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TWU.ETH 🔆|2025年11月13日 01:38
🧐POPCAT 崩跌最全面分析|不是插针,是精准攻击:Hyperliquid 被打穿,HLP 亏损 490 万美元!
昨晚, POPCAT 突然暴跌,看似又是一场普通的多头爆仓,但从链上行为、盘口结构到清算路径来看,这更像是一场 蓄谋已久的流动性系统攻击。
这好像不是第一次,可能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所以你看:我们在市场风险可能来自于我们根本无法想象的地方,就像昨晚的声东击西,你并没做错什么,但是你的钱可能十几秒就突然消失了!
在永续 DEX 这种高度透明而又高度可操控的环境里,这类事件几乎是迟早要爆发的。
一,事件复盘:蓄谋已久的操作!
1️⃣提前准备资金与地址结构:
攻击者在事件发生前约 13 小时,从 OKX 提出 300 万 USDC,随后立即分拆成 19 个地址。
这种拆分行为通常具有两个目的:
规避风控
模糊仓位与激活多头仓的资金上限
2️⃣持续构建巨额多头敞口:
攻击者在 HL 上不断做多 POPCAT,将总体敞口推高至 2000–3000 万美元规模。
在低流动性标的下,这是足以撬动整个市场结构的量级。
3️⃣制造虚假需求:0.21 美元的大型买墙:
为了营造“真实买盘推动行情上行”的效果,他在 0.21 美元位置挂出一笔 约 3000 万规模的巨大买墙。
此行为的目的非常明确:
构建虚假深度,吸引散户、量化、趋势策略集体进场做多。盘口在视觉上显示“强力支撑”,从而增加市场信任度。
4️⃣大量散户与量化看见买墙,误以为“有人在大规模建仓”,开始跟着做多。
5️⃣突然撤墙 → 价格结构瞬间坍塌:
攻击者在毫无预告的情况下,瞬间撤掉买墙。
在 POPCAT 的深度并不算深的前提下,价格立刻 自由坠落式下滑。
6️⃣攻击者自身仓位自杀式爆清 → 抵押品全灭:
攻击者的多头仓位在瞬间被全部清算,300 万抵押品归零——但这并不是他想避免的结果,相反,这正是攻击的一环。
7️⃣HLP 被迫承接坏账 → 损失 490 万美元:
攻击者的敞口极大,以至于清算滑点远超可接受范围。
清算不再由市场消化,而是转移给了平台的流动性池(HLP):HLP 自动承接敞口,最终亏损约 490 万美元。
8️⃣事件后平台不得不手动干预市场、关闭剩余风险敞口。
9️⃣稍后,Hyperliquid 暂时 “pause” 了 Arbitrum 桥(交易所内充提不受影响)。
整体链路非常清晰:
简单来说,攻击者用真实本金当诱饵,通过虚假深度操控 + 清算机制缺陷,将真正的亏损“转嫁”给 LP。
这就是永续 DEX 可以被攻击的根本原因。
二,为什么说这不像“普通爆仓”?
看了几个关键点:
1️⃣19 个钱包分拆资金 → 专业准备
2️⃣大型买墙制造假深度 → 专门诱多
3️⃣瞬间撤单触发连锁清算 → 对机制了解得很深入
4️⃣攻击者本金归零不是重点 → 他赌的就是“让 LP 替我亏”
5️⃣平台发生第三次市场事故 → 前后逻辑一致
这是典型的:用真实本金制造虚假需求 → 撕裂清算机制 → 让流动性池吃坏账的套利攻击。
三、深层问题:去中心化永续的结构性弱点被再次暴露
这次事件之所以严重,不是因为有人亏了几百万,也不是因为 HLP 吃了 490 万坏账,而是因为它击中了所有 Perp DEX 的最大痛点:
去中心化永续的通用结构性弱点被再次证明可以被攻击者利用:低流动性标的 + 高杠杆 + 可被操控的盘口深度 = 天然的攻击面!
① 低流动性标的(Long-tail token)
POPCAT 深度有限,被操控成本低。
② 高杠杆(20-30x)
攻击成本可以被指数级放大。
③ 清算机制依赖盘口深度(Orderbook 或混合结构)
只要操控盘口,就能改变清算路径,从而让系统承受坏账。
当这三者叠加时,就形成了天然攻击面。
GMX、Drift、MUX、Vela、甚至 dydx 早期版本,都遭遇过类似问题。
事实上,你会发现一条残酷但真实的规律:
攻击者只需要几十万到几百万美元,就足以让协议亏掉几百万甚至更多。
这对整个 Perp DEX 行业都是长期隐患。
四、风险提示与思考:这是必经之路,但代价很高
HL 横空出世,Aster 百倍回报!永续 DEX 在今年大爆发应该是一个必然事件,能被大家所接受,本质是因为它带来了更高透明度、无需许可的做市方式与真正链上化的交易逻辑。
但透明意味着“可验证”,可验证也意味着“可被预演”,而可被预演,就是“可被攻击”。
下面说下这次事件给我的一些启发:
1️⃣对交易者的启示:
越是长尾标的,越容易被操纵;
买墙、卖墙在链上从不可信;
波动越大的地方越吸引操纵者;
永续 DEX 的风险,不仅来自价格,而来自“系统结构本身”。
2️⃣对 LP 的启示:
永续协议的收益从来不是“白给”,对应的是承担坏账风险
只要存在高杠杆场景,坏账就是必然事件;
HLP、GLP、vLP 本质上都是“清算对手方”;
一旦极端行情出现,LP 可能承担极不对称的损失;
3️⃣对行业的启示
这类事件不会让 Perp DEX 消失,但会倒逼其:
调整标的选择
重构清算机制
引入更多防操控措施
更新价格源机制
引入保险基金或风控补充池
限制虚假深度与大额撤单
某种意义上,这类事件是行业成长的必经阶段——疼痛但必要。所以我说,这也是个好事,这类事件会迫使 Perp DEX 重新思考系统性风险控制,怎么说呢,也算是必经之路吧!
五、结语:每一次的暴跌都可能是被精准利用和操控的,我们无法预测风险,但是我们可以预测自己!
POPCAT 的暴跌,只是一次资产价格的小波动;
但背后的攻击逻辑,却再次提醒我们:
去中心化永续不是纯技术游戏,而是机制、对抗、激励的综合战场。
真正的风险往往不是来自行情,而是来自系统被“精准利用”的那一刻。
每一次的暴跌都可能是被精准利用和操控的,我们无法预测这些风险在哪里,我们要做的,只是如何更多的了解自己,知道自己不擅长什么,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很重要。不知道,就不要去那里,我可以少赚一些,但是一定不能一次亏完!本金永远最重要!
你要深度相信和理解这段话的真正含义!
愿所有参与者都能在这类事件中提升认知,而不是仅仅承受代价。
本文数据和图片来自 @arkham 在此致谢!(BITWU.ETH 🔆)
分享至:
脈絡
熱門快訊
APP下載
X
Telegram
複製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