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币破圈进行时:深度解析 12 国稳定币监管政策竞速

CN
链捕手
关注
8小时前

作者:Fairy,ChainCatcher

编辑:TB,ChainCatcher

稳定币的破圈效应正持续放大。

从抖音热搜榜上高频闪现的相关话题,到传统财经博主集体转向的内容创作,再到身边亲戚邻里的主动打听,稳定币似乎成为了渗透日常的社会热词。

与此同时,全球政策端也迎来关键转折。过去一年,多国对稳定币的态度从审慎观望转向接纳:香港《稳定币条例》即将实施、欧盟 MiCA 法案正式落地、美国通过《天才法案》。稳定币正在悄然撬动全球货币体系的地基。

本文将系统梳理各国在稳定币监管方面的最新动态,解析这场金融变革的底层逻辑与战略意涵。

一表看全球稳定币监管态势

解析全球十二大核心市场稳定币政策演进

美国:州联分治,竞速布局

政策进展速度:★★★★

稳定币在美国的发展呈现出“联邦+州级”双轨推进的局面。一方面,联邦政府在立法层面加速统一监管框架;另一方面,各州则率先试水,推动制度先行落地。

在州层面,不少地方已率先落地具体法规与监管框架:

  • 怀俄明州于2023年通过《怀俄明稳定币法案》,设立“怀俄明稳定币委员会”,并计划于2025年8月20日发行州支持的稳定币 WYST。
  • 纽约金融服务部在2018年就要求稳定币发行方必须获得BitLicense牌照或信托公司许可,并遵守严格规定。
  • 加利福尼亚州在 2023年通过《数字金融资产法案》(DFAL),构建了涵盖稳定币发行方在内的全面许可制度。DFAL将于2026年7月正式生效。

联邦层面的监管立法也在快速推进:

  • 《GENIUS法案》 已于 2025年7月19日 由特朗普签署生效。

该法案要求:禁止发行收益型稳定币、每月披露储备构成并经审计、CEO与CFO对数据真实性负责。发行人可选择由联邦或州监管,小型发行人(发行额100亿美元)可选择仅接受州监管。

  • 《STABLE法案》 于 2025年3月提出,目前已通过众议院审议,待参议院投票。该法案草案内容与 GENIUS Act 法案大部分相同。

中国:港策先行,内地观望

政策进展速度:香港★★★★|内地★

中国内地与香港形成了“前哨+本土”稳定币监管联动格局香港率先建立成熟监管体系,加速吸引企业落地;而内地则在政策层面保持审慎。

香港方面,其《稳定币条例》将于2025年8月1日正式生效。

目前,已有约50至60家企业表达申请意向,其中一半为支付机构,另一半为大型互联网平台,多数具有中资背景。京东、渣打、蚂蚁等已启动相关准备,业界预计首批仅核发3至4张牌照,准入门槛颇高。

据悉,首批牌照可能采取“邀请申请制”而非统一公开申请,初期稳定币主要挂钩港元和美元。

内地方面,过去长期处于“防范性压制”态势,但近期已有多个省市释放出对稳定币的研究与关注信号。

  • 7月7日,无锡市委改革推进会上提出探索“稳定币赋能外贸发展”,拓展数字贸易新空间;
  • 7月9日,济南市人民政府研究室官方公众号发布由新华社撰写的稳定币专题文章;
  • 7月10日,上海市国资委党委召开中心组学习会,围绕加密货币与稳定币的发展趋势及应对策略开展学习;
  • 7月18日,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主办“稳定币与工业数字资产研讨会”。

韩国:态度转向,银行联盟加速布局

政策进展速度:★★★

韩国正经历从“观望”到“进场”的转变。在新任总统李在明承诺支持韩元稳定币发展的背景下,6 月 10 日,韩国执政党正式提出《数字资产基本法》,拟允许资本超过 36.8 万美元的本地企业发行稳定币,标志着政策层面的松动。

目前,韩国八大主要银行正筹建合资公司,计划联合发行韩元稳定币。参与机构涵盖国民银行、新韩银行、友利银行、农协银行、韩国产业银行、水协银行,以及花旗和渣打两大外资银行韩国分行。该项目由八大银行、开放区块链与去中心化身份协会及金融监督院共同推动,若获监管批准,预计今年底或明年初上线。

不过,当前监管仍处于不确定状态。据 Four Pillars 研究主管 100y.eth 分析,韩国当前正经历稳定币泡沫,监管方面尚无明确指导。金融新闻几乎每日报道有银行或企业申请稳定币相关商标,相关上市公司股价通常当日上涨15%-30%。

泰国:政策开闸,谨慎试水

政策进展速度:★★★

泰国稳定币政策从早期警惕逐步走向审慎试点。早在 2021 年,泰国央行即启动稳定币监管探索,发布初步指导意见。其中,锚定泰铢的稳定币被视为“电子货币”,受《支付系统法》监管,相关机构需在发行前咨询央行审批;而锚定外币(如 USDT、USDC)的稳定币未被禁止,但需进一步监管。

真正的转折点出现在 2024 年。8 月,泰国设立了监管沙盒,允许特定服务提供商尝试加密货币

2025 年,试点范围加快扩展:

  • 1月,泰国财政部长在证券交易委员会会议上表示,政府正在考虑发行100 亿泰铢国债支持的稳定币。
  • 3 月,泰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批准 USDT 和 USDC 作为可交易资产进入该国受监管交易所。
  • 7月,SEC与BOT联合推出“国家级加密沙盒”,允许外国游客通过持牌平台将数字资产(如USDT、USDC)兑换为泰铢,用于旅游消费。

欧盟:统一监管,谨慎支持

政策进展速度:★★★★★

欧盟在稳定币发展上的态度可归结为“谨慎支持”:既充分肯定稳定币潜力,又对金融稳定、监管套利和洗钱风险保持高度警惕。

2023年6月,欧盟正式发布《加密资产市场条例》(MiCA),核心目标是全面监管加密资产市场。2024年6月30日部分条款生效,2024年12月30日稳定币相关条款全面实施。该法案适用于 27 个欧盟成员国及欧洲经济区(EEA)内的挪威、冰岛、列支敦士登等三国。

MiCA 对稳定币的发行和运营设定了较高门槛:发行方必须获得成员国监管机构授权(如德国 BaFin、法国 AMF),并在欧盟设立法人实体。对于“重要性”达标的稳定币(例如交易量巨大),将由欧洲银行管理局(EBA)统一监管。

MiCA 还规定非欧元计价的稳定币在任一货币区域内的每日交易不得超过 100 万笔或 2 亿欧元。一旦超限,发行方必须暂停该稳定币的发行,并在 40 个工作日内提交整改计划。

当前,欧盟已向 53 家加密企业发放 MiCA 牌照,包括 14 家稳定币发行商和 39 家加密资产服务提供商。

新加坡:起步早、标准高

政策进展速度:★★★★★

新加坡在稳定币监管方面走在前列,早在 2019 年 12 月,新加坡就出台了《支付服务法案》,明确了支付服务提供商的定义与分类。
随后,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于 2022 年 12 月发布《稳定币监管框架》草案并启动公众咨询,并在 2023 年 8 月 15 日正式推出最终版本。该监管框架专门适用于在新加坡发行、且锚定 新加坡元(SGD)或 G10 货币的 单一货币稳定币(SCS),并作为《支付服务法》的补充条款纳入监管体系。

MAS 设置了较高的准入门槛,发行人需满足以下要求:

  • 稳定币发行人的资本金不少于年度运营费用的 50% 或者 100 万新元;
  • 稳定币发行人不得从事交易、资管、质押、借贷等其他业务,也不得直接持有其他法人实体的股份;
  • 流动性资产满足资产正常提现需要的规模或高于年度运营费用的 50% 。
  • 稳定币的发行人的储备资产只能由以下风险极低、流动性充足的资产构成:现金、现金等价物、剩余到期日不超过三个月的债券。

目前,已有多家机构向MAS申请稳定币发行资质。其中, StraitsX(XSGD 发行方)和 Paxos均被视为率先合规落地的示范案例。

阿联酋:积极推动,双轨并行

政策进展速度:★★★★★

阿联酋在稳定币政策上展现出支持与开放的态度。2024 年 6 月,阿联酋中央银行发布《支付代币服务条例》,明确了“支付代币”(稳定币)的定义和监管框架。

阿联酋作为一个由七个酋长国组成的联邦国家,其监管制度具有鲜明的“双轨制”特征:中央银行负责联邦范围内的监管,而迪拜国际金融中心(DIFC)与阿布扎比全球市场(ADGM)则作为金融自由区,享有独立的法律体系和监管权限。

与欧盟《MiCA》或香港《稳定币条例》相比,阿联酋的新规在稳定币定义上相对宽泛,但仍设置了一定边界:

  • 禁止发行算法稳定币与隐私代币
  • 不允许稳定币向用户支付与持币时间挂钩的利息或其他回报

具体应用上,阿联酋的稳定币市场也已初见成效。2024年12月,AE Coin 获CBUAE批准,成为阿联酋首个完全受监管的迪拉姆稳定币。

2025年4月,阿布扎比主权财富基金 ADQ、企业集团 IHC以及阿联酋最大资产规模银行第一阿布扎比银行联合宣布,将推出一款锚定迪拉姆的新型稳定币。

日本:监管先行,发展待启

政策进展速度:★★★★

日本在稳定币监管方面走在全球前列,并率先完成基础立法构架。其监管路径主要通过《支付服务法》(PSA)改进实现。

2022年6月,日本国会通过修订版《支付服务法》,并于2023年6月正式生效。修订后的法律对稳定币进行了详细定义,明确了发行实体,并列出了进行稳定币交易所需的许可证。其将稳定币发行主体限定为三类:银行、信托公司、资金转移服务提供商。

2025年3月,日本金融厅推动《2025年支付服务法修正案》,对稳定币发行机制进行优化:允许信托型稳定币将高达50%的储备资产用于特定低风险工具,如短期国债或定期存款。该法还新增对加密中介的专门注册类别,降低场外交易参与门槛。

俄罗斯:试探为主,仍限外部使用

政策进展速度:★★

俄罗斯对稳定币的态度在近年来发生了显著转变,从最初的谨慎甚至反对转向有限支持,这一变化主要源于地缘政治压力下对跨境结算、自主金融系统的战略需求。

2022年,俄罗斯央行曾推动全面禁止加密货币。然而,2024 年 7 月政策风向出现关键转折。俄联邦议会通过两项法案,正式合法化加密货币挖矿,并允许经央行批准的企业使用包括稳定币在内的加密资产,与境外合作方进行国际结算。但在国内领域,加密货币依然不得作为支付手段使用。

2025 年 3 月,俄罗斯央行发布提案,计划在为期三年的试点期内,允许“特别合格”的高净值个人和部分企业进行加密资产投资,探索更加透明和受控的市场环境。

在政策语境之外,财政部数字金融资产司负责人 Ivan Chebeskov 公开表示,俄罗斯应考虑推出本国主权稳定币,以适应全球支付系统的演变趋势。

英国:监管推进中

政策进展速度:★★

英国政策正处于由框架设计向立法落地的关键衔接阶段。相关监管体系以《2023年金融服务与市场法案》为基础,并辅以金融行为监管局(FCA)和英格兰银行(BoE)制定的次级法规和监管指引。该法案于2023年6月29日获得皇家批准,首次将“数字结算资产”(包括稳定币)纳入受监管金融活动的法律范畴。

2023 年 11 月,英国金融监管局公布了对发行或托管法币支持的稳定币的公司的监管要求。拟议的框架将寻求把目前已经适用于许多 FCA 授权实体的几项现有监管标准应用到稳定币活动领域。

2025年4月,英国政府发布加密货币领域立法草案咨询文件,计划新增受监管活动,包括运营加密资产交易平台和稳定币发行。

尽管法规进展不断,英国央行行长则表现出更为保守的立场。其央行行长 Andrew Bailey 多次公开表示,稳定币的大规模应用可能削弱公众对本国货币的信任,甚至对金融体系构成系统性风险。

加拿大:法规模糊,监管正在成型

政策进展速度:★★

与美国、欧盟等市场相比,加拿大的政策更为保守,本地稳定币市场发展缓慢。

2022 年 12 月,FTX 崩盘引发全球加密市场动荡,加拿大证券监管机构(CSA)随后收紧政策,将稳定币纳入“证券和/或衍生品”的监管范畴。

自 2023 年起,CSA 先后发布两份关键文件 SN 21332 与 SN 21333,对“法币挂钩稳定币” 提出监管框架。根据相关规定,稳定币发行人需注册为证券发行人,提交招股说明书,或签署CSA认可的承诺书。

上个月,加拿大银行监管机构表示,已准备好监管稳定币,监管框架正在制定中。

巴西:严控导向

政策进展速度:★

巴西央行数据显示,该国加密货币交易中超 90% 涉及稳定币,主要用于跨境支付,但这股潮流也引发了合规忧虑。

巴西央行行长 Gabriel Galipolo 表示,央行最初认为稳定币流行是因为其为民众提供了便捷持有美元的途径。但在深入研究后发现,大量稳定币交易与跨境购物相关,且交易方式具有不透明性,可能被用于逃避税收或洗钱活动。

为此,巴西央行于 2024 年 12 月提出一项新规草案,拟将稳定币纳入外汇监管体系,并禁止向非巴西实体控制的钱包转账。

整体来看,巴西的监管方向已非常明确:以强管控为前提,优先压制高风险交易场景。

尽管监管趋严,传统银行却开始探索合规路径。巴西最大银行 Itau Unibanco(客户超过 5500 万)正计划推出与雷亚尔挂钩的稳定币。目前,Itau 正在研究其他银行的相关经验,并等待巴西稳定币监管框架的出台。

推荐阅读:

美众议院通过三项加密法案,国家队的比特币筹码战如何了?

蚂蚁国际入局,稳定币“巨头争夺战”开始了?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

Bybit:合约交易强势平台!注册送50U+5000U储值返利!
广告
分享至:
APP下载

X

Telegram

Facebook

Reddit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