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p DEX市场进入下半场,流动性之战与生态协同成为定义未来格局的关键

CN
8小时前

2025年9月,去中心化永续合约(Perp DEX)月交易量首次突破 1.14万亿美元。这一数字,不仅代表了一个技术里程碑,也意味着去中心化衍生品市场正式从“概念验证”走向“规模化应用”。


当 Aster 以单月4936亿美元的交易量首次超越 Hyperliquid,行业意识到:Perp DEX 的竞争已经从单一性能比拼,转向多维度生态战。


这种增长并非偶然。随着机构交易者和专业做市商进入市场,流动性效率、撮合延迟、清算透明度成为核心评价标准。过去被认为“速度慢”“深度浅”的 DEX,如今凭借多链架构与二层网络的成熟,开始在交易体验上接近中心化平台。这一变化预示着加密衍生品的信任体系,正在被彻底重构。


在过去的两年里,“多链部署”成为 DEX 发展的主旋律。各平台都在探索不同技术路径:


Hyperliquid 自研高性能 Layer1,以极致撮合速度和深度吸引高频交易者;


dYdX 则转向基于 Cosmos SDK 的应用链,追求主权与互操作性;


Aster 延续订单簿模式,通过侧链优化与资金池分层,实现跨生态的做市协同;


Gate Perp DEX 则采取更务实的策略——同时支持 Solana、Ethereum、BSC、Base 等主流链,以多链并行架构提升用户触达率与资产兼容性。


这场架构之争,实质上是“性能”与“互通”之间的博弈。


高性能链意味着更低延迟与更优体验,但也可能牺牲生态流动性;多链兼容能吸引更广的用户基础,却需要更复杂的跨链通信与资产安全设计。


Gate、Aster 等平台选择将跨链交互复杂度“后台化”,让用户仅需选择网络与支付 Gas 费用,从而降低门槛。这类产品哲学的核心在于:将工程复杂性转化为用户无感体验——而这恰恰是行业走向主流化的前提。


在 DEX 领域,流动性深度始终是最难被复制的竞争壁垒。2025 年,Aster 能够迅速崛起,核心在于其高效的 LP 资金激励机制;而 Hyperliquid 则凭借集中订单簿与低延迟撮合能力吸引了专业做市商。相比之下,Gate Perp DEX 采取了更稳健的策略——通过 0% Maker 费率与阶梯式激励体系,构建“做市友好”生态,而非依赖短期代币补贴。这种模式更符合市场长期化演进的方向。


过去几年中,“补贴拉盘”的流动性策略在 DEX 世界几乎成为常态。平台以高额代币奖励换取短期资金注入,但当奖励衰减、价格波动加剧时,流动性往往迅速蒸发。这样的“热钱循环”让许多项目在初期看似繁荣,却难以形成可持续的交易深度。如今,主流平台意识到:真正有价值的流动性,不在于一时的资金流入,而在于如何让做市商与长期用户的利益绑定。


因此,新一代 DEX 开始将激励逻辑从“补贴”转向“结构性回报”。Aster 的 LP 分层模型通过对资金贡献度与风险承担进行量化,使长期做市者获得更高的回报倍率;dYdX 以负费率机制鼓励主动挂单与深度建设;而 Gate 则通过跨链资金桥返利与积分化奖励体系,将用户的参与行为与生态增长相连接。Gate 的逻辑很清晰——让流动性不仅“赚奖励”,更“生收益”,让资金留在系统中形成持续的正反馈。


从宏观上看,这一转变标志着 DEX 流动性竞争进入“精细化时代”。费率、清算机制、资金池动态管理等设计,正在取代单一补贴成为核心竞争力。换言之,DEX 不再是拼“谁送得多”,而是拼“谁留得住”。未来的胜者,将是那些能够以最小激励成本维持最大流动性的生态——在这方面,Gate Perp DEX 的低费率与跨链激励体系,正在成为一条耐心却稳健的增长路径。


在 Perp DEX 的新格局中,性能已不再是唯一竞争点,生态协同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过去,用户在不同平台之间频繁切换,只追求手续费和滑点的边际差异;而如今,随着 Layer2、跨链桥、稳定币体系日趋成熟,用户开始更关注“完整体验”与“资产可组合性”。


目前,市场大致分为两条路线:以 Aster、dYdX 为代表的“性能导向型”平台,追求极致撮合体验与专业级流动性;以及以 Gate Perp DEX、Hyperliquid 为代表的“生态型平台”,强调多链互通与产品矩阵构建。前者赢在执行效率,后者胜在网络效应——当现货、永续、Alpha、Launchpool、理财、Launchpad 等产品被统一在同一生态中,用户不再只是交易者,而是链上金融体系的参与者。


这种协同效应远比单一产品的性能升级更具战略意义。


以 Gate 为例,其生态正在逐步实现产品间的深度联动。用户在 Perp DEX 上进行衍生品参与的同时,可通过 Alpha 系统积累积分,用于参与平台的激励计划与后续活动;同时,GUSD 稳定币已成为 Gate 生态的重要结算与流通资产,被广泛应用于理财、Launchpool 等产品场景。


在同一生态体系中,这些功能模块相互协同,为用户提供更顺畅的资产管理与操作体验。用户无需频繁切换平台或钱包,即可在一个统一账户体系下完成交易、理财、积分积累与新项目参与。这种从“单点工具”到“生态闭环”的进化,使 DEX 不再只是一个撮合引擎,而逐步成长为多维度的链上金融基础设施。


另一方面,生态协同还带来了品牌信任与资金留存的双重红利。当用户的资金在同一体系内循环、不同产品之间实现价值贯通,平台的整体抗风险能力和持续增长潜力都会显著提升。这也是为何越来越多机构开始布局在 Gate 这样的“多生态复合平台”上,而非单一的链上衍生品协议。


从机构入场到散户迁移,从 CeFi 退潮到链上透明的信任重建,去中心化衍生品市场正从局部试验走向全球基础设施。未来的竞争,不再是谁交易更快,而是谁能构建更稳、更开放、更具延展性的生态闭环——让用户、做市商、开发者和资本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相关推荐:   德银预测2030年比特币(BTC)成央行储备,将取代黄金成为新价值锚点?


原文: 《 Perp DEX市场进入下半场,流动性之战与生态协同成为定义未来格局的关键 》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

分享至:
APP下载

X

Telegram

Facebook

Reddit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