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比特币生态现在还有希望吗?》那篇文章发表后,不少读者在留言区问了关于比特币生态一些项目的问题。这些问题中的不少又在周末的线上交流中被再次提及。
这篇文章就在集中回答一下这些问题。
- ORDI和SATS还有希望吗?
对此,我还是维持以前的观点:
如果比特币的应用生态能够起来,那ORDI、SATS等这些早期铭文的价值也会不断地水涨船高,持续大幅升值,并且未来比特币生态越大,它们的价值也会越大。
但如果比特币的应用生态起不来,那ORDI、SATS这些早期铭文的价值未来可能会有上升空间,但上升的空间就非常小。它们就仅仅只是收藏品,它们的收藏价值就在于它们铭记了比特币发展史上一段大胆的尝试和努力。
现在我认为比特币生态起来的希望已经很渺茫了,所以我认为它们未来的上升空间就很有限。
另一方面,我们从比特币和ORDI的走势也能看出这两者之间的区别:
从去年9月开始到现在,比特币创出了历史新高,并且一路持续走高。但与此同时,ORDI的价格却在一路走低,根本没有跟随比特币的价格一路上升。
从这一点上来说,比特币是独善其身的,它对铭文资产的带动效应看不出来。
既然ORDI、SATS的上升空间有限,那怎么处理它们呢?
是卖还是留?
我觉得这要看个人的情况。
如果不慎当初在这些铭文上面的投入非常高,那现在回头来看当初那个行为明显就是错的。如果是我,就会毫不犹豫地把其中大部分换成比特币或者以太坊,剩下留一点权当收藏品。
但如果它们只是占比很小的一部分,那就留着吧。
我自己的ORDI和SATS是都留着了。
铭文是那一轮比特币生态启动的驱动力。连它们的潜力都只是如此,其它的技术衍生的资产(比如STAMP、ORC、符文什么的)潜力就更加有限了。
对那些资产我会毫不犹豫地抛掉。
前阵子我把自己的符文什么的都挂在了市场上,不过卖没卖掉我还没去看。如果没卖出去,我会降价继续卖。
- 铭文NFT怎么样?
对这类资产,我也会分类区别对待。
其实我在前面的文章里也写过:
对于一些有历史价值,不需要看后续执行效果的项目,我会一直保留。
这些NFT有点类似于加密朋克,是一个时代的印记。这类NFT也是我当初就看好的--------比如前1万个铭文NFT。当时我看到它们时,虽然已经不算早了,但我还是毫不犹豫地选了一些我喜欢的买入。我会把它们一直保留下去。
对于一些类似艺术品的NFT,比如像素鹅,我有,会一直留下去。
但对于一些需要看后续执行效果的项目,我认为风险还是比较大。如果是我,并且仓位很大,我会卖掉绝大部分,只留一小部分收藏。如果仓位很小,那就留着。
现在想想当年那些被捧成第二个加密朋克、无聊猿的项目,真是不胜唏嘘。
- 抛开CWS这个人不说,BSV才是最符合比特币白皮书的那个
当年比特币最早分叉出BCH时,我是更看好BCH的,所以我的BCH一直留着,直到很晚才全部卖掉。
以我对中本聪过往言论的理解,我觉得比特币现在这样的区块大小似乎只是权宜之计,中本聪理想中未来的比特币还是要扩大区块。
不过那一页已经翻过去了,现在的事实就是比特币尽量保留了中本聪临走时最后的模样。无论这是不是中本聪的理想,现在的共识还是选择了现在这个比特币。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