稳定的数字幻影。
Kroma 本质上是一个中心化控制权较强的 Optimism Rollup ,尽管表面上采用 OP Stack,但它具备以下典型「可控」特征:
• 核心运维团队控制升级权限:官方可直接升级合约与关键参数;
• 中心化的 Sequencer :交易排序权与状态更新依赖官方实体;
• 强制退出机制虽存在,但需依赖运营接口支持;
• L2 与 L1 之间桥接资产迁移也被集中管理。
正是因为这一切架构依然具有「中心依赖性」,Kroma 才能在一纸公告中宣布主网终止——而用户的资产安全、交互预期、链上合约则瞬间变成技术废墟。
分享至:
脉络
热门快讯
APP下载
X
Telegram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