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带娃记 Day3 |孩子不再胆怯

CN
BITWU.ETH
关注
19小时前

新西兰带娃记 Day3 |孩子不再胆怯,而我也开始理解“完整的人”这句话!

昨天去接孩子的时候,依然能看到他的好心情,脸上洋溢的是阳光的色彩,第二天了也不怎么胆怯,大摇大摆的走出来也知道和老师 Say Goodbye,然后急迫的和我分享了一些学校的趣事;

比如他说他们每天的课程,只有数学、绘画剩下的时间基本都是在户外运动,而且数学极其简单,他基本都会只是英语一时想不起来不知道如何回答;

他也提到虽然今天逛大风,外面比较冷,但是大家还是很大部分时间都在户外开心的游戏,然后还有个细节,已经开始:Playground 和 Outside 的蹦出英语单词,可能这些东西也在慢慢渗入他的习惯和体系;

所以我总结了一下,每天六个小时的学校生活,应该差不多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都在户外,在教室也是手工艺术类为主,数学教学其实不在于题目本身,而在于思维训练,对中国小朋友确实简单,但是仔细听其实也有乐趣在里面。

我想到之前看到一个纪录片,新西兰的教育理念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让孩子成为完整的人(holistic development)。”

户外可以做很多事情:锻炼、学习甚至吃饭都在外面,我觉得户外正是新西兰“Play-Based Learning”(基于游戏的学习)理念的体现,他们相信孩子在玩耍中发展社交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而不是坐在教室里死记硬背。

我昨天也顺便翻看了一些学校的 Facebook 发现学校其实很大部分课程,都在户外,除了操场这种户外,还有森林和海洋以及一些其他场合,他们认为孩子就该“在自然中长大”:森林、草地、海滩,都是课堂的一部分。

户外活动不只是放松,而是融入了探究、合作、身体发展等多重目标,所以我想我们看到的孩子们“整天在外面跑”的状态,恰恰是这里教育者引以为傲的特色吧。

最后就是和另外个妈妈也聊了下,我发现孩子两天时间,中国小朋友还在扎堆玩,不太愿意拓宽一下社交范围。

这里我仔细想了下, 语言障碍是“硬门槛”:孩子心里会很自然地觉得:“我说的话别人听不懂,我也听不懂别人说什么”,这本能就会让他们更倾向于跟说中文的小伙伴待在一起,起码有安全感、不费劲。

再就是我发现了西方孩子在社交中更自由,比如直接跑去说“Can I play with you?”,而中国孩子往往会在边上观察、犹豫、想被邀请。这个“主动性”模式不同,时间一长就自然形成了“各玩各的”。这个现象在男孩子里尤为多的表现出来了,女孩子应该更细心一些,更喜欢照顾自己的 buddy,所以我看到现在男孩的玩伴都不见了,女孩的好多都还牵着玩伴的手,时刻引导,这可能就是差异化,不过也挺有意思。

不过才两天时间,我觉得孩子们应该只愿意待在自己的小圈子也很正常,别说小孩,我想到我在外面的一些WEB3酒会的时候,也会倾向于和中国人交流,而不愿意走出自己的语言舒适圈,所以多给些时间吧。

另外我想到的办法是,让 GPT 帮我整理了一些简单但实用的英文句子,让孩子“开口尝试”不再那么紧张。

下面是 chatGPT 整理的:

🎮 想加入别人玩的游戏(最重要的场景):

Can I play too?(我也可以一起玩吗?)

Can I join you?(我可以加入你们吗?)

What are you playing?(你们在玩什么?)

How do you play this?(这个怎么玩?)

🧃 吃饭或休息时的小互动:

Can I sit here?(我可以坐这吗?)

What’s in your lunch?(你午餐吃什么?)

I like your bottle/bag/shoes!(我喜欢你的水壶/书包/鞋子!)

👉 这种夸赞型的句子很容易打破陌生感,小朋友都喜欢被夸。

🎨 上课时的小沟通:

Do you need help?(你需要帮忙吗?)

Can you help me?(你能帮我一下吗?)

Is this right?(这样对吗?)

🧠 如果听不懂/需要重复:

Can you say it again?(你能再说一遍吗?)

I don’t understand.(我听不懂。)

What does that mean?(那是什么意思?)

😊 打招呼 & 日常寒暄:

Hi! What’s your name?(嗨,你叫什么名字?)

Nice to meet you!(很高兴认识你!)

How are you?(你好吗?)

I’m from China.(我来自中国。)

每天出门如果让他选2句,然后如果在学校成功说出口,就给一些奖励,我想可能鼓励他可以走出这一步吧,这也是我能做的最好的努力!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

Bybit:合约交易强势平台!注册送50U+5000U储值返利!
广告
分享至:
APP下载

X

Telegram

Facebook

Reddit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