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经授权转载自肖飒lawyer,作者:肖飒法律团队,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老话说: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但老友们是否想过,要是借出的是加密货币,“还钱”还能得到法律支持吗?
在2022年,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法院就审理过这样一起加密货币借贷案件,不仅认定借款协议无效,而且驳回原告要求偿还等额人民币的诉讼请求。今天,飒姐团队就结合这个案例,跟大家聊聊加密货币借贷背后的风险和应对。
这起案件的原告林某和被告刘某,曾在2018年签订了一份借款协议,约定刘某向林某借1000万元,但交付方式不是林某直接借出人民币,而是由林某购买等值的以太币,再转入刘某指定的账户。同时,协议还约定,刘某要在2020年6月把这笔借款以人民币的形式还给林某。
协议签完后,林某按约定操作,向刘某指定的账户转入了3165个以太币,刘某也出具了收款收据,确认收到林某1000万元人民币。林某本以为到了2020年6月就能顺利拿回本金和利息,可刘某却没按约定还款。多次催要无果后,林某只能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刘某偿还1000万元借款本金以及相应的利息。
然而,法院的判决却让林某傻了眼——法院认定双方签订的借款协议无效,直接驳回了林某的诉讼请求。可能有老友会疑惑:明明有借款协议,还有收款收据,怎么法院就不支持呢?问题的核心,其实出在加密货币上。
依照《民法典》合同编第667条的规定,借款合同是指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民间借贷纠纷往往就是借款合同双方未能履行彼此的合同义务而引发的争议。因此,想通过民间借贷纠纷的案由追回欠款,前提就是有一份有效的借款合同。
但是,《民法典》第668条第二款又规定,借款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这里的“币种”是指人民币或者外币,诸如美元等法定货币,这也意味着法币就是借款合同的法定标的物,这也是为什么案例中以太币不被视为借款合同标的物,进而导致合同无效,因为以太币不是法币。
早在2017年发布的《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其中明确指出:代币发行融资中使用的代币或虚拟货币,不由货币当局发行,不具有法偿性与强制性等货币属性,不具有与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也不应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
到了2021年,十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进一步强化了这一态度,明确比特币、以太币、泰达币等虚拟货币,具有非货币当局发行、使用加密技术、以数字化形式存在等特点,不具有法偿性,不应且不能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
这两份文件清晰地传递出一个信号:虚拟货币并非法定货币,不能像人民币一样用于借贷活动,因此林某和刘某之间的借款合同因为标的物不合法而不能成立。
将加密货币作为借款标的物除了导致合同不成立以外,还会因为“扰乱金融秩序”而被认定“违背公序良俗”,进而导致合同无效。案例中当地法院就是据此认定林某和刘某的借款合同无效的。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及其相互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本质上也是一种市场交易行为。而前述《公告》和《通知》都已明确指出加密货币不能在市场上进行流通,这意味在我国已经建立起了加密货币禁止流通的公共秩序,属于公序良俗中的“公序”。而林某和刘某之间的加密货币交易行为已经违反了这种公序,会扰乱金融秩序,因此被认定为违背公序良俗,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也无效。因此林某与刘某签订的借款协议违背了公序良俗、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被法院认定协议无效,并且明确“由此引发的损失由当事人自行承担”。
想必老友们在看完解析之后,对加密货币借贷的风险也有所认识了,加密货币不仅会因为不是法币而导致借款合同不成立,还有可能被认定违背公序良俗而使合同无效。但加密货币借贷也并非完全不可行,飒姐团队在此也为有需要的老友们支支招。
由于以比特币、以太坊、泰达币等数字资产为标的物的加密货币借款合同,并不是民法典规定的借款合同,面临纠纷需要提起诉讼时要不能以“民间借贷纠纷”为案由,而如果以合同纠纷、不当得利或者返还原物纠纷为由提起诉讼,在当前司法实践中是难以被支持的。
因此飒姐团队建议老友们,在起草借款合同时要做好特殊处理,将合同与境外争议解决机构建立管辖,并约定好双方均能接受的争议解决适用法律规范,以便发生纠纷时,能通过司法强制里救济自身权利。
不过,即使加密货币借贷不被认为是“借贷关系”,有关的借贷情况也一定要记录好,包括加密货币种类、对应借款数额、转账与收款地址、利息等,最好能书面记录,作为以后发生争议时可用的证据。
尽管加密货币借贷并非不能通过法律途径追回,但考虑到其匿名性和跨境流通等特点,原物追回存在难度,而等额赔偿又会回到“用人民币估价加密货币会扰乱金融秩序”的争议上来,法院并不一定会判处执行等额人民币,所以飒姐团队还是提醒大家在进行加密货币借贷时要慎重,尽量不让自己陷于风险之中。
相关推荐:能用加密货币买到的八种疯狂商品(2025版)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