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inGPT🐶|2025年08月05日 02:04
美国白宫准备发布行政令,惩罚对加密公司和保守派人士存在歧视的银行
解读背景与监管逻辑:
1.美国银行对加密企业长期存在“去风险化”现象
•自2013年起,FinCEN和OCC就要求银行加强BSA/AML合规;
•2023年“Operation Chokepoint 2.0”争议,部分共和党人士指责银行在监管压力下集体拒绝加密企业开户;
•加密企业资金流动受限,甚至影响了USD稳定币发行和交易所结算。
2.政治中立 vs. 业务风险管理的冲突
•银行通常可基于BSA/AML、声誉风险、业务风险拒绝开户;
•但如果被认定为基于政治立场或行业本身的排他性拒绝,可能违反ECOA或引发反垄断调查;
•例如,若几家大行一致拒绝加密公司,可能被视为形成事实上的“金融封锁”。
3.行政命令的作用与局限
•行政命令可要求联邦监管机构(OCC、FDIC、Fed、CFPB、FTC)展开调查;
•可授权制定新规或启动执法,但本身不改变法律条文;
•银行可能通过强化文件化风险理由(合规或KYC)来应对,避免被认定为政治歧视。
可能的金融与市场影响
1.对大型银行
•短期合规压力上升,需要对拒绝客户的理由进行书面化、合规化;
•若被查出存在“政治歧视”,可能面临罚款或监管限制;
•银行或倾向恢复对部分加密企业、政治敏感群体的有限服务。
2.对加密行业
•若行政命令生效,可能改善加密企业银行账户获取难度,缓解USD结算困境;
•对稳定币发行方、交易所、矿企、托管机构都是利好。
3.对金融监管格局
•标志着美国监管从“加密去风险化”向“金融中立化”过渡;
•未来银行风险管理需更加**依赖具体合规风险(AML、制裁、欺诈)**而非政治或行业标签。(XinGPT🐶)
分享至:
脈絡
熱門快訊
APP下載
X
Telegram
複製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