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股联动战略解析之三:核心是提升资产流动性

CN
8小时前

作者:张烽

币股联动绝非简单的「发币」,而是与公司股权价值、业务生态或底层资产价值绑定的数字代币,打通传统资本与加密资本、连接实体业务与数字经济的系统性工程,能重塑价值分配、激活生态、开辟融资新渠道,并将公司实体资产的价值以全新方式释放给市场。

币股联动将有可能打破传统股权市场与加密资产世界之间的壁垒,悄然重塑全球金融格局。从美国软件公司MicroStrategy持续买入比特币,到香港博雅互动转型Web3领域配置加密资产,到国富量子与华检医疗合作投身RWA业务链,这种加密货币与股票市场的联动操作,已从个别企业的冒险尝试演变为传统上市公司与加密世界「双向奔赴」的重要桥梁。

一、币股联动核心是提升资产流动性

流动性是资产价值实现的必要条件。没有流动性,资产难以定价,更难言价值交换。币股联动的核心正是通过打通传统股权市场与加密资产市场的流动性,努力促成形成统一的价值发现机制,实现资产流动性的协同提升。

传统股权市场具备规范的监管框架和成熟的投资者基础,但存在交易时间限制、跨境流动壁垒等问题;加密资产市场则提供24/7全天候交易、全球化准入和高度可分割性,但波动性大、合规性弱。币股联动的本质是让两类资产的优势互补,形成流动性协同效应。

具体而言,比如上市公司通过将加密资产纳入资产负债表(如MicroStrategy模式),其股价与币价形成联动,吸引两类市场的投资者共同参与价值发现,显著拓展了投资者基础。而加密项目借壳上市,则为代币注入股权市场的合规流动性和估值体系。而公司业务转型RWA或其他相关加密业务,则通过业务模式的转型升级提升公司包括股权和其他资产在内的流动性。金融工具的创新(如ATM增发机制)进一步打通资金跨市场流动的通道,使资本能够更高效地追逐价值。

这种联动最终打破了传统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孤岛,通过构建「股权-加密资产」的流动性闭环,不仅提升了单一资产的交易活跃度和定价效率,更创造了一个更具弹性、全球化和可持续的价值交换生态系统。

二、币股联动基本实现路径

币股联动已从初期的简单资产持有,演变为多种模式并存的复杂生态。基于币与股不同的流动性特征,目前市场形成了以下几种主要组合方式:

(一)资产储备模式

上市公司直接使用自有资金或募集资金购买加密资产作为财库储备。这种模式由MicroStrategy(现已更名为Strategy)首创,其股价自2020年8月开始购买比特币以来已暴涨约30倍,市值接近1000亿美元,远超比特币同期涨幅。

这一模式的成功引发众多效仿者。日本Metaplanet Inc被称为「亚洲版的Strategy」,截至2025年9月3日,已持有2万个比特币,全球排名第六。在港股市场,博雅互动、华检医疗等公司也纷纷加入这一行列。

(二)项目方借壳上市

加密项目通过收购空壳上市公司,实现「借壳上市」。对空壳上市公司而言,绑定Crypto是拉股价、卖股票、卖壳的手段;对加密项目方而言,这是实现合规化并进入传统金融体系的机会。

这种模式为加密项目提供了进入传统资本市场的快速通道。从「灰色产业身份」转为「上市公司董事长」,由「场外玩家」变成「场内玩家」,是许多项目方「上岸」的机会,也是迈向合规的第一步。

(三)业务转型切入

上市公司通过涉足加密相关业务,从挖矿到稳定币、RWA、资产代币化等,全面切入加密生态各个赛道。这种模式不仅改变了公司的资产结构,更从根本上重塑其业务模式和价值创造方式。

港股上市公司博雅互动原本是一家棋牌游戏开发商,2023年宣布战略转型Web3,目标是成为「领先的Web3项目公司」。转型后,公司交易量增长50-100倍,市值提升约13倍。

(四)金融工具创新

币股联动还催生了丰富的金融工具创新。美股市场拥有PIPE(Private Investment in Public Equity,即上市后私募融资)和ATM(At-the-Market,按市价发行机制)等高效募资工具,被称为「印钞机」募资。这些工具允许上市公司根据市场价格,分阶段向公开市场出售股票、实时募集资金,为「囤币」提供持续弹药。

相比之下,香港市场主要通过定增、配售和发新股等方式募资,但每次募资都需要监管审批,流程相对繁琐。这种差异也决定了不同市场币股联动的特点和规模。

三、标的拓展:币股联动的资产选择

随着币股联动模式日益成熟,其标的选择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一)加密资产标的

从最初的比特币,已扩展到以太坊、SOL、BNB等多链资产。选择不同加密资产作为储备,反映了不同的价值判断和风险偏好。

比特币作为「数字黄金」,主要承担价值储存功能;以太坊作为一种可产生收益的资产,通过质押能让公司获得资本增值和稳定的区块奖励;而其他代币则可能关联特定生态或应用场景。

2025年以来,一个明显趋势是香港的「囤币」项目更多选择BNB、以太坊、Solana等币种。新火科技CEO翁晓奇认为,相较于比特币,以太坊的「囤币」项目溢价空间更大。

(二)股权标的选择

股权标的也从美股上市公司扩展到港股、日股等市场。美股仍是核心舞台,因其拥有最丰富的融资工具和最深层的流动性。但亚洲市场迅速崛起,成为DAT模式的新热土。

港股市场在连接中国内地资本与全球加密市场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腾讯新闻《潜望》获悉,香港已有获得国企投资的基金正积极筹划「币股联动」项目。这意味着,即使国企资金无法直接投资币圈基金,也能通过买入持有数字资产的上市公司股票,间接参与数字货币市场。

(三)RWA与NFT的创新整合

除了主流加密资产,RWA(真实世界资产)和NFT也成为币股联动的新标的。RWA是连接传统商业与Web3的关键方向,包括将股票、基金、债券等传统金融资产通过区块链技术「封装」成代币。

如协鑫能科携手蚂蚁数科,依托区块链技术,成功完成基于光伏实体资产的RWA发行,成为国内首单光伏实体资产RWA。这种创新尝试为币股联动开辟了新路径。

四、核心原则:币股联动的可持续发展框架

币股联动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其健康发展需要遵循一系列核心原则。

(一)价值创造原则

有效的币股联动应创造真实价值,而非单纯概念炒作。目前市场上存在一些无实质业务的纯概念炒作,这类项目最终难以持续。真正的价值创造来自于流动性提升、效率改进和成本降低。相关操作需要与合相规运营、数字资产安全托管以及资本市场运作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的机构合作。

(二)合规联动原则

币股联动必须遵循合规原则,在监管框架内创新。目前,香港建立了清晰的虚拟资产交易平台许可制度,并批准了现货比特币和以太坊ETF上市,为合规联动提供了基础。随着监管逐步完善,币股联动将从小规模实验走向大规模应用。创新总是跑在监管前面,等出现系统性风险后,监管才会介入。因此,前瞻性的合规意识至关重要。

(三)全球化原则

币股联动本质上是全球化的,需要跨越地域和市场边界。不同地区的监管环境、市场结构和投资者偏好各不相同,为币股联动提供了多样化实验场。美股市场在融资工具灵活性上具有优势,而香港市场则在连接中国内地与全球资本方面发挥独特作用。差异化发展将成为全球币股联动市场的重要特征。

(四)风险控制原则

币股联动蕴含多重风险,需要谨慎管理。首先是高杠杆波动风险——币股概念相当于加了杠杆的Crypto,涨跌幅都被放大,一旦情绪退潮,极易「双杀」(币价跌、股价也跌)。

其次是市值陷阱风险。很多投资者不了解股票的市值计算方式,币股联动的公司往往频繁增发股本,导致市值被严重低估。投资者需要穿透表面数据,理解真实价值。

币股联动已从金融实验演进为连接传统股权、RWA与其他Web3资产代币化的重要战略工具。全球金融的链上化迁徙不可逆转,币股联动只是这场伟大变革的起点。当流动性壁垒被打破,价值互联网的全新图景正徐徐展开。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

分享至:
APP下载

X

Telegram

Facebook

Reddit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