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Tia,Techub News
「这场「脱锚风暴」其实是在 Binance 上的局部事件:Bybit 上 USDe 短暂下探到 0.92 就快速回归,而链上 Curve 的主要流动性池几乎稳如泰山,价格波动仅 0.3%。其他交易所如 Kraken、OKX 等几乎没有受到影响。」
事件发生在 2025 年 10 月 11 日早晨。全球加密市场波动剧烈,由于外部利空(如川普关于关税的言论)引发 BTC、ETH 暴跌,一些巨鲸或机构用户在杠杆交易和循环借贷中积累了大量仓位。当价格快速下跌时,清算引擎启动,触发了大规模 USDe 抛售,进而导致 USDe 脱锚。其中 Binance 上的 USDe 价格一度从接近 1 美元直跌至 0.66。

然而,如果把视野放宽到整个生态,会发现这场「脱锚风暴」其实是在 Binance 上的局部事件:Bybit 上 USDe 短暂下探到 0.92 就快速回归,而链上 Curve 的主要流动性池几乎稳如泰山,价格波动仅 0.3%。其他交易所如 Kraken、OKX 等几乎没有受到影响。
为什么 Binance 上的 USDe 发生脱锚?
在本轮 USDe 脱锚事件中,Binance 的高杠杆产品设计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Binance 曾在 9 月份的时候上线了关于 USDe 的 APY 12% 的营销活动。参与这个活动有三种方式增加杠杆:
1. vip loan,可以循环贷做到 3.5 倍;
2.存贷易,可以循环贷做到 3.5 倍;
3.杠杆交易,大户可以做到 5 倍杠杆。
部分机构和大户通过 VIP Loan、存贷易以及杠杆交易等方式,放大了头寸的风险敞口。由于这些产品允许用户以较高倍数进行循环借贷或加杠杆,当市场波动时,这些高杠杆仓位极易被集中清算。
尤其是在 USDe 价格开始松动的时刻,系统会触发强平机制:循环贷用户为防止爆仓,被迫抛售手中抵押的资产,甚至包括 USDe 本身。由于这些抛售动作通常发生在较短时间内,市场承接能力不足,便形成了「连锁式」下跌压力。简言之,价格的初步下滑触发了清算,而清算又反过来加剧了价格下跌,形成恶性循环。
「vip loan」、「存贷易」影响较小,「杠杆交易」为重灾区
benmo.eth 从借贷和杠杆交易的角度对 USDe 脱锚进行的一系列分析文章中表示,对于这三种产品,「vip loan」用户属于无灾区。资金端不受影响。「存贷易」影响较小,而「杠杆交易」为重灾区。
「VIP Loan」是一种机构级循环借贷产品,本质上是点对点的场外授信(OTC credit line),用户多为有风控系统的大户或做市商。虽然它名义上也可以做到 3.5 倍杠杆,但其借贷过程通常是账户内净头寸管理,抵押物和负债在系统内部有实时净额监控,且不会全部换成 USDe。换句话说,这类资金并没有形成集中性的「USDe 买盘杠杆链」,而且大户往往会在脱锚迹象出现前提前减仓或调仓,因此这里基本未形成连锁爆仓。
「存贷易」属于半自动化的循环贷产品,主要面向散户或中小机构,用户通过抵押 USDe 可自动借出更多 USDe 再投入赚取利息或参与申购。由于其循环逻辑更机械化(系统自动循环),部分资金确实被反复放大杠杆至 3.5 倍,但其整体资金体量有限,而且借出的 USDe 很大比例被重新存回币安赚取固定收益(例如 12% APY 活动),形成一种“锁仓式杠杆”,流动性反而被抑制。因此在脱锚时虽然出现局部爆仓,但没有像杠杆交易那样形成系统性抛压。
真正引爆脱锚的导火索出现在杠杆交易板块。币安的杠杆产品允许用户用 BTC、ETH 等主流资产作为抵押,借出 USDT,再去买入 USDe 或参与循环套利。表面上这是一个安全的双向市场,但由于币安账户体系采用统一保证金机制,意味着用户在合约、杠杆、借贷之间的头寸是共享风险的。
因此,当 BTC 与 ETH 在快速下跌时,那些使用高倍杠杆循环的巨鲸账户首先遭遇保证金告急。清算引擎开始抛售 USDe 来偿还 USDT 负债,而不是反向补仓。随着清算触发,系统在现货市场上不断抛出USDe,引发价格螺旋式下跌。
最初的跌幅并不致命,USDe 从 1 美元滑落到 0.91 美元,但随着跌破 0.82 美元这一关键清算阈值(对应于 5 倍循环贷的强平线),集中清算的「决堤效应」彻底爆发。巨鲸仓位连环爆破,抛压如洪水般席卷整个市场,最终在短短几分钟内将价格击穿至 0.66 美元。
为什么 Binance 上 USDe 价格暴跌,但 Bybit 上的跌幅有限,且链上价格几乎没动
USDe 是一种可以随时在链上进行 1:1 铸造与赎回的稳定币。也就是说,如果你有足够的底层抵押资产(例如 ETH、stETH、USDT),你就可以在协议层直接兑换成 USDe,反之亦然。
由于这种机制是开放且自动化的,链上价格基本不会长期偏离 1 美元。当市场价低于 1 美元(比如 0.99 美元)时,套利者可以在二级市场买入 USDe,再赎回成 1 美元的底层资产,立即赚取差价。只要这种套利成本(包括 gas 与手续费)低于 0.1%,套利者就会自动启动操作。
Binance 当时的特殊情况是:在脱锚时段(10 月 11 日早上),ETH 提现受阻,也就是说从 Binance 把 ETH 转出以进行 mint/redeem 的路径被堵住了。
套利者没办法在 Binance 内完成「买低赎回」的闭环,于是 Binance 的 USDe 价格就没有被套利力量修正,导致脱锚越来越严重。
而在 Bybit 上情况不同:Bybit 自身集成了 USDe 的 mint-redeem 模块,套利机器人可以在交易所内部完成「买低赎回」操作。
于是当套利者发现 Binance 的 USDe 跌到 0.8 美元、0.7 美元时,他们聪明地把 USDe 通过 BSC 转到 Bybit,然后在那里抛售。
这一波抛压使 Bybit 价格短暂跌到 0.92 美元,但因为有站内自动化套利,价格很快被买回、重新锚定在接近 1 美元。
Binance 的官方定性与补偿
此后,Binance 官方在公告中承认了此次脱锚并非完全源于市场波动,而是由平台自身的提现受阻机制间接引发。根据 Binance 的补偿说明,在 2025 年 10 月 11 日 05:36 至 06:16(东八区时间)期间,由于 ETH 提现通道临时受限,用户无法将 USDe 转出进行链上赎回,套利路径被中断,导致站内价格急剧下滑。
这 40 分钟成为整场脱锚的核心爆发期,Binance 将其认定为「非市场行为时段」,并对受影响用户补偿了差额损失与强平费用。
从结果上看,链上 USDe 价格始终稳定,Bybit 因具备站内 mint-redeem 机制跌幅有限,唯独 Binance 在套利通路被阻的情况下形成了价格孤岛,最终触发了连锁清算与价格崩塌。
Aave 的预言机与清算机制:守护借贷用户免受交易所波动冲击
尽管 Binance 上 USDe 曾短暂偏离锚定,但在链上借贷市场,USDe 的稳定性依旧稳健。以 Aave 为例,其 USDe 和 sUSDe 借贷池在事件期间几乎未发生任何级联清算。其他 USDe 相关资产(如 pt-sUSDe)价格高度依赖 USDe,本身风险有限。
Aave 上 USDe 借贷资金主要分布在以太坊(约 11 亿美元)和 Plasma(约 7.5 亿美元),sUSDe 在以太坊的存款约为 10 亿美元。部分用户利用循环借贷策略,将 USDe 或 sUSDe 作为抵押借入其他稳定币,再将借入资金转换并重新存入 USDe/sUSDe,从而形成杠杆收益放大策略。
从 Aave 的预言机数据看,USDe 价格基本维持在 1 美元附近,sUSDe 价格稳定在约 1.2。这表明,Aave 上的借贷用户几乎未受 Binance 上 USDe 暂时偏离的影响。通过第三方数据平台监控,虽然市场整体清算量在 10 月 10–11 日达到约 1.92 亿美元,但与 USDe 或 sUSDe 相关的清算极少,可忽略不计。
Aave 对 USDe 的定价逻辑并非硬编码 1 美元,而是通过组合预言机计算:USDe 价格 = Chainlink USDe/USD 预言机 × sUSDe/USDe 内部汇率 × CAPO 调整系数。该机制能够实时反映多市场的加权平均价格,避免短期交易所波动或流动性失衡对借贷用户造成影响。事实显示,10 月 11–12 日期间,Chainlink USDe/USD 价格稳定在 0.992–1.000 美元范围,几乎没有脱锚风险。
硬编码 USDe =1 or Not
这次 USDe 脱锚事件,也暴露了稳定币设计理念与杠杆生态之间的张力。Laolu 认为,稳定币不应被硬性锚定为 1,而应依靠市场机制和套利机制逐步回归。即使短时间出现偏离,USDe 仍有足够的时间和机制回锚,市场最终会自我修复。硬性设定 1 反而可能埋下系统性漏洞,一旦极端市场波动出现,就会像 UST 那样,引发连锁爆仓。

另一方面,Mindao 指出,如果稳定币不能维持在 1 附近,其价值作为抵押物和杠杆资产的可预测性就会大幅下降,杠杆、借贷等产品将难以正常运作。在中心化交易所这种以杠杆和借贷为核心的环境中,硬设 1 是一种工程妥协:它为用户提供可预期的价值基准,保证抵押和清算机制能够顺利执行。

但即便如此,CEX 也不应承担 USDe 的系统性稳定责任,它们的角色应仅是提供流动性和法币通道,链上协议才是稳定币锚定的最终守护者。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