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匡“🌊RIVER”
大匡“🌊RIVER”|2025年10月24日 06:20
@zama_fhe 宣布第二位创世运算符是 @conduitxyz。熟悉 Conduit 的都知道,它是给团队“托底基础设施”的那类服务商,从 Appchain 到链游、DEX 都能一把梭。这次进场,不是挂名站台,而是加入 Zama 的去中心化 MPC 运算节点集群,与早先公布的 @Figment_io 一样,负责守护 FHE 私钥的分片。密钥被拆成份额分布在 18 个运算符手里(KMS 与 FHE 协处理器并行),谁也拿不到全钥,机密性与可验证性被同时保住,这正是“可验证隐私”的底层范式。 配合新近推出的 FHEVM v0.9,开发者基本可以把它当“加密版 EVM”来用:Solidity 原地写保密合约;链上生成/管理 FHE 密钥;协处理器网络按需调度,把重计算丢给加速层;整个执行路径端到端加密,余额、价格、对手方都不裸奔。想象你在 DEX 下单,链上只公开“结果正确”,过程对任何观察者都是黑箱,这不是牺牲透明度,而是在不暴露数据的前提下保留可验证性。 很多人问性能与成本。官方公开的测试显示,Zama 已经把机密计算做到了“千 TPS、万分之一美元级费用”的量级,并给出 GPU→FPGA→ASIC 的加速路线,目标是年级数倍增。更关键的是,它不是重起炉灶造新链,而是作为隐私执行层叠在现有 L1/L2 之上,EVM 先行,SVM 已规划在路线上;对开发者而言,不迁资产、不改语言、可组合性不丢,这是差异点。 放到更大的技术谱系里看:TEE 依赖特定硬件与许可环境,抗攻击边界由厂商决定;ZK 在隐藏数据上很强,但要维持完整可组合的全局状态做 DeFi,门槛与重构成本都偏高;FHE 走的是“在密文上直接算”的路子,既保留公链的组合性,又能随着通用硬件进步获得可预期的加速,这也是我看好 Zama 的原因:它把隐私从“补丁”升格为“默认层”。 社区侧,@zama_fhe 创作者计划第三季进入收尾,生态工具从 Concrete/Concrete ML 到 FHEVM 已经给到位;协议侧,运算符名单还在持续揭晓。我的判断很简单:谁先把“机密合约 + 去中心化 MPC + 可组合执行”跑通,谁就握住下一轮 Web3 基础设施的话语权。Zama 正在把这件事一步步落地,Conduit 的加入,是关键拼图之一。 #ZamaCreatorProgram(最新)
+6
曾提及
分享至:

脈絡

熱門快訊

APP下載

X

Telegram

Facebook

Reddit

複製鏈接

熱門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