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 如何评估 RWA 项目?一套来自加密基金的尽调逻辑

CN
6小时前

撰文:Terrence Qiu

一、VC会问的五个核心问题(尽调清单)

资产是真是假?有无第三方可核验的清单/凭证(债券编号、托管金条凭证、应收账款合同、碳信用核证文件等);是否引入独立审计与链上披露。合规能走通吗?发行/托管/交易所在何法域?需要的牌照或SRO身份是否已落地(如RIA、信托、欧盟MiCA、瑞士VQF等)?转让限制与KYC/AML是否写进合约流程。规模与收益是否可持续?当前AUM/TVL、多端分发能力、流动性来源、毛/净息差结构与可复制的扩张路径。风控是否工程化?托管与审计之外,是否有链上白/黑名单、限售/冻结、自动化对账与预警、预言机与数据回传。团队与资本背书是否匹配?核心成员是否「懂金融+懂合规+懂链上」;是否有一线机构/战略投资人站台(不仅给钱,还给资源/渠道/客户)。

二、两个近期案例摘要

案例A:Huma Finance(PayFi:支付×融资的RWA专用网络)

1)团队与谱系

联合创始人Richard Liu:前谷歌工程负责人(曾主导Google Fi等0→1产品),创业公司Leap.ai在2019年被Facebook收购;后任EarnIn CTO(美国头部薪资预支金融科技)—技术与金融双栖背景明显。


联合创始人Erbil Karaman:前Facebook增长负责人、Lyft消费者产品主管、后任EarnIn首席产品官(CPO),偏增长与金融用户产品。


投资者包括Distributed Global, Hashkey Capital, Folius Ventures, Stellar Development Foundation, TIBAS Ventures。2024年收购最大客户Arf :Arf为跨境清结算与周转信贷平台,瑞士VQF自律组织成员(AML/CFT合规),与Circle、Solana、Scroll+有长期合作与案例披露。

2) 项目亮点

2024/9宣布3,800万美元资金:约1,000万美元股权约2,800万美元以「可产生收益的RWA资产」形式进入平台(即「资金+在平台上的资产配置」的混合结构),其中Stellar Development Foundation(SDF)提供1,000万美元;并在一段时间内仅向合格投资者开放在Scroll上的代币化资产申购。→这类「部分以资产配置入场」的结构,通常体现投资方对资产侧收益曲线的押注,而不仅是股权估值。

3)运营与风控抓手摘要

合并后公开口径:累计处理支付融资交易超18亿美元;定位「把支付本身的时间价值金融化」,强调把真实支付应收/结算周转做成低风险、短久期资产池。


Arf在瑞士VQF监督下运营(反洗钱自律组织),与USDC的国别合规清算路径有成熟案例;此合规地基给了Huma「跨境放大」的前置条件。

4)合规路径摘要

通过瑞士SRO(VQF)+美国/亚洲支付网络伙伴的组合,优先打穿「跨境支付的周转信贷」这一类ETF化的底层资产(短期、可循环、违约率历史极低的B2B应收/结算)。


Solana/Stellar深合作,叠加Scroll(EVM ZK)侧的合格投资者门槛,形成「公链侧支付性能+ EVM侧合格投资者资产发行」的双轨制

5) 研投观点

优势:团队强金融/支付产品履历;Arf的VQFUSDC实操案例给足合规与结算说服力;「资金+资产配置」混合入场说明投资人对真实收益来源的偏好(而非只押代币)。

关注点

  1. 资产端扩张是否会拉高信用与地域风险(跨多法域KYC/AML、制裁名单筛查一致性);

  2. 「合格投资者」窗口的流动性约束(二级转让受限),与未来是否下沉到更大投资人面。

案例B:Plume Network(面向RWA的「加密原生链+中后台」)

1)团队与谱系

Chris Yin、Teddy Pornprinya、Eugene Shen共同创立(2023/2024),总部NYC;团队成员来自Coinbase、dYdX、JP Morgan、Robinhood Crypto等。2025年5月,联合创始人Eugene Shen不幸离世(公司发布讣告与对外说明)。


融资:2024/5种子轮1,000万美元(Haun Ventures、Galaxy等领投/参投);2025/4获Apollo Global Management「七位数」战略投资(未披露精确金额);并公告总计融资约3,000万美元与多家传统/加密机构合作。


上线的主网已包含 50 多个dApp,涵盖各种领域,从代币化黄金、私营企业股权、榴莲农场、矿产权到嘟嘟车等等。

2) 项目亮点

Apollo入场为战略票(「seven-figure」):按惯例更重资源协同与资管生态对接,而非短期财务回报;同时Plume在2025/1公告2,500万美元生态基金,指向「引资入链+项目扶持」的平台化打法

3)运营与风控抓手摘要

2025/6主网发布后公开口径:RWA TVL/AUM超2亿美元拥有超过 40 万个地址,这些地址已在主网上完成了超过 5500 万笔交易,并且日均交易量约为 600 万笔。生态对接Curve、Morpho与多类RWA发行方(含部分传统资管品牌)。


合规模块「产品化」:通过白名单、限转、信息披露与KYC/AML流程的链上组件,降低发行方与机构的集成成本,意图成为「RWA的合规模块/清结算层」

4)合规路径摘要

对外披露与美国财金监管部门香港金管局等保持政策沟通;以「加密原生体验」而非纯许可制封闭环境作为差异化路线。

5) 研投观点

优势

  1. 链+中后台+生态基金」三件套,利于在早期形成网络效应

  2. Apollo的入场是强信号(资管资源与机构客户渗透)。


关注点

  1. TVL与「持有人数」口径来自项目方与第三方组合统计,需穿透核验(DeFiLlama、RWA.xyz明细);

  2. 合规「工具化」落地需要法域与资产类型的多版本适配,短期可能导致产品复杂度与客制化成本上升。

三、赛道融资趋势

2024年前三季度:据PANews/BlockWeeks盘点,26个RWA项目合计融资近2.5亿美元;以种子/战略轮为主,金额以百万美元级居多,自二季度起热度显著升温


结构上,国债/债券、基础设施(链与合规模块)、PayFi获资更集中;黄金/房地产稳步扩张;碳资产受政策与核证口径影响,融资波动较大。解读:资本正从单点试验转向「可规模化+合规路径清晰+机构协同」的组合,战略投资(如Apollo→Plume)与「股权+资产配置」混合结构(如Huma)成为2024–2025的常见形态。

结尾

RWA已经不是一个「讲故事」的赛道,而是一场金融合规与链上创新的硬碰硬

从VC的视角看,尽调逻辑非常清晰:

  • 先问资产——没有真实、可审计的资产,免谈;

  • 再看合规——没有牌照与清晰监管路径,难获大额投资;

  • 然后是团队与模式——谁能同时懂金融、懂合规、懂链上,才可能被押注;

  • 最后才是叙事——故事只是调味剂,而不是决定票投不投的关键。

近期的Huma和Plume两个案例无不展示了成功项目的复杂性,得做到面面俱全,如果需要看详细的项目细节可以根据下面的参考资料进行更详尽的解读,本文旨在给出轻量的信息摘要,让大家感受一下现在的链上的合规项目的演变。

参考资料

  • CoinDesk:Tokenized RWA Platform Huma Finance Gets $38M Investment

  • Huma Finance 官网公告:Huma × Arf Merger

  • Arf 官网:VQF Compliance

  • Crunchbase:Richard Liu

  • LinkedIn:Erbil Karaman

  • The Block:Plume Network Raises $10M to Bring RWA On-Chain

  • Binance News:Apollo Invests in RWA Platform Plume

  • Decrypt:Apollo Invests in Plume RWA

  • Plume Network 官网:Mainnet Launch Announcement

  • BlockWeeks:2024 Q3 RWA Financing Report

免责声明

本报告仅为区块链与金融科技趋势分析,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读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谨慎决策,并承担相应风险。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

分享至:
APP下载

X

Telegram

Facebook

Reddit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