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Cube Labs
在上所冲刺阶段,许多项目方都在卷Twitter数据、卷涨粉涨互动,但真能换来上所的机会吗?疯狂涨粉和表面互动只是入场券的最低门槛,远非交易所评估项目的决定性因素。
TwitterScore 的价值在于它试图量化“社交资本的质量”,而这恰恰是交易所评估项目社区健康度、影响力和潜在市场表现的关键维度之一。结合我们近期做过的项目案例,看看它的数据在Web3社交舆论场中处于什么水平,又有哪些维度是交易所真正在意的。
TwitterScore与其他评估平台:
TwitterScore 是一个针对加密项目 Twitter(现 X)账户所开发的影响力评分工具。它由俄罗斯团队创立,通过分析账号内容和粉丝权重和算法,给 KOL 或项目提供一个客观且量化的社交媒体评分,评分范围为 0–1000 分,最高上限为 1000 分帮助用户衡量该账号在 Web3 社区中的声誉与传播力。
官方团队最近开始提供 API 服务及付费套餐(Basic 至 Enterprise),支持批量查询、历史追踪、分类关注者分析等。在业内,TwitterScore 被 Gitcoin 等平台引入以评估 Web3 项目,体现其数字信誉认可度,越来越多主流交易所的listing团队也将这一量化指标作为评估项目上所的重要目标。
除了Twitter Score这一通用的热度评估指标外,业内还有多个专注于不同维度的Web3社交影响力评估平台。这些平台通过差异化的数据模型,为项目方、投资机构和社区运营者提供了更精细化的分析工具。
TweetsCount
TweetsCount的评分体系其实与Twitter score十分类似,但在算法比例上会略做调整,导致项目的分数变化和敏感度都要高于Twitter score,通常可以作为辅助数据参考。同时它具有审查bot follower和VC feed的功能,在早期项目调研审查中可以快速审查识别是否为scam。
以某一项目同一时间段Twitter score和TweetsCount的分数增长对比,可以明显看到TweetsCount的增长与粉丝数和高质量粉丝数的增长自然关联度较高;而同时段的Twitter score与自然粉丝增长关联度相对较低,实际验证与高质量粉丝的权重关联更高;但两者都可以反馈出某一时段推特社媒的质层变化。
Kaito
Kaito的评分模型引入了“Smart Engagement”概念,不仅看你推了什么,还看谁在和你互动。如果你能被行业内高质量用户(如项目创始人、投资人)转评或点赞,那你的分数自然会更高。对于Web3项目来说,这意味着一个账号的“人脉价值”正在被量化。
RootData
如果你想知道某个项目创始人是不是“活跃的布道者”,RootData给出了答案。它结合了Web3投融资数据库,为项目方、投资机构或VC负责人提供了账号影响力评分+融资数据,适合用于赛道研究、创始人影响力对比等。
以下是对各平台评估侧重点及适用场景的系统梳理:
影响三要素重点拆析:交易所视角下的深层逻辑
那么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到TwitterScore的变化呢?
同时我们和Twitter score官方团队进行了交流,获得的涨分终极逻辑是:
总而言之,你的关注者质量越高,分数越高,你的分数就越高!
然而仔细拆解Twitter score的影响三要素,这其中相当有门道,换个视角这些维度何尝不是上所团队对于项目重点评估考察的维度,但他们看的远比你想象的深:
关注者质量 (Top Followers):
-
-
Tier 1/Tier 2 KOLs、VCs、Founders、头部媒体、其他生态项目、尤其是其他交易所官方账号的关注,是强大的信任背书。
-
交易所怎么看? 他们会扫描你的关注者名单。如果名单里充斥着大量空号、机器人、或与项目领域毫不相干的低影响力账号,会严重减分。他们寻找的是真实的、相关的、有决策影响力或强大传播力的受众。这些人是项目上线后潜在的核心用户、布道者和流动性提供者。他们关注你,意味着你的项目获得了圈内“聪明钱”和关键意见领袖的初步认可。
-
-
热点话题 (Trending Topics):
-
能有效参与甚至引领热点,证明项目紧跟行业脉搏、具备话题性和市场敏锐度。这直接关系到项目上线后能否抓住市场情绪,获得交易量和关注度。
-
交易所怎么看?交易所更看重的是项目是否能够自然且有见地地融入主流叙事(如 Layer2、RWA、DePIN、Meme 文化等),而不是生硬蹭热点。这体现了项目在市场定位、社区运营和内容创作方面的综合能力。而项目是否具备创造自身热点的能力(如成功的活动策划、重磅合作发布),则更能反映其主动性和市场影响力。
-
-
推文互动 (Engagement):
-
互动(观看、点赞、评论、引用转发)是社区活跃度、粘性和真实兴趣的直接体现。高互动率(相对于粉丝基数)比绝对粉丝数更有说服力。
-
交易所怎么看? 他们深度挖掘互动的“质量”:
高质互动 = 健康、忠诚、有潜力的用户基础,这是交易所最看重的社区资产,直接关系到上线后的交易活跃度。
-
真实性: 评论是“Nice Project”、“LFG”之类的垃圾信息,还是有深度的讨论、提问、建设性反馈?转发是来自真实用户还是明显的水军?
-
深度与广度: 互动是否集中在几个大V上,还是覆盖了广泛的社区成员?互动是否引发了更深入的讨论(引用推文中的讨论)?
-
情感倾向: 社区情绪是积极、期待,还是充满质疑和 FUD?
-
留存率: 新吸引来的粉丝(特别是高质量粉丝)是否持续互动?
-
-
增长策略“怎么做”:结合实战的多重攻略
提升 TwitterScore 的策略,本质上也是构建一个交易所眼中“优质项目社区”的策略。结合我们最近做的一个DePin案例,具体展开我们作为mkt agency针对三个维度逐一突破的战略打法,这不只是基于Twitter score增长的策略,同时也是项目方可以参考的提升项目市场关注度和获取更优质用户的一套方法论:
1.系统性吸引和巩固高质量关注者
-
同类型对标项目广撒网
-
在具体实操上,我们根据Twitter score给到的具体类目搜集了DePin同赛道项目头部项目的关注者数据,列出所有相关的 Tier 1 & Tier 2 的:VC 机构及其合伙人、KOL/Influencers、知名项目创始人、有影响力的媒体人/媒体号、目标生态的关键项目方、目标交易所官方账号及核心成员。
-
-
-
我们会着重筛选其中Tier 1的高分关注者,并且对其对应的生态和分数做了对应的标记(这一功能从5月开始需要收费才能查看),以下是当时整理的部分信息参考展示:
-
-
输出专业内容吸引
-
持续产出高质量、原创、有洞察力的内容(技术解析、行业趋势、深度思考),定期发布里程碑、技术更新、清晰的路线图等专业信息,是吸引机构类关注者的基础,也是吸引聪明关注者的硬通货。我们在期间会为项目对已有研报和技术进展做深入的内容拆解,再以视频剪辑或者thread的形式输出。
-
-
主动建立真实链接
-
在主动与此类目标对象建立联系之前,首先需要对自身的价值有清晰的认知和定位:你能为对方带来什么?是独家的信息资源?深度的合作机会?有价值的行业洞察?还是内容层面的合作(如邀请参与 AMA、Twitter Space 等)?在初次接触时,最好能从以上角度出发,明确并精准地传达这些价值点。
-
-
-
可以接触的方式通常分为以下几种:
-
推特评论:在目标对象推文下进行有见地、有价值的评论(非垃圾广告),引起注意。
-
直接DM:在dm时清晰传达能为对方提供的价值,最好以官号或者有一定粉丝量的founder号
-
参与社区: 加入目标 KOL 或项目的 Discord/Telegram,积极参与讨论,建立存在感。
-
-
2.热点监控和主动创造话题
-
在信息爆炸的 Web3 世界,抓住热点是项目破圈和提升热度的关键。热点话题自带关注度,是项目破圈和提升热度的不二法门。项目方需要做的是:
-
高速响应热点,巧妙关联项目核心价值。
-
设计清晰转化路径,将流量导向私域渠道,变“热度”为“粘性”。
-
维持长期节奏中的亮眼节点,保持持续曝光和印象加深。
在 memecoin 领域,这种“流量收割术”尤其常见:项目捕捉短期热点,以“快+趣+波动高”的形式迅速吸血,将注意力经济的精髓发挥到极致。但长期来看,深度建设与高频记忆亮相必须兼顾,这才是真正的商业韧性。
-
-
实战案例:借势“蓝标互关”热点,高效拉新转化
今年 4 月,针对 Twitter 官方传出未来将更重视蓝标用户粉丝质量的消息,一批用户开始在推特上晒出自己的“蓝标关注者比例”,#蓝标互关 标签迅速走红,引发twitter蓝v互关热潮。
这批互关风潮某种程度上打破了一定的信息茧房,许多kol和蓝标用户在短期获得大量有效关注和推文互动,并且推动了如kaito等一些评估平台的权重分数增长。这类推文直至今天依然可以获得大量views和互动,成为不少蓝标用户起号的首选途径。
回到实际案例,如何借助推特的天然流量和社交属性跟好这波蓝标互关热度,我们帮助项目迅速设计了一套专属“蓝标用户VIP计划”,具体转化路径为:
蓝标用户在推特关注项目➡️加入项目Discord➡️即可自动获得项目特殊身份标识(Role)及专属权益➡️分层运营和长期维护
该活动上线短短几天,即吸引 500+ 蓝标用户参与,成功实现“蹭流量 + 拉优质用户进私域”的双重价值,这一套设计的核心逻辑在于:
-
利用 Twitter 热点:借助 #蓝标互关 的自然流量流入;
-
高效导流私域:Discord 成员快速具备活跃意愿;
-
优质用户沉淀与激活:形成核心社群群体,提升用户粘性与项目价值认同。
3.激发和提升推文互动的质量与深度
-
高质量互动同样是衡量项目生命力和社区忠诚度的重要维度,不只是点赞和转发,更是社区成员深度交流、真实共鸣和价值共创的体现。想提升互动,核心在于好内容、真沟通和有力的数据支撑,目标是打造一个活跃、有见地、具备自传播力的社区。
-
我们在对项目engagement的提升设计上主要采取了以下策略:
-
部署twitter raiders: 组织小股真实用户在项目推文及kol和散户讨论区,进行有观点、带热情、讲理由的积极Shilling,点燃讨论,制造真实Hype。
-
激活社群chatters: 在Discord/Telegram等社群预先安排Chatters ,在Twitter活动/推文发布时,第一时间引流、带头深度评论、引导新用户参与,无缝衔接公私域热度。
-
善用视频素材: 用15-30秒短视频直观展示产品优势和近期动态,取代冗长文字。在我们的实操中,我们将项目的messari研报做了重点拆解提取,并通过1m趣味性视频呈现,对于follower的可读可看理解性都有更好帮助。
以下是我们帮助某项目在2个月内engagement维度的增长成果:
-
结语
在实际运营过程中,我们观察到当前的 Twitter Score 评分体系虽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但也存在不小的滞后性与误差。例如,一些账号的粉丝结构、互动活跃度已明显发生变化,但评分仍未及时更新;甚至在某些情况下,需手动同步或等待平台刷新,才能反映最新的社交表现。
这意味着 将 Twitter Score 作为唯一衡量指标存在一定风险。其评分机制并非完全透明,部分维度(如粉丝质量、互动频率)存在算法加权的模糊空间,容易造成结果偏离真实社交表现。尤其在项目营销动作频繁、用户流动性大的阶段,评分的延迟或失真更易影响外部观察者的判断,进而引发“分数焦虑”或运营误判。
事实上,分数只是工具,不应成为目标本身。真正具备价值的,是分数背后所代表的社区真实活跃度、优质用户的持续涌入、话题的自然扩散与情感认同的积累。当用户在没有激励的情况下仍愿意互动转发、内容在垂直圈层内形成二次传播,才意味着项目在社交层真正“站住了脚”。交易所或者项目方真正应该在意的,是隐藏在 TwitterScore 构成因素背后的深层指标:
-
社区质量: 核心用户是否精准、忠诚、有影响力?➡️ 看Top Followers构成 & 互动深度
-
市场敏锐度与影响力: 项目能否抓住并塑造市场叙事?➡️ 看热点参与/创造的有效性
-
社区健康度与活跃度: 社区是否真实、热情、有建设性?➡️ 看互动质量与情感倾向
-
项目专业度与信任度: 是否展现出执行力、透明度和长期价值?➡️ 综合所有因素,尤其看内容质量和与高质量实体的连接 /aside>
因此,项目方应将 TwitterScore 视为一个有价值的诊断工具和努力方向的指引,而非最终目标。在加密世界,质量永远比数量更能穿透噪音,赢得信任。将资源投入到构建真实的行业关系、创造有价值的内容、培养活跃且高质量的社区上,才是提升 TwitterScore 的根本之道,也才是最终打动交易所、赢得宝贵“上所门票”的坚实基础。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