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裂:图灵奖获得者、Meta 首席 AI 科学家杨立昆官宣加入 @Everlyn_ai 担任学术顾问
深扒后才发现,原来 Everlyn 的 CEO 和 CTO 都曾在 Meta 担任重职,三人是前同事关系。
Everlyn CEO Sernam Lim:哥本哈根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在 Meta 领导 AI 团队 6 年
Everlyn CTO @leehomyc:香港科技大学教授, Make-a-Video(Meta AI 2022 年的一个 AI 文本转视频系统,被视为突破性技术)主要作者
鉴于 Everlyn 目前正在 Kaito Capital Launchpad 进行公募,大家最关心的一个问题无非是:它到底值不值 2.5 亿美元的发射估值?
我们从两个角度进行观察:
1/ Everlyn 愿景
Everlyn 的技术野心确实不小。作为“全球首个 AI 视频基础模型与超级智能多模态生态”,Lyn 试图用开源的方式重新定义视频 AI 的游戏规则。
核心技术架构可以分为:
基础模型层 - Everlyn-1
这是整个生态的技术底座。相比现有的闭源模型,Lyn 声称能将成本降低10倍。
应用层 - Everworld平台
这里是用户直接接触的视频创作引擎。核心卖点是“个性化和交互式的视频代理” - 仅通过用户的一张照片或视频,就能生成模仿用户外貌和行为的视频响应。
去中心化协议层
Lyn 最有意思的部分。通过 V-API 网络和 $LYN 代币,构建了一个去中心化的视频生成基础设施。
2/ 估值对标
按照融资信息,Everlyn 在种子轮获得 1500 万美元融资,估值 2.5 亿美元。这个估值在 AI 协议中并不算离谱。
对标项目可以参考:
• Render Network (RNDR):去中心化 GPU 渲染,市值约 30 亿美元
• Theta Network:去中心化视频流网络,市值约 15 亿美元
• Bittensor (TAO):去中心化 AI 训练,峰值市值超过 140 亿美元
需要注意,Lyn 目前还处于早期阶段,产品尚未完全落地。2.5 亿估值更像是对顶级 AI 团队的“收购溢价”——团队成员来自谷歌、Meta、微软等巨头,参与过 Video Poet、Make-a-Video 等重要项目的开发。
在当前 AI 人才争夺战中,这种技术 alpha确实值这个价。
更重要的是资方背景。Mysten Labs(Sui 团队)领投,参投方包括 Baseline、Selini Capital、Aethir Cloud、http://io.net 等,这些都是在基础设施和 AI 领域有深度布局的机构、团队。他们的投资逻辑往往不是短期套利,而是对技术趋势的长期押注。
项目风险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技术实现难度:去中心化 AI 视频生成在理论上很美好,但实际落地面临巨大挑战。质量控制、延迟优化、成本控制,每一个环节都是硬骨头。
市场竞争激烈:OpenAI 的 Sora、Google 的 Video Poet 等产品在技术成熟度和用户认知度上都领先一步。
但机遇同样明显:
开源趋势:AI 领域正在经历从闭源到开源的转变,Llama、Stable Diffusion 等开源模型的成功证明了这一路径的可行性。
市场需求:视频内容创作需求爆发式增长,传统工具的高门槛和高成本为新玩家留出了巨大空间。
Web3 基础设施成熟:去中心化计算、存储、激励机制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为 Everlyn 这样的项目提供了更好的土壤。
如果让我来给结论,我会说,不管从愿景、团队还是当前的落地看,Everlyn 都值 2.5 亿美元的估值。虽然这个估值更多反映的是对未来的预期,而非当前的基本面。
最后总结下 Everlyn 公募条款:
2.5 亿美元 fdv(和机构轮同一起跑线)
最高 50% Bonus
TGE 100% 解锁
这种条款设计对散户相对友好,但也意味着开盘可能面临较大抛压。建议大家理性参与,dyor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