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资金库竞赛白热化:机构囤积 ETH 掀起资本狂潮,ETH 还能涨到多少?

CN
18小时前

作者:White55,火星财经

加密货币市场正见证一场颠覆传统认知的全新博弈——以太坊资金库竞赛。

以 BitMine Immersion Technologies (BMNR) 和SharpLink Gaming (SBET)为代表的新型机构资本操作模式,正通过华尔街工具加速囤积 ETH,在为市场注入强大动能的同时,也引发了关于代币经济、市值管理乃至风险传递的重要思考。这场数字资产与金融工程深度结合的实验,已开始重塑市场逻辑和生态格局。

市场震荡:BMNR 暴跌揭示华尔街加密资本游戏规则

BitMine Immersion Technologies

SBET 股价已连续 7 个交易日下跌近 40%

上周美股市场的一则公告引发了加密市场的密切关注:BMNR 作为以太坊资金库竞赛的当前领头羊,其股价遭遇显著下挫。

BitMine Immersion Technologies

深入剖析后发现,这与其早期投资者的代币解锁规则直接相关。此前参与配售的投资者和顾问,分别以每股 4.5 美元、5.4 美元和 10 美元的极低成本价获得了大量股份,而当前 BMNR 股价虽经历调整却仍维持在 35 美元左右高位。这意味着即使是本轮调整后的股价,也大幅高于早期投资者的入场成本。

当锁定期的约束消失,巨大的套利空间自然驱使这批投资者进行大量抛售操作。这种由股权配售机制导致的解锁抛压,与公司基本面无关,纯粹是资本层面基于时间差和价格差的套利行为,生动揭示了将华尔街传统资本运作逻辑引入加密资产囤积领域后可能带来的短期剧烈波动。

BMNR 虽然目前以价值 21.3 亿美元的 566,800 枚 ETH 持有量傲视群雄,但其股价表现与 ETH 资产储备的走势并非完全同步,凸显了这类结构下市场复杂性。

与此同时,另一参赛者 SBET 的操作模式也引发市场的深入探讨。根据市场观察和分析师评估,SBET 似乎遵循着一个在部分加密投资者眼中颇具争议的策略循环:向公开市场持续增发股票(即「向市场派发股票」)获取增量资金,再将所融到的法币资本高效地配置于不断购入并累积以太坊(ETH)资产。

这种做法被部分市场参与者形象地描述为「用美股投资者的资金换取币圈的繁荣」。其本质是利用合规公开市场的融资便利性来为加密资产提供资金支持。

这种模式,尤其在以 ETH 为核心资产的运作框架下,让一些市场观察者将 SBET 类比为「以太坊领域的微策略(MicroStrategy)」—— 后者以持续发债或融资大规模囤积比特币而闻名。

直面挑战者:SharpLink Gaming 与 ConsenSys 灵魂人物的激进布局

在这场机构资金竞赛中,SharpLink Gaming(SBET)以其迅猛的增持速度引发市场强烈关注。目前其 ETH 储备已达到惊人的 360,800 枚,以约 13.5 亿美元市值在 ETH 资金竞赛排行榜上排名第二。

BitMine Immersion Technologies

SBET 的动作引发市场高度关注并非偶然,其背后站着的正是以太坊八位联合创始人之一、当前区块链基础设施巨头 ConsenSys 的掌舵人乔・鲁宾(Joe Lubin)。

鲁宾为 SharpLink 制定了极为激进的资产增持策略。在接受彭博电视台专访时,他直截了当地阐述了公司的核心发展目标:「我们坚信,在完全稀释后每股计算的基础上,我们将能够实现比任何其他基于以太坊构建的项目更快速度进行以太坊积累,并且必然领先于那些专注于比特币的项目。」这一宣言清晰地将其定位为以太坊囤积赛道上雄心勃勃的挑战者。

为实现这种超越式发展,鲁宾确认 SharpLink 正在通过多元化的资本市场运作模式积极筹备资金。他们不仅每日通过市场交易工具增加 ETH 持仓规模,同时运用先进的质押策略将其现有储备资产持续释放价值以获取额外收益。这种「资产升值 + 质押收益」双轮驱动的模式,旨在通过复合效应加速壮大 SBET 的储备规模和市场主导地位。鲁宾在采访中特别强调时间因素的重要性:「SharpLink 的核心策略可以概括为:速度制胜,要超越所有竞争对手的速度为股东积累关键资产以太坊。」

领先者之战:BitMine 与 SharpLink 的策略分野与市场角力

鲁宾所领导的 SharpLink 目前所面临的核心竞争对手,正是由知名华尔街策略分析师汤姆・李(Tom Lee)担任董事长的 BitMine Immersion Tech(BMNR)。

推荐阅读:以太坊突破 3940 美元创 2025 年新高,距历史高点仅 22%,Tom Lee 领衔机构押注万亿美元稳定币红利

BitMine Immersion Technologies

strategicethreserve数据显示持有以太坊数量前 10 大公司

StrategicETHReserve 统计显示当下排名前列的实体皆为机构资金管理公司:

  1. ​​BitMine Immersion Technologies (BMNR)​​:目前持仓量为 566,800 ETH,市值约为 21.3 亿美元,牢牢占据排行榜首位。
  2. ​​SharpLink Gaming (SBET)​​:目前持仓量已达到 360,800 ETH,对应价值约为 13.5 亿美元,位居第二。
  3. ​​Ethereum Foundation(以太坊基金会)​​:作为非营利核心支持机构,持仓量 23.66 万枚。
  4. ​​Ether Machine​​:同样是活跃的机构以太坊持仓者。
  5. ​​PulseChain​​:市场高度关注的新型项目及资金库竞争者。

此外,中心化交易平台 Coinbase、加密矿业公司 Bit Digital 及致力于分布式计算发展的非营利机构 Golem Foundation 亦被证实各自持有超过十万枚 ETH 资产,成为榜单之外的重要力量。

面对实力强劲的 BMNR,SharpLink 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增长路径。鲁宾在采访中清晰地表明了他们对于风险管控原则的高度重视:「SharpLink 现阶段运营中未使用任何形式的杠杆融资手段。」相较于 BMNR 可能涉及的复杂衍生品或借贷操作,SharpLink 在增持 ETH 时主要依赖于股权融资或自有现金流作为支撑。这与比特币领域领军者 MicroStrategy 惯用的举债扩张形成鲜明对比。

然而鲁宾也透露,SharpLink 正积极研究拓宽融资渠道的可能性,特别是探索「可转换票据」(一种可以在特定条件下转换为公司股票的债务工具)这一方向。MicroStrategy 公司曾反复运用这一金融工具成功融资数十亿美元用于大规模增持比特币资产。鲁宾对此强调:「无论未来我们选择何种金融工具,公司都将实施极其严格的杠杆风险控制措施。」他进一步补充指出:「SharpLink 将始终保持审慎态度应对各类风险敞口,因为我们坚信通过稳健而持续的经营策略最终将最大化股东长远利益。」这一立场清晰地反映出 SharpLink 试图在加速扩张和风险控制之间寻找精密平衡点,避免因过度使用杠杆而在市场剧烈波动中陷入系统性风险。

深层解读:资金库竞赛背后的逻辑与市场共振

这些由美股市场提供充沛弹药的机构资金库,为何如此狂热地竞逐以太坊?其行为核心逻辑远超越单纯的囤积居奇,蕴藏着深层次的战略诉求。

  • ​​抢占核心数字基础设施入口:​​ 在Web3技术体系演进中,以太坊凭借其最为庞大且成熟的去中心化应用生态系统已被广泛视为未来新经济的核心基础设施。大量具备真实用户基础和经济活力的应用协议构建于以太坊平台之上。购入并持有ETH,本质上是对这一未来核心数字基础设施长期价值的股权化配置,目标获取网络持续增长带来的红利。
  • ​​锁定有限稀缺资产获取超额收益:​​ 不同于可无限增发的公司股票,ETH整体供应总量已被算法严格限制,其年增发率在机制设计之下趋于极低水平甚至可以进入通缩状态。资金库的大规模持续购入行为本身,实际上在加速消耗公开市场流动供给,这种基于硬性稀缺资产的长期储备策略被视为对抗全球法币潜在稀释力量的有效利器。
  • ​​打造合规版加密敞口提供机构级通道:​​ 目前直接投资原生ETH资产仍使传统大型机构面临监管合规、托管安全、会计处理等多维复杂挑战。而这些在纳斯达克或纽交所公开上市的ETH资金库企业(如SBET、BMNR)恰恰提供了一种高效替代方案: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只需通过购买标准化股票即等同于获得相应比例的底层以太坊资产敞口,实现了风险隔离与合规性转换。

需求喷发:机构 FOMO 效应驱动 ETH 价值重估

这场前所未有的机构资金库竞赛已然对以太坊市场的供需平衡状态产生了立竿见影且相当深远的影响。

BitMine Immersion Technologies

CoinGecko 统计数据显示,在短短九十天内 ETH 价值增幅高达 110%,现报价逼近 3800 美金关口。

BitMine Immersion Technologies

Coinglass 数据显示,同期以太坊合约持仓量由 170 亿美金激增至当前 580 亿美金。

这一表现已远远超越众多早期领涨的代币资产如比特币(BTC)、Solana(SOL)等同期的增长幅度。

尤为关键的是,这种超越发生在 ETH 相较其他竞争性公链网络早期市场热度稍显落后的大背景之下,这轮强势反超更加值得深入分析。

市场已经敏锐地洞察到资金结构的变化:来自专业资金管理者的资本正源源不断地为ETH注入能量。大量 ETH 被锁定在这些机构的资产负债表内成为长期战略储备(Strategic Reserves),这直接导致二级市场上流通可供交易的现货ETH供应量快速收缩。这种「有效流通量趋紧」与「机构配置需求膨胀」共同作用,构成了推动 ETH 进行系统性价值重估的牢固底层逻辑。尤其当这种机制形成正向循环,更多的价值发现又会吸引更为广泛的新资本关注涌入。

未来展望:通往数字国债与新金融秩序之路

以太坊资金库竞赛远非短期市场热潮,而是金融资本对下一代核心价值存储载体的大规模遴选机制,更是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权证化的关键进化阶段。

从早期比特币领域的MicroStrategy孤军深入,到当下以太坊生态内多家机构上市公司公开入场争先恐后地争夺这一战略高地的布局态势,这场竞赛已经升级为一套完整的经济学实验。

这场实验的核心在于探索公开资本市场与核心区块链数字资产的价值传递效率问题。它以近乎真实世界的高频交互场景验证着以下议题:资本市场是否能创造出安全可控的通道以高效配置大规模资本力量进入核心加密资产?而核心加密资产作为底层价值储备载体又能否支撑起上市公司的持续增长与价值实现?最终,这种嵌套结构能否创造一条可靠通路,使得公司股东与代币持有人利益实现长期一致协同成长?

无论如何,机构资金库竞赛已经不可逆地激活了以太坊的深层价值发现进程。

以太坊在此刻展现的强大聚集能力,正加速推动它从单纯的区块链技术平台向数字经济世界中不可或缺的价值基础协议方向跃迁。机构资金库竞赛只是一个起点,其背后真正的终点,指向的是构建一套基于全球协作、开源规则且运行于代码之上的全新价值秩序。

无论如何,机构 FOMO 了;无论如何,以太坊涨了;无论如何,无论如何了。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

上新快、福利猛!注册BitMart即享14,000+ USDT迎新奖!
广告
分享至:
APP下载

X

Telegram

Facebook

Reddit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