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小葱区块链,阅读更多请登陆请登陆www.xcong.com或小葱APP。
作者 | 靳倩倩,转载请注明出处。
“比特币有自己的玩法,为什么要向传统的模式看齐?”
“说好的去中心化,可这分明是在增加业务流程......”
相比币圈当下流行的期货、合约、交易所联盟、平台币、IEO等玩法,人们对“券商”这一角色的诞生似乎颇有微词。
自去年以来,币圈出现了这样一种新兴的角色,他们身处币圈中下游,上接“交易所”,下连“普通用户”,其身份和职能一如传统金融市场上的“券商”,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证券公司,他们经营着“证券经纪业务、证券自营业务和证券做市业务”,承担着“经纪商”、“自营商”和“做市商”三个角色。
可市场并不会因任何角色的介入而变得好转,反而越来越熊。2018年,比特币从年初的13850美元一路跌至年末的3500美元左右,累计跌幅高达70%以上。
当然,这也与这些“券商”们的预想相距甚远。
如今,在整个数字货币市场遇冷、交易所头部效应明显、用户资金大规模涌向A股等各种不利因素下,一些“券商”正面临进退两难的境地。
进,数字货币市场瞬息万变,行情和监管极具不确定性,自救之法难寻;退,前期投入甚多,而且资金、技术投入皆已成离弦之箭,止损难上加难。
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券商”无论从自身发展还是业务量方面都已经渐入佳境。
近日,小葱对币圈的几大“券商”负责人进行了专访,希望通过他们的故事为大家呈现一个完整的币圈“券商”画像:究竟什么是“币圈券商”?他们的发展现状如何?制约其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到底哪些角色更适合做币圈券商......
“后半辈子都要跟币圈打交道了”
刚接触比特币的时候,王磊刚20岁出头;如今,92年的他已经是一家数字资产交易平台创始人。
“我是从13年9月份开始买币的,当时买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在淘宝上买,因为神鱼曾经开过淘宝店;另外一种是在一个名为“比特币中国(BTCC)”的群里买的,直接打款给杨林科。”谈及初涉币圈的经历,王磊瞬间就来了兴致。
神鱼,即毛世行,中国早期的矿工之一,于2001年开始挖矿,早期以显卡挖矿为主。2013年联合王纯创立了中国第一家矿池鱼池,随后一度成为全球最大的比特币矿池,此前一度占据全网超过三分之一的比特币算力;
杨林科,温州商人,军人出身,退伍后和亲戚一起做酒店生意,后创立国内第一家比特币交易所“比特币中国”。
据王磊介绍,这两种买币方式他都尝试过,但光买币不过瘾,就想干点事情。
13年巴比特尚处于创业早期阶段,在好友宋欢平(比特币爱好者,现已离场)的邀请下,他加入了巴比特。那时候,巴比特刚刚开始公司化运营,不过论坛早在11年就已经存在,当时吴忌寒等一批大佬都在上面泡着,白皮书也是在上面发布。
“恐怕我这后半辈子也都要跟币圈打交道了。”王磊打趣道。
进入币圈这些年,王磊先是入职巴比特做社区,紧接着又奔赴北京参加过比特基金孵化器,随后加入今日头条,而后又入职币信做钱包。短短五年时间,他先后涉猎区块链媒体,钱包上下游,职业身份不断发生转换。
“除了重资产的挖矿,唯一没有好好耕耘地就是交易所,所以决定做币创。”此前,王磊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多次表示。
但这一次,他也透露了更多关于创办币创背后的故事。从币信离开后,王磊坦言本来是打算做交易所的,但实际上,当时交易所赛道已经比较固定,排在前面的无外乎币安、火币和OK,而且人家发展至今已有四五年时间,从体量上来讲,根本无法跟他们直接竞争,于是才另辟蹊径,开始涉足币圈“券商”模式。
可为什么是去做“券商”呢?
“以国内的A股市场为例,大的交易所只有沪深两大交易所,但大大小小合规的券商超100家。所以,慢慢的这个行业也会像传统金融行业一样衍生出各种各样的服务商,细分角色会越来越多,所以这里其实还是有利可图。”王磊解释到。
2018年11月,币创宣布获得1400万人民币天使轮融资,此次的融资方包括币信资本、SixCombo Capital、龙门基金、INBlockchain、BlockGo创始人超级君等。
但这次融资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容易,2018年,整个币圈都在走下坡路,起初约定好的一些投资方也决定撤资,无奈之下,王磊找来了老猫和李笑来。“当时比特币已经跌到了6000点一下,差点不想做了......”王磊表示。
不过既然决定开始,就没想着收手,王磊直言他们要做币圈的“盈透证券”。
公开资料显示,盈透证券是全美营收交易量最大的互联网券商,于2007年5月在纳斯达克上市。此外,盈透证券也是第一家在中国证监会登记,接受中国大陆监管、成立代表处的美国网络券商,而且也是目前唯一的一家。
细分角色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熙熙攘攘,利来利往。
其实,像王磊一样,要做币圈“盈透”的人不在少数。简单总结一下,他们之中的人大致分为这样几类,一类是在传统金融领域深耕多年,欲搭乘数字货币的“末班车”再搏击一番;一类是穿越过币圈熊牛,深谙币圈投资经营之道的大佬;当然,另外一类就是,对币圈了解不多,却因无知者无畏而跃跃欲试的新手。
“当一个市场越来越大,关注的人越来越多,那么市场上的角色一定会开始分化,会有更专业的人进来做更专业的事。” 1 Token创始人大门说道。
1 Token几乎是和王磊的币创同时期开展“券商”业务的一家公司,不过他们的创始人“大门”似乎更愿意称自己的团队为“broker”。因为在他看来,这一角色在股票行业叫“券商”,在期货行业叫“期货公司”,在外汇行业叫“外汇经纪商”。
自11年毕业后,大门的主要工作几乎都围绕着二级市场,上至对中美证券市场的各类产品做开发,下至公司的整体运营管理。据其介绍,17年以前,他们一直专注于自己的交易业务,可在经历了币圈沉浮后,他们也逐渐意识到数字货币市场细分市场的趋势,这也是为什么币圈到现在才出现“券商”这一角色。
但其实,从市场大环境来看,这似乎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首先,熊市大行其道,加密货币市值萎缩,交易所竞争加剧以及头部效应明显显然是不争的事实;
其次,主流交易所交易量创新低,交易活动不太可能迅速恢复此前的光景;Diar最新报告指出,Coinbase上个月比特币交易量降至10亿美元以下,这是近两年来的首次。而且Bitfinex占据的市场份额从此前的60%降至20%。可就在如今的体量下,交易所涉嫌伪造交易量的消息也不绝于耳。3月19日,TheTie发布报告称,超过86%的比特币交易量是可疑的,而75%的交易所报告了非常可疑的交易量。
而如今,各大交易所更是磨刀霍霍,一些诸如合约杠杆、期货、去中心化交易所、IEO众筹等的新玩法先后出炉。所以,无论是从交易所还是从用户的角度,都急需寻找到一种新的模式,这种模式既能让交易变得合规,同时也能使其更便捷和完善。
“从B端(流量端)的需求来看,大家都有建立自己闭环的需求,所以即使没有外在的推手,市场一样会演变出来经纪商的角色,关键是更好的服务,包括内容,社区,IT,金融服务等各方面的服务,这个服务包括面向C端的服务,以及专业交易者的服务。”大门表示。
2018年6月到9月,比特币先后跌至6000点以下,在此期间1 Token完成两轮共1000万美元的融资,融资方分别来自经纬中国、界石投资和赵家锦(币安股权投资人)。他们的创始人大门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1 Token是伴随着熊市开始成长起来的公司。”
不过,熊市肆虐下,1 Token的表现还算乐观。据其介绍,目前该平台有2000多名专业交易者在使用,日成交额平均超3亿RMB,最高突破10亿。据了解,目前,1 Token团队规模大概在30人左右,目前收入在持续增长,预计将在未来3~6个月期间实现盈亏平衡。
币圈“券商”下半局
如果说币创和1Token是币圈严格意义上诞生的“券商”,他们为用户解决了进场难的问题,那与此同时出现的一些为加密行业提供金融系统服务的技术公司则有效解决了“券商”在技术层面上的障碍。
“我们的目标客户是交易所、券商、投资机构和做市商,目前正在跟我们或有意向合作的客户已经超过100家。”港盛科技CTO史亮对记者表示。
港盛科技是一家立足于杭州的区块链金融IT服务提供商,致力于提供专业的数字资产管理开放型技术平台和区块链金融IT解决方案。
作为一名在传统金融深耕多年而且从事金融I T的从业者,史亮坦言,早期数字货币体量较小,也没有朝着明显的金融属性的方向去发展,当随着大量专业或者对应的机构进入到这里面来,这个行业其实发生了质的变化,玩法也从相对小众变得较为大众。但交易所“集中竞价,撮合机制”并不能满足用户所有的需求,所以衍生出来的服务行业也不仅仅是券商,还包括一系列如港盛一样的细分角色。
所以归根结底,券商是一个服务行业,而且自带金融属性。
那么究竟谁更适合做币圈里面的券商呢?
史亮表示:“目前那些拥有高用户粘性并且直接给用户提供服务的,例如资讯服务商以及行业里面的一些KOL等,可能更加适合去开展或者转型去做券商业务,因为他们原本就具备券商业务运营能力而且自带流量,而且再带着传统行业的经验和知识,在数字货币合规来临之前,在币圈开展券商业务还是有一定的切入点。”
此外,他还补充,目前一些体量较大的交易所也可以下沉去做券商,因为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技术实力和金融实力,而且这也是行业发展的一个趋势。
31QU此前发文指出,如果类比证券行业,币圈未来可能也会形成“交易所”管理券商,券商管理用户的格局,而最终还是交易所通过管理“券商”触达用户。
但实际情况恐怕并不如想象中那么乐观,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市面上还存在不少制约币圈券商发展的因素。
“首先,新事物的落地或多或多会受到一些原有的趋势和形态的影响;其次,券商本身是一个业务高关联性的行业,无论是在传统市场还是数字货币市场,券商都是要靠天吃饭的,所以熊市背景下,券商如果要落地或者是坚持下去,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再者,相对而言,数字资产的合规性还没有发展到一定阶段,行业乱象频多,而且也存在一些跟风现象,一些不专业的人也会混进来,这对整个行业其实也会造成一定的冲击。”史亮表示。
去年8月,就在大批区块链微信公众号被永久封号之际,网上流传一份北京朝阳区《关于禁止承办虚拟货币推介活动的通知》。当时有消息指出,是因一家名为BIT-UP的数字资产管理平台在朝阳区举办了非法推介活动,所以才有文件出来,预防可能的风险。据了解,BIT-UP这家数字资产管理平台此前一直声称自己是“数字货币领域券商”。
3月22日,北京互金协会发布关于防范以“虚拟货币”“ICO”“STO”“稳定币”及其他变种名义进行非法金融活动的风险提示,直指IEO等非法公开融资行为。监管层面动作频频,这无疑是提醒整个数字货币市场不要忘记头顶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对比中国近30年的股市发展,我们发现,诸如券商、存管以及清算等细分行业的出现也不过才10年左右,而且发展至今,合规的券商也只有100多家;如今,比特币发展刚满十年,币圈“券商”也尚处萌芽阶段,他们能走多久,又能走多远没人知道。
本文来自小葱APP(公众号ID:xcongapp),更多精彩区块链独家内容,点击这里下载小葱APP。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