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rypto攻城狮丨Lion|2025年10月06日 13:43
朋友在投研机构做分析,天天抱怨工具太多:
ChatGPT 负责问答,Perplexity 查资料,Notion 做记录,最后还得人工整合。
他说:“我不需要十个 AI,我只需要一个能干活的 AI。”
这让我想起了 @SentientAGI 的 GRID + Spaces。
它把多智能体协作封装成一个统一网络,
让研究、规划、汇报这种复杂任务,一键生成。
攻城狮认为,这才是真正的“AI 工程化”——
不是再多一个模型,而是多模型能一起工作。
1/
最近看到 @SentientAGI 发布的最新动态:
GRID 模块再次升级,Spaces 功能正式上线。
从实验室模型到开放 AGI 网络的应用化,这是一个关键拐点。
攻城狮认为,这波升级不只是“功能更新”,而是整个开源 AI 生态的一次范式跃迁。
2/
先简单说下它的动作:
GRID 升级后,能把多 agent、模型、数据源统一调度;
Spaces 则是用户层入口,能把复杂任务变成结构化成果,比如研究报告、市场分析、行程规划;
开放网络正从“白名单测试”迈向“真实用户场景”,这是从概念验证到生态落地的信号。
3/
很多人问:Sentient 到底在解决什么问题?
攻城狮一句话总结:开源模型“可用但不可赚”,而 Sentient 想让它既能开源,又能生存。
过去,开源开发者训练的模型一旦上传,就被二改、套壳、商用,原创者却拿不到任何收益。
Sentient 通过 OML 指纹机制 + 加密稽核协议,让模型拥有真正的“数字产权”。
4/
攻城狮觉得,Sentient 的三层逻辑特别值得关注:
① OML 协议层:确立模型归属、验证调用、分配收益。
② GRID 智能网络层:汇聚多智能体与数据源,形成生态协作。
③ Spaces 用户层:让普通用户无需懂技术,也能使用和组合 AGI。
这套结构的巧妙之处在于:它既保留了“开放性”,又引入了“可持续激励”。
5/
攻城狮更关注的是它的“工程哲学”:
在别人卷大模型、卷闭源 API 时,Sentient 却在卷“协议层”和“信任机制”。
AI 的未来不止是谁的参数更多,而是谁能让 模型协作可追溯、可分润、可治理。
这才是真正能长期跑通的开放生态。
6/
当然,攻城狮也要泼点冷水:
OML 指纹在多轮再训练下的稳定性还需验证;
TEE 框架落地成本高,短期内不适合所有开发者;
社区治理体系刚起步,还没完全防住“巨鲸控制”问题。
但这恰恰说明,它还在走一条“先原型、后标准”的道路。
7/
攻城狮认为,Sentient 的战略比多数“去中心化 AI 项目”更完整。
它不是算力市场,也不是单一模型平台,而是在搭建 开放 AI 的底层经济结构:
模型 → 网络 → 用户 → 收益分配 → 治理,这才是一条闭环。
8/
一句话总结:
如果说 OpenAI 是“企业版 AGI”,那 Sentient 想做的,是“人类版 AGI”。在这个由少数巨头垄断的时代,
Sentient 的尝试像是在开辟另一条通往未来的支路。
攻城狮不确定它能否最终成功,但可以肯定的是 —— 它代表了一个值得被认真对待的方向。(Crypto攻城狮丨Lion)
分享至:
脈絡
熱門快訊
APP下載
X
Telegram
複製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