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J毛毛姐
MEJ毛毛姐|2025年07月08日 03:31
仔细研读 @0G_Foundation 的这篇关于 @0G_labs 多模型共识的优势后, 我作为早期builder又有了些新的体会想要分享给大家: 说到区块链的设计,大多数人都会先入为主地认为,应该找到一种“万能”的共识机制,好像这样就能包打天下,把所有需求都装进去。但在去中心化 AI(deAI)这个逐渐成型的新世界里,现实却更接近于:没有任何一种单一共识,能完美撑起整个 AI 堆栈。 @0G_labs 的思路就很有意思:与其硬塞进一个共识,不如多共识架构 + 共享质押 它的底层其实不是一条简单的链,而是针对不同的层级(去中心化存储、链上推理执行等等)单独挑选最合适的共识或验证机制。然后再通过一个统一的共享质押(Shared Staking)把所有安全性捆绑起来。 这样有几个好处: ❦ 不同网络之间可以共用验证者和质押状态,安全级别保持一致。 ❦ 存储、数据可用性、计算……各做各的,都用最适合自己的共识,不用妥协在同一个“万能方案”上。 🌟 那多共识到底带来什么实际优势? 1️⃣ 任务分得更细,最适合的方案去验证最适合的任务 AI 的每个环节对性能的要求都不一样,单一共识永远都在做妥协,多共识就能精准分配。 2️⃣ 无限扩容 传统单链经常卡在吞吐量上。0G 则可以把负载分散到多个网络并行处理,真正做到横向拓展。 3️⃣ 出问题也不会牵一发动全身 多共识能局部自愈,哪怕某个网络挂了,也不至于影响整条系统。 更妙的是,0G 不只是在做共识,还在验证每个人是不是在认真干活 比方说: ❦ 在存储侧用 PoRA(随机访问证明),要节点快速读随机的 256KB 数据块来证明自己真的存了数据,而且还防止矿工把存储外包。 ❦ 在计算侧用 PoI(推理证明),确保 AI 推理、训练任务真的是在链上节点执行的。 ❧ 乐观式 OpML 适合在挑战期做欺诈证明。 ❧ 零知识 zkML 不用泄露数据就能验证。 ❧ TEEML 则通过硬件可信环境做保障。 🤖 说到底,这还是个“专业化胜过通用化”的故事 0G 直接放弃了所谓单一银弹方案,选择用: 1. 多层分片的共享质押, 2. 高吞吐量的 PoS BFT, 3. PoRA 保证存储安全, 4. Quorum 签名来做数据可用性, 从共识、验证再到激励,都专门为 AI 的多样化需求量身定制。 这样就能给未来的去中心化 AI 开发者和用户一个既透明又可扩展,也更值得信任的基础设施。 比起白皮书式的宏大愿景,我更喜欢把它看作一张可执行的设计图。0G 在网络安全、经济激励和可扩展性上,都给去中心化 AI 开了一条很有意思的路,未来可以继续盯着看它的多共识和验证层是怎么跑起来的。 @michaelh_0g @0g_CN @0G_Foundation @Jtsong2 @Ada_0g @vanessaaal7 @KaitoAI
分享至:

熱門快訊

APP下載

X

Telegram

Facebook

Reddit

複製鏈接

熱門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