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给 Binance 的一些建议——

CN
BITWU.ETH
关注
7小时前

下面是给 Binance 的一些建议——

当杠杆率被推至极限、深度在毫秒内蒸发时,价格的暴力波动只是一种症状,真正的病因是整个系统的「过热」。

市场在那一刻崩塌,并不是因为有人犯错,甚至没有人作恶,因为所有机制都在“正常运作”。

但是这恰恰是最可怕的地方。

币安承受了整个系统的杠杆洪流,也暴露了行业的真相:

市场不是因为弱而崩,而是因为在「过度强大」的杠杆结构下,终于触碰了自身的极限!

从数据和微观结构来看:

Portfolio Margin(投资组合保证金)系统允许用户以多种资产(USDE、WBETH、BNSOL 等)作为抵押;这些资产在同一系统中互相影响,当一个抵押品价格暴跌时,会触发连锁清算(Cascade Liquidation);

系统过度信任“流动性持续存在”的假设,但当 LP 突然撤出,整个抵押体系瞬间坍塌。

这意味着币安在系统设计上,允许了过多的层级杠杆互锁(multi-layer leverage interlock)。

这种结构在平稳时期极度高效,但在极端环境下,会把局部风险“机械化地放大”。

所以我认为币安的责任在于:

没有为“流动性崩塌场景”设计足够的断路机制(circuit-breaker),让杠杆系统在正常运行时自我毁灭。

技术与机制层面的改进方向 如果币安真想从这次事件吸取教训,以下几个方向至关重要:

1️⃣ 限制交叉抵押风险(Cross-Margin Containment):

Portfolio Margin 是币安近几年最大的结构创新,但同时也是最大风险源。

改进建议:

逐步隔离高波动资产(Altcoins)与核心抵押资产(BTC、ETH、USDT);

对“稳定币+山寨币”类组合实行更高的风险权重系数;引入动态折算机制(Dynamic Haircuts),让高波动资产在极端行情中自动提高抵押折扣。

2️⃣ 改善清算逻辑与透明度;

在极端波动中,币安的清算系统表现得“太机械”:

清算触发区间过窄;ADL(自动减仓)算法优先平掉对冲仓位; 导致市场失衡更严重。

改进建议:

实施分层清算模型,先冻结追加保证金区间,再分批减仓; 引入公开的清算监控面板,让市场参与者实时看到全网杠杆分布; 对应极端事件,启动延迟成交保护

(Latency-Aware Protection),减缓连锁滑点。

3️⃣提升极端情况下的流动性预案:

币安在流动性骤降期间,bid-ask spread 飙升 200bps。

这说明 LP(做市商)在系统性波动中集体下线。

建议:

与核心做市商签署“流动性承诺合约(Liquidity Commitment Agreement)”,在极端行情下必须保持最小挂单深度;

设立内部稳定市场基金(Market Stability Fund),类似传统市场的 circuit-breaker;

允许在系统崩溃时临时关闭交叉抵押机制,仅保留主抵押品交易。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

分享至:
APP下载

X

Telegram

Facebook

Reddit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