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将认比特币作抵押品 CEX 顶流如何站稳机构风口?

CN
12小时前

撰文:落落

编辑:文刀

近日,全球知名投行摩根大通「计划接受全球机构客户将其持有的比特币和以太坊作为贷款抵押品」,这一消息再次被加密行业视为「机构认可」的重要风向标。

事实上,比特币领衔加密资产市场上半年涨幅的背后,机构投资人正是重要「推手」。随着 ETH、SOL、BNB 被纳入一些上市公司的资产储备甚至被多家公司作为财库标的后,机构市场再次显示了强劲的增量潜力。

根据安永 - Coinbase 联合发布的《2025 年机构投资者数字资产调查报告》显示,资产管理公司、对冲基金、私人银行、风投基金、家族办公室等在资产配置决策有影响力的机构投资者,都对加密资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报告指出 86% 的受访机构投资者已持有数字资产敞口,并计划在 2025 年后进一步扩大配置。

机构投资人的入局,一定程度上和多个司法管辖区对加密资产合规化监管的进展密切相关,与此同时,Coinbase、Binance 等全球顶级的加密资产交易所也在增加并优化机构客户的投资工具,以求站稳「机构牛」的风口。

机构对加密资产投资需求激增

「机构需求推动创纪录的增长。」2025 年 10 月,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团(CME Group)在第三季度加密资产市场洞察报告中披露,其加密资产期货和期权交易量突破 9000 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

今年下半年,全球知名加密资产交易平台 Binance 则加紧推出了多项针对机构客户的服务。

今年 7 月,Binance 推出机构借贷业务,为机构客户提供现货、全仓杠杆和统一账户之间的交叉抵押功能。紧接着 Binance 对外宣布,为合规机构设计的 Binance 三方托管服务,将在年底前免除质押资产的手续费。

自 9 月 30 日开始,Binance 面向机构推出的加密即服务(CaaS)解决方案,将向成熟的持牌银行、券商和交易平台开放早期访问。

Binance 的一系列动作,快速应对了当前激增的机构加密资产配置需求。

《2025 年机构投资者数字资产调查报告》显示,59% 的机构受访者计划将超过 5% 的资产管理规模配置到加密资产;机构的配置也不仅仅是持有比特币(BTC)、以太坊(ETH)、瑞波(XRP)、Solana(SOL)等主流加密资产,还会深入质押、借贷、衍生品等 DeFi 场景,有 57% 的受访者将代币化资产也纳入了「计划配置」的范畴内,以实现投资组合的多元化。

机构配置加密资产环比变化

目前,传统资产管理公司和对冲基金是最主流、资金量最大的一类机构客户。

根据公开消息,对冲基金如 Bridgewater(桥水)、Renaissance Technologies 等,已经将加密资产作为其全球宏观策略的一部分,用于对冲法币贬值,或纳入投资新兴资产类别;Millennium Management 这样的多策略对冲基金可能会交易加密资产以获取早期收益。

而高盛、摩根大通等投行和资管机构则开始为机构客户提供加密资产衍生品,如期货、期权、掉期交易,并代表客户在交易所执行大宗交易;BNY Mellon(纽约梅隆银行)、State Street(道富银行)则进入数字资产托管服务市场。

正如 BinanceVIP 及机构业务负责人 Catherine Chen 描述的那样,「数字资产的需求增长速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快,传统金融机构再也无法袖手旁观。然而,从零开始构建加密资产服务体系既复杂又昂贵,而且风险很大。因此,我们创建了‘加密资产即服务’—— 一种为机构提供值得信赖的即用基础设施解决方案。」

早在 2018 年 5 月,美国加密资产交易平台 Coinbase 就开始推出面向机构投资者的产品,宣称「已有超过 100 家对冲基金宣布计划交易和投资加密资产」,这表明机构客户对数字资产兴趣从 7 年前产生。Coinbase 也顺势在当时推出了机构级别的托管服务平台,并在随后几年间增加适配机构的产品。

毫无疑问,Coinbase、Binance 等顶级加密资产交易平台已然成为传统金融与数字资产新金融的重要桥梁。

对于处于加密资产产业链较顶端的交易平台来说,获得广泛的机构客户认可,不仅意味着庞大的托管规模及交易体量,更重要的意义是证明区块链支撑的新兴金融能够得到广泛采用。


Binance 如何建立机构信任?

想要获得资管公司、对冲基金、银行的青睐,交易所们就要满足机构们的需求。

《2025 年机构投资者数字资产调查报告》显示,机构愿意配置加密 / 数字资产的前三大原因依次为「收益高于其他资产类别」(59%)、「投资创新技术」(49%)、「对冲通胀」(41%);而主要的顾虑包括监管不确定性(52%)、波动性(47%)、资产托管安全性(33%)。

由此可见,合规、安全仍然是机构入局加密资产最关心的要素,也是加密资产交易平台承接机构客户时首要解决的信任问题。

在预计 32.8 亿美元规模的全球托管市场中,并非所有平台都能提供真正的机构级安全保障,以及明确的监管支持,因此持牌合规的机构级托管服务就至关重要。

目前,诸如 Anchorage Digital、纽约梅隆银行、Sygnum Bank 等顶级托管机构都拥有强大的监管保护,包括 OCC、NYDFS、FINMA 许可证,以及全球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全面审计,这让他们成为对冲基金、主流经纪商、流动性提供商、Fintech 公司首选的托管机构。

Binance 在构建机构客户服务体系时,就优先选择解决合规和安全需求,早在 2023 年 12 月,Binance 就推出了加密货币交易所行业首个银行三方合作模式,允许投资者将交易抵押品存放在交易所外,同时继续在 Binance 平台上无缝交易。其中,Sygnum Bank 就是 Binance 的三方银行合作伙伴之一。该数字银行集团持有瑞士银行牌照,同时在新加坡拥有 CMS 和主要支付机构牌照,与 Binance 合作为对冲基金、经纪商等机构客户提供托管与交易服务。

Binance 于 7 月开始支持代币化现实资产(RWA),例如 USCY 和 cUSDO,允许机构客户除了持有法币、政府债券等传统抵押品外,还可以通过三方银行合作伙伴持有这些具有收益的代币化资产。

今年 8 月,据金融时报报道,西班牙银行 BBVA 也与 Binance 达成三方银行协议,允许客户将其数字资产存储在加密资产交易所之外账户,增加了资产安全托管选择。在新的架构下,BBVA 将客户资金以美国国债的形式托管,而 Binance 则接受这些国债作为交易抵押品。

这种架构沿袭了传统金融市场长期采用的模式,大大降低了交易对手方风险。通过分离托管与执行,机构能更好地协调加密资产管理与内部风控及外部合规的要求,既无需共享资产,也不会失去控制权。

在安全构筑信任的同时,Binance 也针对 VIP 和机构的交易需求构建了全维度的产品,包括大宗交易服务、衍生品、机构借贷等等。

到了今年 9 月,Binance 又推出了「加密资产即服务」(Crypto-As-A-Service 即 CaaS)解决方案,试图从体验层面捕获更多的传统机构客户。

Binance 推出 CaaS 解决方案

Binance CaaS 解决方案专为计划大规模进入加密资产市场的受监管大型金融机构打造,将交易、流动性获取、托管、合规与结算等多重功能无缝集成至机构自身的平台体系中,从而免去了从零开发复杂基础设施的高昂成本与技术负担。

与业内其他服务提供商相比,Binance CaaS 的核心创新在于:它将 Binance 的全球订单簿访问能力与机构的内部流动性相结合,使机构能够以「最佳价格匹配」的方式,在自身客户间直接撮合订单。

这种对内部流动性的高效利用,不仅显著提升了交易效率、降低了成本,更重要的是,由于与 Binance 底层基础设施的深度集成,即便机构内部订单规模有限,仍可直接接入 Binance 全球现货与期货市场,从而实现一致的执行体验与紧密的价差表现。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目前,Binance 机构客户注册量同比增长 97%,日均交易量已达到 880 亿美元。Binance 如此重视机构客户,不仅出于市场份额的考量,也与其推动「金融包容性」的长期战略目标息息相关。

Binance 首席执行官 Richard Teng 表示,推动加密资产大规模采用,除了需要健全的监管与合规体系外,机构采用正成为关键驱动力。「想想外汇、大宗商品、股票和债券,总是首先是机构采用层,然后是企业、高净值个人,最后是散户。」

他指出,从去年开始,行业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美国率先批准加密资产 ETF,随后全球范围内的批准陆续展开。「最终,它赋予了加密资产应有的信誉,我们看到了采用方面的急剧增长。富达、贝莱德、嘉信理财甚至摩根大通都从加密资产的怀疑论者变成了现在的信徒,并提供加密产品。所以,机构浪潮正在到来。」

(声明:请读者严格遵守所在地法律法规,本文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

分享至:
APP下载

X

Telegram

Facebook

Reddit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