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ignolet|2025年06月26日 05:36
最近OTC钱包数据的解释有点夸张,我想写篇文章。虽然并非所有内容都是错误的,但由于OTC没有库存,供应冲击其实并不容易。
投资者最误解的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在线数据都是100%准确的,并不是包含所有信息。无法对所有事务进行数据化。
虽然也留在了书上,但最终在线数据也是二次加工的资料。也就是说,需要进行第二次操作来确认和标记特定钱包是什么主体(交易所、挖矿者、OTC、个人)。
当然,历史持有者运动等数据不需要这样做。但是这个具体进去的话也需要。
那么现在投资者参考的OTC钱包数据也只有标签上的钱包。
提供OTC的钱包真的只限于那个钱包吗?应该有很多钱包还没有确认。
虽然机构每天都在购买比特币,比特币的产量是一天生产量的数倍,但这应该从流动性的角度出发,因为OTC余额不足而受到供应冲击而接近比特币是不对的。
顺便说一句,那里标签的钱包大部分是Coinbase Prime。
Coinbase Prime在每次进行交易时都会使用新钱包进行交易的模式。
我也不清楚,但即使数据余额全部下降,如果是现在的机制,OTC交易也会继续进行。
我一次一次地说交易所的存款不是无条件销售,钱包移动是无条件销售、积累也是错误的解释。
如果说是供应冲击的解释,那么使用黑石的ETF机构资金通过Coinbase Prime进行OTC交易,对价格没有直接影响,今年与安克雷奇数码签订了追加受托钱包合同。
如果OTC的数量真的与需求相比不足,我认为有可能通过安克雷奇直接介入市场,以此为依据谈论供应冲击更符合逻辑。
分享至:
脈絡
熱門快訊
APP下載
X
Telegram
複製鏈接